康霖
近日,日媒披露日本海上保安厅将专门组建成立负责与各国海上安保机构进行合作的专门课(科),并于年内举办世界海保机构负责人大会。此举被广泛认为意在针对中国,是日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谋求在海上安保领域国际主导权的具体表现。
自安倍执政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大力推行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摒弃了原有的专司防御职责,转而希望通过不断扩展日本的海上利益,增强地区影响力,成为地区安全局势的主导者。
从近几年的行动来看,日本已经分阶段展开“建设南海影响力”的相关措施。早在2016年,日本政府就以“中国在南海的活动越发活跃”为由,主动向东南亚各国抛出“橄榄枝”,为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提供海上执法装备。这可以视为建立联系的第一阶段。
然而,日本显然并不满足于单一的“装备提供商”角色。2017年,日本又成立了所谓的专门支援东南亚各国海上安保机构小组,负责主动向东南亚各国派遣专业讲师,招收各国海上安保机构学员。希望以此为契机,将东南亚各国的海上执法体系打上“日本烙印”,以便其在今后的东南亚海上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
不难看出,此次成立的负责与各国海上安保机构进行合作的专门课(科),已经是日本海上保安厅在近年来连续成立的第二个新机构,也是日本实现“装备供应商—人员培训部—关系协调国—机制主导者”角色转变战略的关键一环,其目的在于通过不断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武器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逐步扩大日本防卫产业海外市场,增强日本在地区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日本所作出的这些努力并不一定就会取得其预想的结果。历史上的日本曾经给包括东南亚各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战争灾难,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彻底原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国家,都不可能对日本的战略野心置若罔闻,更不可能在海洋问题上盲目追随日本。
在对华关系方面,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日关系总体上确实出现了改善趋势,但日本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却依旧存在。一方面,日本政府有强烈意愿推动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日本却在政治安全领域继续奉行对华牵制策略。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日本更是屡次通过“战略对冲”手段,标榜日本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共同的“对华海上立场”,试图将中日两国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上的争议,与中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间存在的南海争议挂钩,以此形成“东海-南海联动”,营造“中国海上威胁论”,牵制中国的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应对日本策动“东海-南海联动”的迹象,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完全没有必要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过度担忧。南海局势是否稳定,取决于域内国家自身。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有关各方不仅能够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项条款,还正式确定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并就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因此,当前整体氛围融洽。
其次,对于日本在东南亚展开的海上安保合作,需密切关注、跟踪,对合作的范围和程度要有较深入的了解,这才能保证我们制定得当的应对措施。
第三,我方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应适时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在海洋渔业、安保巡逻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只有相互了解才能避免隔阂,形成更默契、顺畅的互动。
笔者认为,只要中国和东盟各国能够继续深化海上务实合作,积累政治互信,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南海和平稳定的历史大潮流。▲
(作者是海南区域发展研究院海洋战略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