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林
现代生活中,由于交通事故、坠楼事故以及建筑工程事故等出现的四肢骨折患者不断增多,骨折也成为了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骨折患者的局部软组织会有出血的情况,其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疼痛和肢体肿胀,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骨折疾病,但是手术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受到刺激,从而导致其肿胀程度增加。若患者的肿胀情况长期不能得到消除,将会对肢体末梢的血运动产生严重影响,使得手术切口局部无法得到血氧及时供应,从而对骨折以及手术切口的恢复均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据相关研究表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促进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本文对其效果进行探讨。
(一)一般资料。从某院骨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这120例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症状,根据收入患者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0~61岁,平均(36.72±4.35)岁;33例为下肢骨折,27例为下肢骨折;18例属于高空坠落伤,27例为交通事故伤,15例是摔伤。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1~62岁,平均(36.57±4.13)岁;34例为下肢骨折,26例为下肢骨折;19例属于高空坠落伤,24例为交通事故伤,17例是摔伤。两组患者的骨折原因、骨折部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二)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12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且均有术后肢体肿胀的情况。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向上抬高患者患肢20~30°,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以及抗渗出等药物进行治疗[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主要的干预内容有:一是术前教育。在实施手术前,开展术前健康教育与疾病宣传,帮助患者学习骨折相关知识以及术后肿胀的原因,消除肿胀的方法,预防肿胀的措施。二是术后伤口监视与疼痛干预。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严密监视,防止伤口有出血、渗液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较多的渗液,需要向主治医生报告,重新加压和包扎伤口;当患者的患肢出现疼痛的情况,可采取循序渐进功能锻炼与恢复的办法,若疼痛过于严重,应适当采取镇痛药物治疗。三是术后红外线照射干预与运动干预。每天按时采取红外线照射干预治疗,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半小时,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鼓励患者积极锻炼患肢的运动感功能,锻炼时需要注意幅度的控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的伸长和收缩锻炼,在术后两周进行关节部位的训练和恢复,对远端、近端未进行固定的关节采取被动运动,逐渐向主动运动转化,预防邻近关节的活动度出现下降情况;术后6周,可增强患肢的屈伸运动,防止肌肉萎缩的情况发生[3]。
(三)观察指标。第一,术后1周,对患者的肿胀情况进行评价:Ⅰ级,患者肢体肿胀的皮肤皮纹没有消失,比正常的皮肤要紧张;Ⅱ级,患者的皮肤皮纹均消失,比正常皮肤紧张,皮稳有所升高,出现无张力性水泡情况;Ⅲ级,患者肢体肿胀的皮纹有所消失,比正常皮肤紧张,皮温升高,有无张力性水泡出现[4]。第二,采取资质的护理满意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第三,利用VAS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并对患者肿胀消除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一)患者术后1周的肿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肿胀情况的改善整体要比对照组好,且差异很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肿胀情况比较[n(%)]
(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n(%)]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与肿胀消除时间比较
(三)患者疼痛程度与肿胀消除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要低,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除时间也比对照组要短,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3所示。
四肢骨折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肢体畸形等症状,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临床上建议早发现早治疗,且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随着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引入以及国内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治疗四肢骨折的方式较多,即使这样,还常常出现不如意的治疗情况,比如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的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肿胀的因素较多,大概有以下多种因素:切口包扎不当时的患者患肢的血液流动受阻,患肢的活动受限而导致肢体肿胀等。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及查阅资料,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原因总结如下:一是术后患者肢体静脉血的回流受阻,从而导致其正常的血流运动不畅;二是术后患者的运动减少,再加上肢体疼痛,使得患者的淋巴与静脉回流不顺畅;三是手术创口发炎或组织渗血、渗液较多;四是手术后的固定方式或包扎方式不正确,影响患者局部的血流运动;五是术后运动方式不当,使得患肢受到二次伤害;六是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的3~5d,其肢体肿胀程度会逐渐减轻,但是,若肿胀长期不能消退,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骨折愈合与手术切口愈合均会受到影响[5]。因此,为了防止一些严重的不良症状发生,临床上常采取护理干预手段,但是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获得的干预效果也有所差异。
本次研究中的护理干预方法与陆文珍的研究相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研究结果中,本文观察组术后1周的肿胀程度有49人没有肿胀的情况发生,占本组患者的76.77%(49/60);相比陆文珍的研究中,观察组1周后的肿胀结果表示,有82.0%(41/50)的患者没有肿胀情况,本文的研究结果与陆文珍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中,本研究的对照组的满意度与陆文珍的研究相似,但是陆文珍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50/50),本文的研究为98.33%(59/60),本研究中观察组有1人表示对护理不满意,通过对该名患者的护理过程的回顾发现,是由于护理过程中在抬高患者的患肢时,力度没有掌握好,导致患者受到较为强烈的疼痛冲击,好在没有造成患肢的严重伤害,之后的肿胀消除也比较好。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与肿胀消除时间均与陆文珍的研究相似,没有太大的出入。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