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控技术

2019-02-19 23:36:57王亚玲柳代善
新农民 2019年20期
关键词:霉层田间幼虫

王亚玲,柳代善

(1.陕西洋县洋州街道办事处,陕西 汉中 723300;2.陕西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汉中 723300)

1 稻瘟病

1.1 田间症状表现

苗瘟:病苗基部灰黑色,叶片初时变成褐色,后期皱缩死亡。遇阴雨天气,卷缩枯死,病部着生灰黑色的分生孢子霉层。

叶瘟: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受害叶上产生暗绿色或褐色斑点,随后扩展成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外围是褐色的坏死层,坏死层外围是黄绿色的霉层,叶片背面产生的霉层为灰褐色。有些叶片上可看到圆形或椭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整个发病部位正面、背面有灰褐色霉层。

穗颈瘟:在田间最明显的症状是稻穗从弯头处折断,掉落,对产量造成的损失最大。

1.2 适期防治

当田间叶片上染病病丛率达2%以上或整块田间出现病株时及时施药防治。大田生产中一般在6月中下旬分蘖期防治叶瘟。破口始穗期的7月下旬~8月上旬重点防穗颈稻瘟。

1.3 防治措施

(1)抓好种子灭菌、对发病田块的稻草集中烧毁,消灭菌源。

(2)立足本县气候特点选购抗病品种,并通过干湿交替灌水等措施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能力。

(3)坚持“重防穗瘟、早防叶瘟”的技术路线,用40%稻瘟净乳油100~150ml/667m2兑成500~700倍液或20%三环酮可湿性粉剂用100~150g/667m2兑水50kg叶面喷雾防治。

2 纹枯病

2.1 田间识别

水稻苗期到穗期都有发生,抽穗前后发生最盛,主要危害叶鞘、叶片,后期扩展为条纹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为暗褐色。

2.2 适期防治

生产中抓住分蘖盛期至始穗期,一般在7月上旬~8月中旬,当田间受害丛率达到15%时及时施药防治。

2.3 防治措施

(1)冬春对田边杂草及残留稻草、稻茬进行烧毁,减少初侵染菌源。

(2)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同时抓好高产播期、适时播(插)、适度稀植、平衡施肥等配套田管措施落实,实现合理的丰产群体结构。

(3)用12.5%纹冈霉清水剂100~150ml/667m2兑水50kg喷雾,或己唑醇、苯甲·丙环唑兑水喷雾防治。

3 稻曲病

3.1 田间识别

俗称灰苞。稻穗谷粒受害,病菌在谷壳内生长,菌丝块膨大后,内外颖开裂形成近圆形墨绿色菌块。

3.2 适期防治

在水稻破口前7d及破口至始穗期当田间病丛率达1%时分别各防一次,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中旬。

3.3 防治措施

(1)对染病稻草及残留物深埋,减少菌源。

(2)选购抗性强品种,并落实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干湿交替灌水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强植株自身抗性。

(3)用16%井酮·三环唑(仙耙稻丰收)100g/667m2兑水50kg叶面喷雾。

4 二化螟

4.1 田间害状识别

当水稻分蘖期田间植株出现枯心苗或枯鞘;抽穗、孕穗期、灌浆期出现半枯穗或虫伤株、枯心苗、枯孕穗及白穗容易拨出,植株茎基部近水面处有虫孔,危害部位呈毛刷状,有虫粪均为二化螟危害。

4.2 适期防治

当田间有枯心团或1%稻丛有害虫危害状时喷药防治。分别抓好5月下旬~6月初一代幼虫防控和7月下旬~8月初二代幼虫防治。

4.3 防治措施

(1)采取齐泥割稻、捡拾谷茬、早春灌深水等措施,消灭越冬虫蛹。

(2)在防治上应以秧母田防治为主,大田防治为辅。遵循“重防一代,兼治二代”的技术路线。防治一代幼虫在秧母田拔秧前3d进行;大田防治在插秧后3~5d;7月下旬~8月初防治二代幼虫。秧母田用18%杀虫双水剂200ml/667m2兑水50kg喷雾。大田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60g/667m2结合追肥撒施,施药后保持5~10cm水层一周左右。

5 稻苞虫

5.1 田间识别

田间常看到筒状“多叶虫苞”害状是幼虫吐丝缀合叶片形成的,幼虫蚕食叶片,轻则造成缺刻,重则吃光叶片。

5.2 适期防治标

重点抓好三代幼虫防控,当田间百丛有卵80粒或幼虫40头时及时施药,生产中一般在8月上中旬重点防治三代幼虫。

5.3 防治措施

(1)冬春季对田块周边杂草予以清除,消灭越冬虫源。

(2)依据当年气候变化,遵循“重点防控三代,抓好一代、兼防二代幼虫”的防控技术路线。下午4点后选用B.t乳剂200g/667m2兑水50kg喷雾。

6 稻管蓟马

6.1 害状识别

主要危害水稻穗粒与花器,导致稻谷谷粒颖壳畸形扭曲不闭合、不抽穗、不结实,直接影响产量,害状田间分布不均匀,严重发生可导致整块稻田绝收。害虫虫体小,不易发现,取受害谷穗在白纸上抖动可见虫体。

6.2 防治区域

往年发生危害区域及周边区域(包括田坎)为重点。

6.3 防治适期

从7月份上旬开始喷药,每7~10d防治一次。

6.4 防治措施

(1)农闲季节清除田边周围杂草,降低虫源基数。

(2)合理品种布局,改变同一品种插花种植现象。

(3)采用“控氮、补磷、增钾”的施肥原则,通过厢式栽培、干湿交替灌溉等栽培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自身抗性,控制虫害发生。

(4)吡蚜酮、阿维·三唑磷、噻嗪酮、杀虫单等内吸性杀虫剂交替使用。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20%阿维·三唑磷100g/667m2,兑水40~50kg均匀喷雾。

猜你喜欢
霉层田间幼虫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辣椒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吉林蔬菜(2009年1期)2009-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