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实现改革创新

2019-02-19 23:32:54珩/
市场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评价

吕 珩/ 文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导致就业形势空前紧张。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自身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将大数据及相关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当中,做到与时俱进,既可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日常发展更加契合社会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洞察信息的头脑,拓宽学生的就业出路。

一、高职教育大数据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其各种数据信息是借助于实验、统计等科学方式获取,主要用于研究、查证或决策。长期大量的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与统计即是大数据的直观解释。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大数据定义为:一种在获取、存储、分析与统计方面极大程度超过传统数据库软件能力的数据集合,表现出海量数据规模、高速数据传输、多元化数据类型以及低价值密度这四个方面的特点。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招生存在难度,生源较少,招生范围从初中生到高中毕业生不等,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近年来国家更加注重高职院校改革,在今天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应把握机遇,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特征

一是规模及容量较大。从数据层面来分析,其所囊括数据规模较大,现阶段我国共有高职院校上千所,涉及数据丰富,仅仅使用常规资源服务器难以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且在储存上也存在问题。二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高职教育所涉及的各种数据量十分多,且种类也多种多样,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活动产生的数据信息有较大差异,其所产生的信息都属于数据化结果。另外,教育活动自身在与社会进行碰撞及融合过程中也会产生海量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借助文本、视频、图表等形式,在云端上构建成了丰富多样的大数据世界。三是数据时效性明显。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的产生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面对大容量、高速变化的教育数据,基于云技术的大数据处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高速度,使快速处理复杂动态的教育大数据成为可能。四是数据价值巨大,但利用率不高。大数据几乎能对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实录”,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和信息,但它们在平时往往被忽视或者被抛弃,只有很少部分可能被利用。

总之,高职教育过程中产生海量数据信息,不仅种类繁多,且具有显著时效性、随机性特点,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挖掘出对自身教育管理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换而言之,即为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改革创新,其必须要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二、大数据对高职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能够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脚步,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平稳进行。当前背景下,各处都充斥着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终端等技术,高职院校教育也开始慢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现阶段,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始加大对数据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信息化设备建设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也日益增加,教学信息化程度已逐渐加深,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始普及使用一卡通,在教学上也开始更多使用信息技术。大数据下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正在逐渐加深,能够更加彰显出自身信息服务平台特色。

二是能够促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能的提升。大数据下各种信息技术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模式转变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都有推动作用。MOOC 平台的出现对于高校教学资源利用及教学质量提升也发挥了促进作用,充分彰显了大数据下资源共享观念。此后,各种平台上网络课程的出现也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另外,大数据下还对过去高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采取线上线下联合方式开展教学过程,互联网下课程教学的开展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另外,大数据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途径,学生学习内容不仅仅包括课堂内容,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的创新。

(二)消极影响

一是对数据管理没有科学全面的规划。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数字化校园,学校内部各个行政部门都建立有独立系统,结合不同部门不同需求打造与其相符合的信息系统,未能考虑数据的整合统一、共享机制,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对系统本身的性能、安全等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各高职院校的OA 系统中,各大版块也都相互独立、互不兼容,各种数据之间没法关联和同步更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顶层设计。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数据管理的统筹规划,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引入数据流、工作流两大理念,让数据畅通地在各个部门流转。

二是数据利用效率低下,数据资源浪费严重。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南海大数据联合发布的《2017 年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指出,大数据呈现出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也普通存在于高职院校中。目前,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都是独立存在的,系统与系统或平台与平台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无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管理。只有将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并对此进行挖掘、分析、利用,才是大数据存在的价值。目前,智慧校园建设或是大数据库建设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以致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

三是认知程度不够,数据化水平低。目前,大数据人才缺乏、认知程度不够、数据化水平低是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领导和教育者对大数据认知程度不够,从顶层设计开始,便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意义所在,导致现有系统往往各自独立存在,没有引入数据流和工作流的理念。作为高职教师和管理者,要对大数据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大数据的作用,读懂大数据语言,进而会用大数据指导工作,实现使用大数据对教育进行改革。

总之,大数据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大数据下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对自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还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数据驱动和创新管理。通过对大数据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改革影响的两面性进行分析,可以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能够合理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实现教学改革创新。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自然特性、社会特性及其他特点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运用过程中必然有一些风险难以规避,对此高职院校应对大数据下各项技术有正确认识,将其合理运用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尽可能认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各种隐蔽风险,加强风险把控,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有效确保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实现良好改革创新。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措施

(一)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大数据思维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很多管理人员与教师尚未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不了解大数据技术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应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抛弃过去的思想认识,主动树立现代大数据思维,积极了解学习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拟定激励措施、组织培训活动、优化教学考评等,依靠大数据技术实施数字化的实践活动,从思想观念与工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帮助广大教师树立大数据意识,让其真正了解大数据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二)推进建设职教大数据资源库

高职教育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与优化是推进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从实际情况来说,评价校园资源库的优劣并非主要是看其资源内容的多少,而需要以其是否符合学校内部师生需求与促进教学质量效果为主要依据。所以对于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来说,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信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为出发点,把高职院校内部教育资源实施整合,让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目标。同时,还应当站在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创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力量,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应当重视学校内部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对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其具体情况来指导建设资源库,确保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真正实现数字化和系统化,促进资源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更新。

(三)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过去的教学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应当积极推广翻转课堂、数字课堂以及多媒体课堂等教学模式。随着国家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须过于依赖教师,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来获得需要的资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协助学生处理好相关问题。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注重教师设计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分组相互讨论,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微课教学模式虽然时间不长,但知识点较少且内容集中,针对重难点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微课课程体系不是非常复杂,但也必须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学生的规范学习。通过微课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创新大数据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能够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促进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过去的教育评价常常由于评价依据的缺乏而对部分内容有所忽略,同时往往会在评价时太过依靠经验或主观判定,存在经验性、主观性以及封闭性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相关数据信息展开全面采集,不仅能够对结构化数据实施采集,同时也可以对非结构化数据有效收集,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评价真正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把碎片化评价转变为系统性评价,同时可以实现多主体和多元化评价,进一步丰富教育评价功能。所以高职院校要尽快构建更加系统化、精细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依靠教育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让其对应到教学评价的所有环节上来,借助准确真实的数据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让教育评价更具备说服力。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高职教师不管是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真正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