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上蔡 463800)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的思想观念普遍较为陈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难以发挥出动物防疫工作的作用。部分基础畜牧兽医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仍旧停留在疫苗接种层次,不能深入养殖场地进行疫情筛查和管控,工作开展停留在表面。而且我国基层养殖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较低,片面的认为动物防疫工作是对资金、精力及时间的不必要浪费,甚至刻意阻挠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开展的难度[1]。
由于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技术较为落后,会对工作人员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技术落后会导致大量时间及精力的浪费,加大人员的工作量,加重人员的工作压力,使人员对工作丧失信心和激情,进而影响工作的进度。此外,人员使用落后的技术开展工作,工作的质量也得不到必要的保障,会导致疫情误判、漏判情况的出现,难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长久下去会使养殖人员对动物防疫人员产生质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较少,导致基础设施及器材缺乏,进而影响人员开展工作。而且由于投入较少,宣传工作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养殖人员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也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2]。
现阶段,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队伍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进而导致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较低。目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年龄较大,在工作中仍旧坚持使用以往的工作理念及技术,对新兴技术的应用较少,不符合现阶段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而且基层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较差,人员为需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往往难以在基层坚持下去,会导致动物防疫工作的中断,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新形势下,我国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较大对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积极利用广播及新型媒体进行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帮助养殖人员认识和了解动物防疫工作,并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在基层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有关部门应注意开展知识讲座、举办知识竞赛,帮助养殖人员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及作用,促使养殖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动物防疫工作中来[3]。
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基层畜牧兽医站应注意革新动物防疫技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加大对新型技术的应用,以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在统计和分析数据时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以加快数据处理的进度,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
有关部门要想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就必须加大对工作的投入,为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先进设备的采购和使用,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政府部门可以适当鼓励社会资金的进入,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而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此外,有关部门应注意提高人员的薪资待遇,为人员提供发展空间,进而避免人员的流失[4]。
人才队伍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体,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动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鼓励和引导现有人员学习和应用新兴理念及技术,切实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人员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求。而且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在工作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积极聘用专业人才,对现有人才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切实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进而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此外,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实施奖惩机制,根据人员工作表现对人员进行奖惩,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督促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进而保证工作的进度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