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川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所谓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指辅导员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引导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认识和解决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而采用的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方法所构成的理论体系。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就是对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体系所进行的探索。
当前,学术界尚无“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提法,也没有人进行过相关的研究,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那么,对于进行这项研究有无必要、是否可行,就需要予以探讨和明确。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呼唤着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所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中,“以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高校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体,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宿舍、班集体和年级工作等为载体,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1]
众所周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负责,“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高校辅导员来承担,辅导员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2]“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辅导员的“主业”即主要工作和核心职责。辅导员实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大学生的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课教学一样,都是在“传道授业解惑”,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就会运用并形成一系列的方法并可以构建相应的方法体系,需要也可以进行方法论的研究。
一方面,与其他教职人员相比,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最近,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深刻和久远。辅导员的方法是否正确、恰当,有无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作为指导,影响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实现,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辅导员的“主业”,通过对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并构建相应的方法体系,可以促进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化,更具有规律性。
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党团组织、班级以及各类学生团体的建设,学业和学术活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咨询、指导和服务,奖助学工作,心理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各环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形式多样,内容复杂,覆盖广,头绪多,但并非“杂乱无章”,其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作用并取得实效,必然要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形成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方法,构建科学的方法体系,因而需要进行方法论的研究。
1985年武汉大学王玄武教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问世以后,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热潮。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零散到系统”的飞跃[3]。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框架和体系结构已经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理论成果十分丰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论文和高质量的著作(含教材)。并且,随着探索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的领域和视角也日益深化细化。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毕竟适用于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不同年龄、阶层、职业的人或人群,无论是高校的,还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或者其他社会团体的,统统具有指导意义,这样一来,相关研究及其结论就显得比较宏观、抽象,针对性不强。举例释之。在高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都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形式主要是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采用的方法多是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教学法等;辅导员实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配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起到承接和补充的作用,形式主要是第一课堂之外的各种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所采用的方法多具“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可见,同样是在解疑释惑,面对的是同一个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在目标一致、内容相通的基础上,教育的形式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所采用的方法就不可能也不能够“一模一样”,否则就会没有成效,甚至会有重复、累赘之嫌,产生“反作用”,因此,方法论的研究应该有所区别。
方法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因素,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方法论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是一门紧密联系实践、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本应“食人烟、接地气”,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条件,针对不同的人或人群,针对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予以“区别对待”,通过深化细化研究,分门别类地构建相应的方法论体系。
其实,学术界早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应该深化细化。北京大学祖嘉合教授在2010年时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研究,需要从方法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深化和拓展研究内容”。[4]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在深化细化研究方面相对迟滞,还需要继续扎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片“广袤的沃土”中作“深入挖掘”才行,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及其结论方能在实践中持续保持生机活力。
笔者主张,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高校辅导员的“主业”,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由此构建的方法体系有着特殊的性质、作用和功能,必然有别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有别于高校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时的方法,需要也可以有符合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形式和过程的专门的方法论研究。直言之,应该也可以深化细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将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一个分支来进行研究。
自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特别是“中发〔2004〕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发布十余年来,与辅导员相关的话题一直是一个被广为关注的学术热点,社会各界对此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和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时至今日,高校辅导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仍然“亟须提高”,工作成效仍然“不尽人意”。
有人认为,是因为高校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缺乏经验和阅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应着重强化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显然,这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管是十年前的“教育部24号令”,近年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教育部43号令”,还是中央和地方发布的各种辅导员培养文件,都为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队伍建设构筑了平台,规划了前景,也做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实际上,每年举办的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可谓不胜枚举,既有面向新任职的辅导员,也有针对工作若干年的辅导员骨干;既有政策业务方面的,也有理论科研方面的,同时,还培养和树立了不少辅导员典范人物,为新进者和后进者塑造了榜样提供了参照。应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亟须提高”的主要因素不是缺乏培养培训。
有人认为,是因为高校辅导员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工作缺乏明确指向性,职能范围“无边无际”,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是辅导员的工作,他们“无所不包”,致使工作琐碎,事务繁多,不堪重负,故而成效难以凸显。其实,不管是国家政策文件还是具体操作,都已经确认:高校辅导员的“主业”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他们也有其他工作如承担教学任务,管理学生事务等,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辅导员的其他工作都应该而且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现实中不少辅导员特别是年轻、新任职辅导员暂时无法脱离琐细的事务性工作,工作难免“杂乱无章”,成效也会“大打折扣”,但不一定全部是“职责定位”的问题,也与其他因素如辅导员在工作中采用的方法有关。
还有人认为,高校缺乏有关辅导员队伍的激励保障、发展前景等措施和制度,导致他们视这个岗位是“过渡性”的,一有机会就离岗去职,造成辅导员频繁更换,队伍不稳定。然而,这些并不足以说明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和成效有待提升的问题。辅导员制度建立数十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且长期从事这个职业的优秀人物,受到同行、学生乃至各界的普遍好评,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成功轨迹恰好与辅导员的激励保障逐步完善、发展前景逐渐明朗相同步。探寻他们成为楷模的原因,一是他们热爱辅导员工作,不过分依赖于激励保障等外部条件;二是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高超的工作艺术“功不可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以为,上述所分析的问题多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外因”,比如,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定位、培养培训、准入机制、激励保障等,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去落实和推进,辅导员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还得着眼于“内因”,即辅导员及其工作本身。
高校辅导员的“主业”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所运用的各种方法会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产生正面或负面、积极或消极的结果(或效果),这是影响辅导员工作水平和成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方法进行研究。而且,辅导员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而是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不是零散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方法的运用不是随意的,也不仅仅是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由自发运用到不自觉运用再到自觉运用,这一系列特性和过程所构成的就是一整套方法理论及其体系,即方法论。也就是说,应该也可以开展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这有助于辅导员理性认识和自觉运用各种方法,进而提高教育艺术、增强工作实效、提升工作水平。
高校辅导员制度源自于抗战时期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正式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设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并随后在全国高校推广。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辅导员人数激增,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了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健全。2014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和2017年《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颁布,标志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及其制度已经成熟和规范,这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辅导员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归功于他们在这份职业中的默默耕耘、甘于平凡、开拓进取、乐于奉献。
历代高校辅导员们薪火相传的工作经验和教育方法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应该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理论提炼,毕竟,经验和方法多具较强的主观性,会因人因时因事而产生差异性,也相对比较零散、不系统,但其中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通过归纳、整合,将这些经验和方法进行升华,就可以形成一套有机联系的方法体系,就可以持续、有效地指导实践。虽然,辅导员在工作中会有展现个人独特风格魅力的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教育艺术又具有普遍性,它不仅要求辅导员以知识、才能、品德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运用这些方法的能力和技巧,这本身就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可以纳入到方法论研究之中。
事实上,专家学者们从未停止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思考和探讨。笔者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就发现,论述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文献资料多达数万篇,提法也是“五花八门”,有“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方法”“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方法”等等,既有一般方法的分析,也有对方法的创新如“课程化”“项目化”“生活化”等。这些,都是对高校辅导员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的有益探索。
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对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时,要么只论述某一种方法,要么简单列举几种方法,前者虽然能够做到对某种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但显得比较“单薄”,缺乏宏观性,毕竟辅导员在工作时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而是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后者表面上看起来“很全面”,但没有对各种方法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研究,仅停留在“介绍方法”,显然不够系统、深入。另外,有些文献资料对辅导员的职能定位认识不清,在研究工作方法时缺乏指向性,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认为,有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健全的制度“供给”,有了众多辅导员们丰富的实践“养料”,有了充实的有关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的理论“底蕴”,应该也可以通过提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构建方法体系,开展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
综上所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毛泽东主席极为重视“方法”的重要作用,曾把“方法”形象地比作“桥”或“船”,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5]高校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在实践中将方法和经验上升为理论体系,以促进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更具规律性和实效性,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简言之,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一种应对策略,开展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是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