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建设与综合国力的提升

2019-02-19 10:45冯颜利
社会科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家文化

冯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国家文化形象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文化形象主要是指国内外公众对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成果等的总体认知与评价。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吸收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家文化形象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一、国家文化形象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国家文化形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国家文化形象的整体性。国家文化形象本身具有整体性,它是诸多要素的综合反映,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是指国家的整体文化形象。国家文化形象在表现上具有整体性,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要素构成,公众心目中的一国国家文化形象,一般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全面评估后综合而成,而总是从自我出发,根据其了解接触到的情况来认识和评价,最终形成对一国的印象。因而,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根据对若干要素的综合甚至凭某一要素就以之代表国家整体文化形象,这种表现上的整体性,使得一国国家政治文化形象常被有意无意地以偏概全,或明或暗地被“标签化”、“对号入座”。

其次,国家文化形象的主观性。一方面,既然国家文化形象从本质上讲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那么这种反映就有可能与国家客体本来的面貌有所出入甚至相去甚远,正如“媒体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拷贝,国家文化形象也绝非国家实况的全面逼真再现。另一方面,主体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大众媒体与媒体世界的差异,同一国在国际传播中常常显示出不同侧面、形成不同国际形象,表现为国家文化形象的多样性,而且这些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实际情况和环境情势而变化。因而国家文化形象就有一个不断变化、完善、创新的问题和可能。

再次,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性。国家文化形象的主观相对性并不意味着是随意反映、任人曲解认识的,相反它是客观的。一方面,国家文化形象作为一种观念,它所反映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客体及由其折射形成的具逼真性的“媒体世界”,它产生并存在于一定的客观国际环境中。另一方面,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最终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是其内因,国家政治文化形象归根到底决定于国家客体的综合真实状况,能从整体上真正、全面、正确去认识反映国家真实面貌的只有一种。一时的误读曲解或美化丑化,并不能否认改变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国家政治文化形象与国家本身正向趋同的事实。因此,结合“形象”与“文化”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文化形象的内涵,所谓文化形象,就是指国内外公众对文化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成果等的总体认知与评价。

从国家文化形象的构成要素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文化价值观。以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不同于自然资源、军事、经济或科技实力等以实物为特征的有形力量,而是一种以思想、成识、精神为特征的、无形的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这种认同力和感召力往往通过思维、语言、道德信仰及人格(国格)魅力等方式显现出来,其中最关键的文化要素是国民士气。

而国家文化形象中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是指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两者之间如何定位的关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应该是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汲取世界优秀文化,从而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是在中华文化环境下发生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与中国现代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国家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导向和不断提升品位的作用,可以升华人类文化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明确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也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日趋壮大并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因此,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既影响到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取舍兴废,又影响到新的文化创造的取向和用力的大小。一个文化系统的价值体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是该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反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该系统的特质和发展演变方向。廓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及其所建构的价值观,对我们民族、国家的文化乃至整体发展都至关重要。

其二,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中华文化根基深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近现代的历史演变中,中国文化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演变。自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学者进行了长期的“古今中西”之争。“文革”结束以来,中国以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提出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部分,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复兴和弘扬民族文化。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72年已提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希望唤醒全世界对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的非实物文化艺术传承的注意,尽量保护各种文化传统的原生状态,避免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着力做好文化遗产的发掘,特别是对民间文化和民间艺人要多关注,不能以旧城改造的名义,对文化遗产大肆拆毁。而且对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结合起来,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但必须制止过度开发。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传承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是正确的出发点。

同时,中国文化作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融合释道等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宏大整体,而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曾在“五四”、“文革”期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中屡遭批判。近年以来,在国际上被当作中国文化象征的孔子的地位得到恢复和高度尊重,反映了中国复兴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导向。

因此,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构成要素,要求我们大力挖掘文化遗产,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同时加大创新力度,繁荣文学艺术,增加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还要积极扶持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其三,文化行为与文化活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国家对外政策和文化行为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会使这个国家对国家利益有不同的界定和认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不同的认识和界定,就使它们的对外政策和文化行为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手段。例如在我国古代,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平文化传统,即使在汉唐鼎盛时期也没有强行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而是采取一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态度与各国和谐相处,这与欧洲的基督教十字军东征是截然相反的。

而我们在进行国家文化形象传播时,不仅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更要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国家文化形象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它以与传播者文化不同的国外受众为对象。每个现实的人总是由给定的文化塑造而成,文化不仅赋予他特定的生活方式,还赋予他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只有突破横亘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这道无形的“屏障”,才能使传播者的传播目的在受众身上得到预期的反应,取得期望的效果,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效的传播。要想达到如此效果,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比如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地缘关系以及文化交流的传统关系等,它们为跨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最为关键的一环,是传播者一方能否创制出能够进行有效传播的文本,即能否创制出易于和利于受传者一方理解接受的文本。本文所称的文本,不限于以文字语言符号构建的图书作品,还包括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制作传播的声像作品、多媒体作品以及以传播文化形象为目的的各种文化行为和文化活动等。

因此,对于国家文化形象来说,文化行为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各个文化活动主体遵守价值观念的自觉性,引导公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引导企业遵守游戏规则、尽到社会责任,成为守法的经营者。

其四,文化成果。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就是文化凝聚在人类所有改造过的物质当中,即文化的物化,表现文化的实物。它既包括古人的石器文化,也包括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明,既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文化产品,也包括科学技术物化形态的“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成果。

因此,为了推广和宣传已有的文化成果,塑造我国的文化形象,在对外文化宣传中,我们不仅要介绍五千年文明,还需要着力介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应进一步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文化成果,介绍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让世人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要展示我国的文化成果,就要充分宣传和塑造民族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能够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够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从对外交往的角度上看,塑造民族文化,必须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有充足的文化底蕴的特色文化。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以“中华性”取代“现代性”和“世界性”,趋向于“文化保守主义”。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是在二者的结合中突出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主要内容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具有丰富的内容体系,准确理解与把握这些内容体系是推进国家文化形象提升的基础。

(一)中和:文化形象的核心

第一,中和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中者,中国之中也;中者,不偏不倚,有节取中,中庸之道也;中者,代表的人自身立身处世的态度,是过程。和者,和谐也,包括和立、和生、和处、和达、和爱等;和为贵;和者,充满辨正,“和而不同”、大同小异,求同存异。和者,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结果。中和两个字都有一个“口”代表人,中就是人处事要中正,恰如中间的一竖。“和”字左边是禾,表示庄稼,表示自然,和字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古往今来,‘人和’理念一直都为有识之士奉为圭臬。……‘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等等,这些诗词、俗语,都充分体现了‘人和’之德、‘人和’之贵、‘人和’之乐。”[1]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不同”并非互不相关,孤立存在,各“不同”之间须得有“和”,即是说不同的事物须用“和”加以协调,从而在“不同”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有益的关系,使各个不同的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物。中和思想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向世界揭示了中国文化形象的深刻内涵,表明了中国对于当前世界性文化竞争和文化融合的认识和态度。这种文化形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思想理论指导,强调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保持和发挥自身文化的特性,又要在互相交流与对话中取得共识,达到“认同”,进而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中和的作用。“和而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以“和而不同”为内涵的中国文化形象与在“以同化异”和“以异抗同”思想指导下的文化形象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中国提出以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来指导文化形象建设,发展对外文化关系,这是基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当前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特征而做出的。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博大的胸怀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顺乎潮流,合乎人心。只有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的共存和相互融合,支持通过文明对话来解决文明间的分歧和冲突,坚持通过文化合作来促进国际和国内文化发展,才能与其他国家开展正常的对外文化关系,从而真正对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二)诚信:文化形象的基石

1.“以和为贵”的文化形象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珍视和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和推崇“和为贵”、“和无寡”的思想。从历史上看,“尚和”、“求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优秀中华文化精华的中华民族精神,长期以来就传承和涵养了一种爱好和平和追求和平的精神并使这种爱好和平、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精神演化成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

饱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更能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吸纳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这一精华,在长期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和政党关系上的以邻为友、以邻为伴、和平共处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华民族尚和精神的演化,在实践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不同民族、国家和政党的欢迎和支持。

2.“信守诺言”的文化形象

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信誉的国家,“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是一个守信用的政府,今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推进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并将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信守诺言是取信于国际社会的客观需要,说话算数、信守诺言是国际间发展友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维护和塑造守信的国家文化形象,就必须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在人权等领域对我们政治上、道义上的支持,这就要求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信守诺言。

(三)与时俱进: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

1.中国文化形象随时代发展而进步

中国文化形象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然要求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过程中,体现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丰富的思想价值体系和坚定有力的主张,以此来展开文化外交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在和各国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开展文化交往活动,宣传我国的文化形象。第二,对外交往过程中充分体现优秀中华文明的思想和外交艺术。第三,吸收世界优秀的外交文化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和外交思想。

世界发展到相互依存的今天,成熟的政府已不再仅仅围绕着军事、经济而展开对外攻势,因为这样的战争付出与所得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证明不成比例,通过强权方式占领到的土地和市场往往在“治理”上会消耗比“占领”时更大的成本,而且难以成功。因为被占领国人民的敌视心态是任何硬武器都无法征服的,而且很可能是越来越激化,所以各国政府都注重首先开始精神层次的“占领”,通过文化形象的塑造,通过“软实力”来减少前进中的阻力,我国的文化形象也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取得进步的。

2.中国文化形象传播目的因形势而变化

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要求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应具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按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孔子的看法是:以仁生国、以礼立国、以德治国,而天下归顺,这就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直至今日仍是影响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思想。

但是,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于是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反共势力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会在不远的将来威胁到地区和世界的安全,进而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鼓吹要对中国的发展实行遏制。西方媒体、学术界纷纷借此机会大肆炒作,似乎刹那间中国成为世界所有国家的敌人。

实际上,中国自古代以来就不是一个扩张的国家,其特殊性在于强调既不靠军事征服,也不是靠经济收买,而是以“修文德”、“宣德以外”、“怀柔”、“抚和”和“顺俗施化”的办法,或者以道的吸引力去诱导、吸引别国。

因此,面对发展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我国的文化形象传播重点也要发生相应的转移,主要目的在于向世界宣传中国自古就受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影响深厚,打消世界对中国发展的顾虑,减少“逆向认同”,增大“正向认同”,为中国营造一个宽松的和平建设和发展氛围。

(四)和处共赢:文化形象的张力

1.“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文化形象

同世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 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5 个。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向来有“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邻国和平共处时期远远超过征战时期,即使在汉唐等昌盛时期,也不曾超出本国领土范围向外扩张,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亲仁善邻”的中国古训影响着代代中国人,这种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这一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与周边国家的基本指导原则,并将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对外工作的重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淡化因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造成的心理距离和互不信任,以经济的互利互助,发展战略上的相互依存,文化的互相交流,建立心理感情上的互相亲近,为最终以和平方式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化解矛盾冲突,增进互相信任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客观条件。实践证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谋求稳定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兼相爱、交相利”的文化形象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并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政府的反霸主张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最典型的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

墨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之世”,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是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恃强凌弱的行为。因此,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包含着对霸权的排斥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在近代经历了百年耻辱的中华民族在独立后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是抱有强烈的道德愤慨。

虽然以墨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人关于反对霸权的主张已成为历史,但其和平共处,反对霸权的精神却融入了现代中国社会。在新的时代背景条件下,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大国干涉小国内政,富国从经济上对穷国进行经济掠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反对霸权主义,是为了维护独立自主的国家主权原则和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秩序,而不是为了寻求对抗。因此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更注重策略和方式,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是针对一些国家的强权行径,而不是事事处处都与这些国家对立对抗。

有鉴于此,中国先后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各种层次的“伙伴关系”:同法国建立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同美国建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东盟建立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同欧盟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以及前面所提到与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建立的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的建立,充分说明了中国和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合作、友好的关系,为实现21世纪的和平、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国家文化形象与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建构

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显然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那么,如何塑造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育和确立核心文化价值观

第一,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就要培育和确立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首先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既能够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够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从对外交往的角度上看,塑造民族文化,必须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形成有充足的文化底蕴的特色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对象,台湾同胞、海外华人、亚洲各文化同源国的人民,对中国的感情都是建立在理解、认同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同源同宗传统文化向心力,中国文化形象就会失去重要的优势地位,成为无本之木。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以“中华性”取代“现代性”和“世界性”,趋向于“文化保守主义”。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是在二者的结合中突出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儒家文化在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国,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提高中国文化形象,发展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捷径。

第二,借鉴和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要培育核心文化价值观,还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积极借鉴和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塑造倡导开放型的文化形象。

举例来说,在国际卫星电视接收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有线电视台或收费电视台,播放经过精心挑选的卫星电视节目。这样不仅有利于通过文化管制来控制节目的数量和类型,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点评和引导,来促使国民文化鉴赏能力的提高。

再比如在语言的传播方面,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英语成为实际上的国际通用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带有很强的民族性,为一些强权国家利用英语实现“语言霸权”提供了条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防范,尤其是在加强汉语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和发展,防止文化入侵;另一方面它也是国际传播的一种工具,国民对英语的熟练可以促使人们提高国际意识,从而树立我国开放的文化形象。

第三,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国家文化形象的主要功能不在于问题出来后才去做修补,而在于事前所做的铺垫和宣传,只有通过经常的非政治性的文化传播打开文化渠道,才有可能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问题上进行政治意向的文化沟通,从而塑造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国家文化形象的理论研究,逐步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培育良好的文化行为

第一,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国民文化素养是国家文化形象的主要要素,对国家文化形象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一些出国从事公务、商务或旅游的国人对自我形象不够重视,在国外公共场所大呼小叫、乱丢废弃物、随意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以至于在一些国家专门有针对中国游客的中文告示,这对我国的文化形象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因此,要塑造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每一位国民都应该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和宽容态度,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欣赏不同文明的文化和艺术样式,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同时,在国际交往中,既不能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就以大国自居,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也不能因为中华民族曾长期遭受欺凌,就妄自菲薄。最后,公民个人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应该懂礼貌、有分寸、有涵养,真正体现中国崇尚谦谦君子和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

第二,确立良好的政府文化行为。塑造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形象,对于政府来说,就是要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基本的道德规范,引导公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应努力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的营养,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成果,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和风格、丰富多彩的现代中国文化内容和样式,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同时,不仅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引导企业恪守国际准则,尊重当地的游戏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应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的国民;不仅能满足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提供健康、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

第三,确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行为。企业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一些海外公司,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不够重视,缺乏遵守国际惯例和当地的游戏规则的意识;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不仅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也影响了国家文化形象。

因此,我国的文化企业应主动“走出去”,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应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文化成果,介绍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让世人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尊重所在国的习惯和风俗,讲诚信,守信誉,既要讲利润,乐于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拓展文化成果,增强国家文化实力

第一,挖掘文化遗产,提升国家文化形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璀璨夺目的语言、文学、哲学、书法、绘画、古典音乐、杂技、工艺、武术、气功和饮食文化等数千年来深邃厚重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全面保护中国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基础。

中国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及其载体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植被和精神家园,是中国文化原创的基因库,是中国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文化保护工作的对象和重点。只有通过薪火相传,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文化传承,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途径之一。

第二,繁荣文学艺术,增加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在加强文化保护的同时,中国也重视推进文化创新工作,不断繁荣文学艺术和人文科学。保护与创新具有密切的关系,文化的基础必须保护,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内省和创新,文化才能枝繁叶茂,永葆青春活力。

其中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源泉,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繁荣发展,大力推动理论创新,才能够适应形势的需要,正确的指导中国国家形象建设。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正是抓住并服务于文化外交的实质———“输出思想,传播和沟通信仰,交换文化价值观”的“思想外交”或“观念外交”。

第三,扶持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扶持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就要求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就是打造中国文化的名片和载体,通过创建和打造一个个蕴含中国文化的品牌和精品,有助于中国文化通过这些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把春节品牌、国庆品牌等做得比较有声势,在海外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中国举办的一系列的著名国际文化艺术节为各国艺术家展示独特风采和魅力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已成为中国主办的具有世界声誉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盛会。作为中国政府大力打造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品牌,它们将更深入、广泛地得到国际关注和参与,为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提升了国家的文化形象。

(四)加强国际交流,传播良好形象

第一,增强传播意识,改进传播方式,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强了国家间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国际事务的诸多方面出现了新的跨国趋势,人们能够轻易地冲破国家间的疆域限制进行沟通。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地理世界变得模糊而易渗透,国家对国内事务难以再采取封闭和限制的传播措施。互联网、电视已成为新的重要的大众传播工具,文化强势国家的思想舆论很容易借助这些技术和手段进入其他国家的视野并影响这些国家民众的情绪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一国良好形象地建构变得相对简单又成为可能,同时稍不注意又极易受到损害。

中国文化形象长期被误读的重要原因正在于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与西方强国相比,中国是一个信息传播弱势国,不但信息传播技术能力不发达,而且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因此,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长期以来不是被自我表达了,而是为他国表达了。为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包括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影、书报、音影在内的各种传播手段,提高信息传播能力,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高度重视传播意识的培养,努力改进传播方式,才能使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成为可能。

第二,开展文化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国良好形象。文化交流是文化外交的一种战略手段,服务于政务外交、经济外交等传统外交,同时肩负着塑造当代中国国际形象、培育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使命。换言之,国家形象是国际交往互动的产物,只有通过文化外交方式才能认识彼此文化形象。一个封闭的中国,其形象可能极好,也可能极坏,因为其中充满了太多想象和虚构的成分。中国要想树立起积极正面的国家文化形象,就应该大胆的敞开国门让别人来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就要增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事实回应虚构和谣言,比任何辩解都有说服力。当然密切的交往并不必然带来两国间的友谊,这取决于两国间业已建立的体系文化的性质,但正面的交往有助于累积好感和消除误解,最终使两国间的体系文化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型。当然,交往必须是平等的、双向的,唯其如此才能确保信息沟通的平衡性。

同时,一些重要的价值取向,如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不但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肯定,而且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评价标准。认同并践行这些价值取向,是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赢得国际好感的前提。我国只有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在坚持个性的同时认同和践行共同价值观,才能建构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为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

猜你喜欢
国家文化
国家公祭日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国家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