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秒 陈丽琴
(1.中共永安市委党校, 福建 永安 366000 2.永安市第九中学, 福建 永安 366000)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之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合作实践平台,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不断深化、丰富、发展,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日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全球治理改革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所以,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就必须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做到“知其所以然”,即理解领会贯穿于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智慧,达到理性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社会历史领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源于对当今世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的理性的、深刻的、正确的洞察,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
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发生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一方面,随着以信息化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世界各国共建的“地球村”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紧密阶段。国与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等方面的关联性、互补性、协作性越来越强。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至今,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病毒传播、全球气候变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都让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和平与发展道路上的难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传统西方大国,将种种安全威胁都主观臆断地归因于全球化的“恶果”,产生了严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焦虑症”。要么动不动就单方面“退群”或撕毁国际合作协议,关起国门,高筑围墙;要么就妄想依靠自身强势国力,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些国家不断抬头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是一种逆全球化的“恶浪”,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因此,结成一个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成为“地球村”“村民”的紧迫选项。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发出了著名的“日内瓦之问”——“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习近平对时代变革之问和“日内瓦之问”提交的答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奇迹,综合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世界首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用凸显”[3]。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目前全球治理体系却未能根据经济新格局进行相应的变革调整,没有体现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旧体系的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在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垄断优势,不断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遏制。比如,2018年以来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关税战,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进行科技封锁等。因此,新时代中国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势在必行。
2016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4]要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就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5]。可以说,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和民族复兴之路的深邃思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科学有力地引领着世界发展大势和民族复兴之路。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坚持人民立场,顺应人民期待,回应了人民幸福之问。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只为人民而生。人民立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旧秩序下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组成的所谓共同体的根本区别。比如,作为冷战时期产物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一种政治军事结盟,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生的共同体,这种纯粹以物质利益或资本利益为追逐的共同体,是一种虚伪的、不稳固的共同体。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则是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6]当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已不仅仅限于中国人民,而是着眼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7]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要靠人民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伟大的历史工程,推进的力量之源就在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如果没有人民的参与,仅有各国政府高层的互动,这样的理念永远只会是理念,止于文件或会议,不会有任何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9]对此,我们一是推进“交心”工程,如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旅游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丝路国际电影节、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影视、体育、旅游等领域开展广泛民间交流合作,在潜移默化中拉近心与心、民与民、国与国的距离。二是推进“造福”工程,如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设立政府专项奖学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人才培训名额、合作开办培训基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无息或低息贷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援助等等,以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造福于民、取信于民,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分丰富,但其中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列宁曾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作出经典的论述,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10]在此基础上,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看世界、想问题、办事情时,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方法,避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方法。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蕴含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等辩证智慧,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深远战略思考。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由要素组成,系统离不开要素,系统的功能由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同时要素是系统中的要素,要素离不开系统,各要素性能的发挥受到系统整体状态的制约。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统一,具有“三维一体”的系统理论架构。
1.从愿景的维度进行理论高度建构。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远离战争、守护和平,远离贫困、谋求发展已是人类社会一百多年来的共同愿景和追求。今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世界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人类共同愿景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展望和擘画。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并提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11]创造性地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从和平与发展演进为和平、发展和文明三个维度的系统描述,提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进行思考。
2.从空间的维度进行理论广度建构。如果说地球是个“村”,那么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村庄里的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统,首先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要素的构建开始。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2]。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之间的双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包括中老命运共同体、中柬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中越命运共同体、中捷命运共同体等;提出了“邻里”之间和“小区”区域命运共同体理念,包括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体现的正是一种“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系统观。
3.从内涵的维度进行理论深度建构。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首次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五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深度概括。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又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表述,包括政治方面“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经济方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安全方面“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文化方面“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生态方面“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3]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国际版本,是引领“地球村”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各要素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国系统方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对此毛泽东同志有着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4]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创造性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首先是承认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区别面、对立面、斗争面的存在,包括国与国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强调对立性离不开统一性,对立的双方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地共处于一个同一体中,所以国与国之间应当求同存异,共同维护人类共存的“地球村”同一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主张平等协商构建伙伴关系。第一,强调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之间有大小、强弱、贫富之分,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也差异巨大。即使是选择了同一种国体的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政体、政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国际重大场合反复提及“鞋子合脚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他强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15]当今国际社会,哪个国家都不要痴心妄想着用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国家的“锁”。即使在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和中国制度优越性日益显现的新时代,我们也反复强调,中国不会主动输出发展模式,更不会输入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且现实也反复证明,哪个国家失去了对自己制度和道路的自信,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的制度和道路,就注定会被折腾得不成样子。第二,强调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由于各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的差异,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分歧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秉持唯有本国第一和本国优先的立场,要么拒绝对话沟通,要么盛气凌人搞威胁,要么一言不和就退出,结果只能导致地区冲突和局部对抗此起彼伏,加剧了国际政治紧张局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16]特别是针对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驳,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只要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真诚对话沟通,结成伙伴关系,完全可以避免这一陷阱,达成中美双赢、世界共赢的结果。
2.主张共建共享营造安全格局。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包括暴力和恐怖主义、非法移民、难民危机、跨国犯罪、毒品交易、网络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卫生安全、生态安全等。相对于主要发生在国与国之间或者小地区小范围内的战争冲突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多点易扩散和传播易复制的特性,比如,2019年6月以来发生在香港的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暴力示威事件,一些西方国家对此落井下石,一方面,对暴力示威行动极力进行美化“洗白”;另一方面,对香港政府合法合规的止暴制乱行为说三道四,极力“丑化”。这种隔岸观火、煽风点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立场态度,是一种只见矛盾对立面却无视相互依存的同一性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17]
3.主张合作共赢推动经济发展。第一,强调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个体利益,国家之间或者国际组织又有着共同利益。个体利益和共同利益就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从某一个历史阶段看,利益的“蛋糕”大小是一定的,成全了共同利益,就意味着让渡了部分个体利益,分得的“蛋糕”分量就相应少了。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从长远来看,一味地强调个体利益,甚至不择手段抢“蛋糕”,既是不仁不义,也是涸泽而渔不可持续的,只会让“蛋糕”越做越小。而与之相反,做多共同利益则可以为个体利益的实现提供更多保障,最终实现“做大蛋糕——多分蛋糕——做大蛋糕”的良性循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缺乏道德的市场,难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18]第二,强调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也伴随着发展赤字、公平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携手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么把问题归结为经济全球化的恶果,关门垒墙,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而行;要么把问题归罪于某一国家或某些国家,动辄打压他国,叫嚣着必须把被占的“便宜”夺回来等。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思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如果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蚀的是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19]他多次郑重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
4.主张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而言,文化和文明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且不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就算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也会随着人口聚居地的不同而产生语言、文字、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但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因为文明的差异性,而以一种文明否定或消灭另一种文明。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社会的多姿多彩,正是源于文明的多样性,以及文明交流中“1+1>2”的效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国际社会要“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21]。
5.主张美美与共实现天人合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坚持“六个原则”。其中,核心原则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处理好尊重保护自然与开发利用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属于人类的家园只有地球一个,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宜居的家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22]。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状态,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当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的飞跃。对于质量互变规律,毛泽东同志有着经典的论述:“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事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23]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就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行稳致远。
1. 坚持循序渐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上文所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系统性和历史性的伟大工程,包含着和平、发展、文明等三个价值维度,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五个内涵维度,涉及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共建问题。这样一个时代大业绝对不可能轻轻松松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特别在当前,国际各方面分歧仍存、局部小范围冲突对抗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所以,我们要秉持先易后难、积少成多的原则,以经贸交流、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等深入开展为契机,寻找更多的利益契合点,通过民相亲拉近国之交,进而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前途命运的相依相守。
2. 坚持底线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这里的一定程度就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线。所以,当我们想要保持矛盾稳定、事物性质不变时,就要把握好度,守住临界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持底线原则。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就划清了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线,他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24]可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中国一家的事,也不是世界上哪几个国家的事,而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靠哪个国家一厢情愿,甚至牺牲自己的正当利益,委曲求全“乞讨”而来的共同体,既不是可靠的共同体,也不是真正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费尔巴哈、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有机结合,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提出实践第一的观点,认为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对实践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对此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25]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作为一种真理性的认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奠定了这一思想提出形成的“硬”基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绝非历史偶然,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必然产物。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甚至时有抬头的国际大背景下,国际话语的“麦克风”往往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专用。特别是一些积贫积弱的国家,即便有公理和真理在手,也拿不到“麦克风”。再即便给你发言的机会,却根本没有多少听众和支持者。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之苦的旧中国和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就是典型例证。如网友所言,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逐步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正是有了这样伟大的实践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具备现实的基础,也拥有坚定的自信。
2.新时代中国好故事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这一思想传播发展的“软”基础。单有中国“硬实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世界各国人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对外介绍好我国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26]这方面我们的努力主要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方面。“走出去”方面如:习近平长期以来密集访问世界各国,加强高层对话沟通;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发表重要主旨演讲,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著作多国语言版,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请进来”方面如: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向世界敞开大门,让世界了解中国。
3.“一带一路”建设等实践平台决定了这一思想行稳致远的真理力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不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不是由中国综合国力说了算,也不是由中国话语体系说了算,而是由理念推进落实的实践成果说了算。“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实践平台,过去几年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其中,“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来,截至2019年9月,已经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文件。“一带一路”正在以其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独特魅力,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2015年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7月,成员国已经发展到100个,成员国总人口和GDP分别占全球人口和GDP的78%和63%,共计批准贷款85亿美元。[27]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数已经远超成立于1966年的由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数,而且世界上工业化最发达的7个西方国家(G7成员国)除了美日两国,其他五国均已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国。总而言之,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正在由理念走向行动,转化为现实,以其丰硕的实践成果验证着伟大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