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浩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
近年来,旅游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旅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仅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会遭受源自企业内部诸多客观因素的冲击,导致审计风险不断加大。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审计难度增加的同时,审计风险也因此而上升[1]。如果不对风险加以防控,极易引起经济损失,使企业的发展处于险境。此外,对旅游企业开展审计的过程中,即便审计人员采取了合乎规范的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却依旧可能给出错误的审计判断,造成不良后果。从这个角度讲,审计人员对旅游企业的审计风险要保持警惕,以尽可能消减甚至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因此,在大力发展旅游企业的同时,从管理层面上需要实现旅游企业管理与审计策略的有效结合,利用各种途径有效控制旅游企业审计风险,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看,现代企业的审计风险一般存在审计实践之中,只要审计人员能够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对各个环节加以关注、对审计风险进行客观预测,并及时借助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这对企业发展和审计工作的推进是有利的[2]。
对旅游企业来说,对其开展审计工作涉及到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需要审查各类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渠道,还要对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各种资金往来予以关注,其主要内容如下:(1)审计人员需要监督和检查旅游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执行情况,重点针对和旅游企业有关的第三方组织同时开展检查,以便在保留财务记录的前提下,细致审查旅游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2)审计人员要对旅游企业的全部财务报表予以比对分析,重点对其会计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看其是否真实有效,相关收支是否做到了科学管理。(3)审计机关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视角出发,重点对旅游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酒店、餐馆等一一进行检查,将其纳入审计范围。比如,审计人员要仔细审核旅游基础设施预算和实际费用支出,对其中存在的较大缺漏予以关注。(4)审计人员对旅游企业的投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旅游企业是否对相关资源进行了科学配置,是否按照项目所需资金和期限对资源配置率进行验证。(5)审计人员要对旅游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查,重点对旅游企业投资项目纷繁众多和投资回报难以保证的情况进行监督,对旅游建设项目内容中不合理的地方给出相关建议,以便严格管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过多等情况。(6)旅游税收对旅游企业而言属于重要的审计义务,审计人员要重点检查旅游企业的计税凭证和适用税目税率,对关键纳税环节进行重点评估,以便预防并制止各类偷税漏税行为。(7)审计人员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章制度对旅游企业的各种附加费进行核查,查看旅游企业在运营手续方面是否做到了齐全和完备,相关日期是否和合同相符,相关减税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等。(8)审计人员要重点核查旅游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对其中出现的各类采购报销等事项予以关注,以便能够严格审核不同种类的费用支出和用途,确保相关开支合理合法,防止出现长期挂账和坏账等情况。(9)审计机关要对旅游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支出进行周期性审查,关注旅游景区的基建投入与日常维护情况,对各类投入进行重点把关,确保旅游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能够与旅游业务的发展诉求相符。(10)全面检查旅游企业各项收费和价格水平是否与有关规定相符,比如酒店客房定价和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合规等。同时,审计机关要审查旅游企业的相关资产,其任何贵重物资都要以实地盘存的形式确认其真实性。
审计风险作为一个常用在财务报表审计当中的术语,对旅游企业来说异常重要。这是因为,在对旅游单位开展审计工作时,即便审计人员借助了更为科学的审计方法、也执行了标准的审计流程,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还是会出具不合理、不合规的审计意见,这种概率虽小,却会因此而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即旅游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与生俱来的无法避免的风险。尤其当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误的旅游企业财会报告开展审计时,就更有可能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旅游企业的审计实践十分复杂多变,其中的风险始终存在,而由于审计风险引发的危害更是异常巨大。其中,当没有构建或者健全审计法律法规,抑或是未能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时,审计风险就会变为现实,让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陷入困境;当审计主体采用了不合理的审计工具,没有严格控制审计效率与效果时,就会让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符,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如果没有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无法提升。这样,对旅游企业进行的审计工作就会面临主观风险;如果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理念层面存在差异,使之对自身的整体调控能力减弱,就会让其在内部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导致审计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出入,继而加重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倘若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到位,就会让旅游企业处于被动的状态,其生产和经营将更为艰巨。从以上分析可知,旅游企业应该对审计风险给予高度关注,最大限度的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审计工作可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诉求相适应。
对旅游企业来说,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权属关系、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虽然其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能够借助系统分类与评价工作进行预判[3],但如果对其余不确定因素无法预知或应对就会引发风险。在审计实践中,我国旅游企业的审计风险管理还处在较低水平,其原因除了旅游企业经济业务复杂性较高、审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受限外,还与有待完善的旅游业法律法规、存在局限的旅游审计工具有关。
为确保旅游企业可以顺利健康的发展,审计机关在对旅游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除了要完成相关任务外,还需对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关注,防止旅游企业审计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让审计陷入风险之中。通常,旅游企业的主要审计风险有:(1)固有风险。受到旅游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在对有关业务事项、交易处理和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时出现重大纰漏,这类风险极有可能引发旅游企业甚至整个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风险。一般情况下,此类风险被认为是审计工作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风险。(2)检查风险。因为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等对旅游企业的特点和相关情况不熟悉,由此引发的各类财务风险,这类风险极易让审计工作陷入停滞,并因此影响到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控制风险。作为审计对象的旅游企业在经济业务处理方面有可能引发各类突发情况,当这些情况无法得到及时处理时,审计风险就极有可能发生。同时,如果旅游企业在规避上述风险的过程中,自身的控制活动也出现了纰漏,势必会导致控制风险产生“无法控制”的局面。(4)重大报错风险。在对旅游企业进行审计时,即使审计人员借助了正确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流程,如果他们在审计之前获得的各项财务数据本身存在错误,或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现象,就会让审计工作陷入到重大报错风险之中。
由此可知,只有对上述主要风险加以防范,才能促进旅游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山东青岛市审计局组织开展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为防范审计风险做准备。通过调查,发现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政策措施和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一是关注城市旅游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围绕“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要求,对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建设、旅游厕所革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营等重点项目进行审计调查,规范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标准,检验三年来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质效。二是关注城市旅游产业“新动能”培育情况。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决策和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产业若干政策要求,审查近年来我市在引导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新兴业态和区域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等方面的扶持举措及效果。三是关注城市形象宣传推广情况。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定位,关注城市国际宣传和吸引国外客源情况,关注邮轮峰会、漫步青岛等旅游主题活动开展以及区域城市协同发展情况。
第一,旅游企业经济业务复杂性较高。对很多旅游企业来说,其经济业务十分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1)被审的旅游企业有可能在不良意图的驱使下进行舞弊,而手段的变幻莫测与有意识的弄虚作假,极易让审计人员无法弄清事实真相。(2)被审的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般会持续扩大规模,经济业务也会因此而增大,这就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其进行全面调查取证,无法弄清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极有可能因此而作出错误的判断。(3)被审的旅游企业由于经营欠佳和管理松懈,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其错弊揭露进行系统揭示,如果无法做到全面揭露,就会因而埋下风险隐患;第二,审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受限。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在对旅游企业进行审计时要发挥关键性作用,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工作的操作效果带来重大影响。按照经验,任何优秀的审计人员都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各种灵活变通的能力,可以按照会计信息进行准确判断,以此保证审计结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4]。可是,部分审计人员对自身职责定位不清晰,未能注重对审计知识的更新,加之其职业道德处于较低水平,工作经验欠缺,使得在审计实践中难以严格约束自己,由此极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第三,旅游业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很多有关审计的法律和法规,但其中法律法规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相比,还存在着诸如滞后严重等问题,不但难以在审计人员遭遇困难时提供帮助,也难以有效限制审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得旅游企业的审计工作经常出现舞弊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实践的正常开展。此外,由于我国旅游企业采取的一般为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可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持续调整和变化,旅游企业出现了多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是法律法规建设却较为滞后,难以与之保持同步调整和配套进行,使得旅游企业审计风险居高不下,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处理;第四,旅游审计工具存在局限。在对旅游企业进行审计时,工具选择的局限性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于审计人员职业经验与职业判断能力的限制,难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全部审计技术的应用条件;(2)大量旅游企业只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并将其限制在财务审计方面,无法体现企业整体战略,也无法全面识别和管理审计风险;(3)在时间、人力和经费以及方法等条件的限制下,难以将被审的旅游企业全部项目进行清查,所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4)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难以对审计对象的全部细节进行说明,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对旅游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确保实现其特定的利润,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对审计理念与审计模式加以创新,以便规避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5]。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应注重旅游企业审计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企业审计风险意识等。
做好旅游业的审计工作,需要一支思想过硬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审计队伍。而这就需要对旅游企业的审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1)构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确保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管理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的财会职能得到充分而正确的发挥。(2)注重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在市场经济当中借助专业的财经手段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和进步。(3)持续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职责意识,借助政策法规的培训与学习,使审计判断力与职业道德水准得到提升。此外,审计人员在对旅游企业审计时还应具备风险意识和挑战意识,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始终充实自身审计理论知识和提升审计业务能力的同时,强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为旅游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旅游企业的审计人员来说,应转变思想,发挥审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和监察作用。期间,要保证其能够严格把握各个经营环节,针对审计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硬性制度,以便第一时间做好审计风险的预防工作。同时,审计人员应该认真而全面地对审计风险的属性、规模以及有关解决措施和所处的环境、企业的经营状况等进行预先分析,尤其要关注风险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期间,审计人员应注重对潜在企业审计风险的检测,构建更加完整的程序化信息体系和健全的预警体系,以便将审计风险缩小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对旅游企业来说,应在其内部构建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借此保证审计工作能够顺利推进,最大限度控制审计风险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实践时,可以合理而有效的提出充分体现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的审计意见。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应对旅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进行践行和遵守,才会在根本上尽量规避审计风险。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准确掌握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旅游企业经营情况。近日,冷水江市审计局安排专人到波月洞景区进行审计调查,以防范旅游企业审计风险。一是审计了资产,负债、收益情况,主要对近年来波月洞景区财务情况,通过核实资产,负债、审查收入支出和损益,掌握景区的财务状况;二是审计了近年来各方对波月洞景区投入情况,主要掌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波月洞景区的直接投资和政策扶持情况,以及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各项工作的资助和波月洞对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宣传等方面的投入情况;三是审计了近年来景区门票销售收入、经营收入和各项支出情况;四是调查了景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审计调查,确保了景区专项资金政策落实到位。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为更好地促进旅游景区经济科学合理规划、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上十分重视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希望旅游企业能够从中发力,力争完成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而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除了要在新阶段对旅游企业进行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带动并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外,还要在旅游行业法律法规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便为旅游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为此,应该建立健全与旅游企业审计相匹配的行业法律、法规、制度,以此适应国家战略的发展诉求。同时,对那些与时代发展完全不适用的法律条款要及早废止,需要修订和完善的法律条款应及时修订,以便为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旅游行业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期间,审计机关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旅游企业在转型升级当中呈现出来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及时而坚决的清理掉影响旅游企业审计部门行政政策,让旅游企业发展更加适应今后复杂的旅游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对旅游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计核算指的是把企业经营分成若干个期间加以计算成果,一般具有连续性与可比性的特征。而为了防范审计风险,旅游企业应该在其内部建立二级核算制度,对其会计核算与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加以核实。其中,核算内容应涉及利润表与费用表;同时,旅游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其中会计决算加以关注,使之和预算、目标成本费用等衔接在一起,这样才会找到差距与存在的问题,让审计风险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而在建立旅游企业动态风险监控系统方面,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工作:(1)借助大数据审计的技术优势,构建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审计风险监控体系;(2)对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节点开展审计风险预报警示,借助云计算技术等对旅游企业审计活动开展审计风险监控;(3)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企业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果旅游企业审计工作出现了风险预警,既要全面而系统的提升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以应对审计风险。
比如,2017年1月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审计局着力构建旅游企业审计监督新模式,形成了各方密切配合、市县两级联动的审计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财税管理、服务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实施的财政决算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该局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预算监督体系、健全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加强财政资金和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审计建议。吴中区和该度假区高度重视审计意见和建议,多次专题研究,逐项落实,制定了11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规范开发区管理。一是下发《完善开发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了从2018年度起将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纳入区级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报告中,接受吴中区人大的监督,从制度层面完善了开发区预算监督体系。二是度假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度假区镇(街道)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度假区年综合财力平均水平,参考经济发展,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规范债务管理,切实降低债务偿还风险,推进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三是度假区管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度假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度假区中心区国有集体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的若干规定》等4项制度,对建设项目法人制以及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维护建设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强化开发区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奠定了基础。四是度假区财政部门印发了《度假区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度假区行政事业单位备用金管理制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完善了内控制度,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五是审计涉及的几家旅游企业分别制定或修订了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规范了国有公司财务管理。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与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始下滑,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亏损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旅游企业对审计和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注重经营业务、轻视审计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最大限度规避审计风险,除了文中给出的策略外,还应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此强化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