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说,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云南正在建设旅游强省,而大理白族自治州作为旅游胜地,乡村旅游业也正在兴起。乡村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作为兼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经营者要有大的作为、大的担当。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多种新型旅游业态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和喜爱。在表现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显露了一些问题。
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内涵、作用等认识有限、不到位。许多基层干部、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产业形态如何发展等认识不够,现有的农家乐、生态园及休闲农庄,基本上都是农户借助自己家的优势和基础条件自发地发展起来的,乡镇政府和旅游职能部门对此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和指导,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生产经营中,忽视了乡土性和自身特色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致使以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出现了趋同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属于低层次。
美丽乡村建设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旅游经营者忽视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没有把人的消费观念、认识进度的变化和提高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还往往落后于游客的需求和变化。
对乡村文化挖掘得不深,没有特色,呈现单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只能像一阵风,没有痕迹。一些旅游经营者牵强附会地把都市文化引入乡村旅游,对乡村本土文化的挖掘不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乡村文化。
具有专业素养的乡村旅游人才缺乏。乡村旅游企业的主战场在乡村,那里缺乏乡村旅游的规划者、开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其涉及面广,辐射范围大,需方方面面通力协作,夯实乡村旅游业基础。发展好乡村旅游,旅游经营者要结合本地实际,破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旅游企业在开发乡村旅游上要有独创性的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市场远景,做好科学规划,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开辟新径,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趋同化发展。二是可以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在乡村旅游中突出地方特色、生态文化以及乡愁的深度融合,特别要突出乡村房屋建筑设计、农民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等生产生活的具体画面。三是充分认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如何更好留住乡愁之间的关系,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统一起来考量。
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旅游经营者要主动与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处理好经营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在企业做规划时,要从大局着眼,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尤其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民族特色,让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主动出击,加强宣传。积极主动包装推广乡村旅游,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新媒体等渠道,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如三月街民族节、核桃节、小吃节等进行宣传营销。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种宣传营销活动,而且要主动与旅游主管部门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各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或到有特色、乡村旅游搞得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乡村旅游开发和管理经验,让他们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接待服务技能,做到诚信经营、文明服务。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在推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会涉及各种规划以及项目投资的决策,旅游企业党组织要在这些重大决策中做好前置决策、把好关,让旅游企业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推进中起好步,让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