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019-02-18 06:28宋海兰刘洋
卷宗 2019年35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法律意识高职学生

宋海兰 刘洋

摘 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高职院校生源不断扩招。大专院校招生方式和层次的变化导致校园内学生法律意识的参差不齐,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新时代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应积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关键词:高职学生;公民道德;法律意识

近些年,隨着国家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类型和层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五年制大专从初中起点的毕业生中录取,三年制大专的招生方式为单独招生、高考招生、中职升学等,学生层次和类型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法律的认知情况和能力参差不齐[1]。高校扩招、门槛降低等因素造成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整体素质的下降,加之新时代学生更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法律观念不强、道德感和荣辱观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了高职学生行为的偏差,甚至触犯了法律的红线。

1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法律知识的渠道狭窄,法制教育大多依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应该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不单单是来源于思政课程。但是由于其他专业课的挤占,公共课课时量普遍不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法律知识非常有限。[2]另外,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材(2018年修订版)共六章内容,前五章为“思想道德修养”,仅最后一章为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内容占本门课程不足30%。且法律基础内容重点在于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理论性较强,不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思修”课敬而远之。正是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甚至法律常识掌握的不够,了解的法律知识也是零散的、非系统化的,导致他们在法律观念上仍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

第二,学生的道德感和荣辱观不强,导致其走向触犯法律的道路。道德感和荣辱观是学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对学生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尽管低分不等同于低能,但是在学生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教育背景不同的高职校园中,学生的道德感缺失、荣辱观不强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经常会看到当今的学生在公众场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在校园中因小事而大打出手,在社会交往中做出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同时,在自媒体的新时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一些短视频APP如“快手”、“抖音”等,其传播的内容,特别是含有不正确价值观视频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正是因为道德感和荣辱观的缺失,很多学生崇尚其中“炫富”、“秀恩爱”、哗众取宠的行为,导致其在行为上出现偏颇,很多学生沉迷于奢侈的物质生活,当自身经济条件不足时,走上“校园贷”或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案例在大学校园中屡见不鲜。

第三,法制观念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制观念是大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或态度,法律知识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很多时候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其在遇到事情时,不懂拿起法律武器解决问题。[3]因此,只有提高其法制观念,才能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因打架事件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就业,因相信所谓的“社会朋友”而误入传销窝点,因相信网上兼职而充当非法贷款机构“中介”角色而触犯法律......这些都是学生法制观念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2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在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侧重于学业方面,还应该高度重视其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的培养,积极贯彻依法治校理念,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充分发挥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的整体作用。高职院校应从多种途径入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学校应高度重视思政课堂这一主渠道,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借助课堂互动软件,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此外,除了教授学生法律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其次,学院应该从多角度、多渠道积极开展法制活动,如成立学生法律方面的社团,开办讲座,举行课外实践活动,举行专题讨论会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强化法律意识。

2)积极开展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由于招生层次的不同,初中起点五年制的中职学生,较早就进入大学校园,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在校园中最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学院应该为学生,特别是这一部分学生开设“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课程,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掘道德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及感化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应当积极宣传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的“立德树人”本质,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自我约束力。[4]同时,院校应该重视新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积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理念教育,增强学生守法意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遵纪守法是高校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最基本的一部分,大学教育并不等同于保护学生,学生在享受树种保护的同时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因此学校学生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大学生辅导员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针对高职学生违法现象和诚信问题日益突出,使法治和诚信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学生管理人员应该经常与学生分享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懂法、明法、用法,既不触犯法律“红线”。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在提高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法律专业素养上下功夫,组织继续教育学习、专业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到律师事务所等参加企业锻炼,真正落实好法治育人的目标。[5]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在当前积极倡导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有力队伍,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们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法律意识,才能实现其自身的良好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郭静.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教育的现状及改进途径[J].法学研究,2019(09).

[2]王蕾.浅议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法制博览,2019.(9).

[3]王红权.新媒体时代独立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德育研究,2019(9).

[4]任怡平.依法治校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J].高校论坛,2019(33).

[5]叶章球,彭锦水,陆晓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10).

[6]荣远兰.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

作者简介

宋海兰(1987-),女,辽宁省抚顺市人,硕士研究生,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讲师。

刘洋(1987-),男,辽宁省大石桥市人,本科,辽宁中允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三级。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法律意识高职学生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