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
教育孩子,其实是与自己本能的一场搏斗。
看到孩子摔倒,父母的本能是立刻扶起来;嫌孩子扣纽扣太慢,本能是马上伸手帮他做;眼见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欺负”,本能是赶紧拦着、护着,甚至不惜与对面的大人言语冲突……本能的特点是“忍不住”,是没有分寸的出手介入,是随时随地发作的控制欲,是对孩子一切愿望的即时满足。
父母本能地希望孩子的成长在精准的控制中、在设计好的轨道上平滑地实现。但,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摔打和挣扎中长大的——不在你的视线之内,就在你的视线之外。
对孩子来说,没有早一点摔倒并学着自己爬起来,就可能会在以后栽更大的跟头;没有今天的慢,绝不会有明天的快。对父母来说,如果一直试图緊紧控制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渐渐长大脱离你的视线时,就可能会真正失控;没有今天的放手,就没有明天的放心。
不妨让孩子在草地上打个滚,哪怕弄脏了衣服擦破了皮肤;让他自己学着去洗澡,哪怕把淋浴房搞得一片狼藉;让他帮着收拾餐桌,哪怕屡次打碎了碗碟;让他在沙滩上建造城堡,哪怕动作太笨拙而城堡又太难看……忍住你的心疼,咽下你的责骂,管住你伸手的冲动,退到一定的距离外,看着他在似乎糟糕的局面中面对挑战,发展能力。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成长是无法替代的。而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浪费,就是剥夺他们发展自我能力、整合知觉并且获得信念感的机会。什么样的信念感?就是“我也可以做到”的成功感,是“因努力而快乐”的价值感,是不断滋生的对于美好的饥渴感。对孩子来说,这些感觉当然是朦朦胧胧的,是无法言语的,但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并将影响其以后漫长的人生轨迹。
《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才叫“计深远”?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不要出于本能去控制他,也不要出于本能去宠溺他,而是要在养育过程中不断激发他自身的潜能和内驱力,唤醒他追求自我实现和完善的意欲,养成他未来走得正、走得远的信念和本领。
唐僧可以用紧箍咒牢牢地控制孙悟空,但高控之下,“头痛”的孙悟空对于取经事业是没有热爱的,反而多有怨气愤怒。只有当其自身产生了对于“修成正果”的强烈渴望以后,才能以大无畏精神去历经劫难,求取真经。唐僧其实是一个成功的守望者、引领者。
守望,不控制,才是育儿的“真经”。
守望是需要保持距离的。这个距离可以是空间上的,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权利、自主的机会;也可以是时间上的,多给孩子一点等待的耐心、长期的关注;更应该是精神上的,让孩子始终保有一种对于美好的渴望和向往。正如《小王子》中所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