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烟
从盐道路口到武侯祠花了近二十元车费,到这里街道变窄了,人流增多了。武侯祠与成都著名的休闲街——锦里为邻,据说锦里已归入武侯祠的配套景区。园区的临街大门上分明写着“汉昭烈庙”,要不是侧面有“武侯祠”字样,就会让人误以为这是单纯奉祀刘备的祠庙,毕竟帝王权重,哪管你什么千古名相。临街处,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照壁,似乎有意将当今喧嚣阻挡在外,让人能即刻沉浸到中古的气息之中。
甫进园林,两侧果然是松柏庄严,灌木肃整,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同时,杜甫那首著名的诗境即刻与眼前景象重叠起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天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实,这园区本来就是由先帝庙和武侯祠合成,后来又从提辖街移来三义庙;昭烈庙的两侧,还安置了当时文武大臣的泥塑……这样,曾在成都建都的三国蜀汉王朝的重要君臣在此聚齐,向后人隆重亮相。约一千八百年过去了,人们仍旧感觉到一个小朝廷相互的纷争与倾轧。
穿过前院的石径和古柏,首先进入的是汉昭烈庙,而非武侯祠。可见诸葛亮的影响力还是盖过了他的君主。纵使昭烈祠的位置最高,规模最大,但武侯祠却占据北面的尊贵位置,这在祀庙布局中自然不那么符合君臣的尊卑秩序。
其实,这里最早就是刘备的寝陵——惠陵,昭烈庙就是依陵设置的祭祀园区,陵区才位于园子的西北方位。武侯祠祔置,加上三义庙,蜀汉遗址在这里扎堆呈现。众所周知,诸葛亮客死于征战途中的五丈原,当属于秦地,后来安葬于定军山。最早,人们为他立庙于沔阳;大約唐初或者更早一些年代,人们在汉昭烈庙中分区奉祀武侯。到元明之际,该园区成为君臣合祀之庙;到最后反客为主,整片陵区都被称作武侯祠;虽然正门还悬着昭烈庙的牌匾,但其名气已被武侯的光环掩盖。
再联系三义庙中的刘关张塑像,可以推想,自元明以降,有关三国蜀汉的祠庙设计都受《三国演义》影响至深。譬如十年前我在长江边的张飞庙拜谒这员猛将,以为能见到原版的塑像,但见到的仍旧是演义版中张飞的形象;有了经典,人物形象得以固化,数百年过去也很难演变。
再说诸葛亮吧,隆中一对定天下大局,治理的蜀汉法纪严明;可是五出祁山均无功而还,可见他只有治国之才,缺乏军事才华。所谓不打没把握的仗,因为他过于求稳,面对中原劲敌就很难有建树,一次次北伐变得劳民伤财,国力势必受损。但传统演义中的诸葛亮,却在各战场占尽风光,可谓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很多相关东吴和西蜀的战争,功劳都堆砌到他一人身上,过错却全是别人不听他调谴。最典型的赤壁之战,主要是魏吴之间的对决,却被演义成是他的个人力量主宰一切,这让这场战争的主角周瑜情何以堪,他的慨叹于是又有了新的内涵:既生亮,何生瑜?
当时并不清楚武侯祠西面是惠陵所在,拖家带口走累了,看到西墙内只是一些廊道和水池,地势曲折,却没有中轴线那般肃穆,以为只是赘加的休憩园林,最终没有跨进去,错过了皇陵的真容,或者修饰后的新貌。
既然属皇家陵区,原本求静;但是游客多了,多出了好些喧闹。这里原本属于城郊,城区却在无声扩张中包裹了祠庙,想安静已不能了,只能等到每天封园,回归这一隅夜的清幽,名君名臣或许才能真正享受安歇,享受一千八百年时光变迁中的静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