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创业者 眼中的“活下去”

2019-02-18 15:29懂懂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李迪新生代创业者

“我还是选择和朋友一起创业,毕竟自由一些,也能够发挥专长。”

2018春节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杨霆瀚,在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实习期满后,放弃了老板的挽留和万元月薪许诺。在正式拿到毕业证之前,就与几位同学共同创立了一家手机应用创业公司,成为一名新生代创业者。

据相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820万人,相比2017届毕业生多出近35万,随着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毕业季也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尽管如此,有部分专业的需求依旧旺盛,有媒体报道:计算机、外语、机械设计等相关人才的平均月薪在7000元以上;而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云计算等技术专业的招聘信息显示,平均月薪都超过了一万元。

可以说,在高度竞争压力的氛围下,杨霆瀚的选择多少有些令周围的亲友愕然。

“压力是肯定有的,父母、女朋友都不支持我创业的选择。”

他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感觉今年的工作不好找,而且认识的一些年长点儿的创业者,也都在讨论如何让企业“活下去”。但身为95后的创业新生代,他和团队正在考虑的却是如何让手头的项目“再长大一些”。

从他过去近半年的经历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千千万万年轻的新生代创业者执拗的身影。

不谈初心,先说生存

“家里反对,差点和家里人闹僵了,都担心我活不下去。”

杨霆瀚告诉懂懂记者,2018年初听说他想自主创业时,家人都并不支持,尤其是前年底因经营问题导致厂子关门的舅舅,更是现身说法。

在舅舅眼里,创业不急在一时,也许明后年机会能更多一些。他劝告杨霆瀚,自己周围开工厂的朋友已经把产能降下来了,尤其是做外贸加工的朋友都在考虑转手厂房,“年轻人不要头脑一热,一时冲动。”

“长辈们的想法是让我先找家企业待着,熬两年涨涨经验。”杨霆瀚认为,找份工作虽然比创业要轻省一些,生活也会相对稳定,但对于他而言,虚度两三年的时间就等于“废了”。

尽管从媒体上能不时看到创业艰难的文章和市场分析,但不甘心“废掉”的杨霆瀚还是叫上了两位室友,共同启动了这个小小的App应用开发项目,着手研发他们的首款产品——基于二次元的兴趣社交应用。

“这几个月看到不少同龄人的创业项目,我们这个算比较保守的了。”他笑着表示,作为“95后”新生代创业者中的一员,他看到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如同恶交友、情绪电商、陌生社交等等新奇的念头。

但是在这个春天真的冲进创业圈后,杨霆瀚还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

做商业计划书之前,他和创业伙伴吸取了各方“导师”、“前辈”的指点,完善了几十版,也得到了导师的赞许。然而穿梭于各创业路演寻找投资时,却发现现实真的骨感十足。

“几乎连有意向的投资人都没有碰到。”在杨霆瀚看来,除了今年融资环境不景气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的项目与市面上很多社交竞品缺乏差异化,在功能上没有拉开距离。

“我们倒也没有气馁,大家决定先将社交产品的思路放一放,从我们拿手的小程序开发做起。”杨霆瀚表示,虽然团队人不多,但也不能把大家凑出来的这点儿启动资金坐吃山空。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没有融资、缺少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活下去”。

因此,他们四处出击,在整个炎炎夏日,挨家挨户去寻找有小程序需求的餐饮、教育、汽修企业。从关内到关外,他们采用地毯式的“轰炸”希望能打开一个新的业务缺口,“再低的价格我们也愿意接,这样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才有机会活下去。”

很多行业分析都指出小程序会在2018年逐渐爆发,但是他们也明白这个业务的门槛很低。“是个开发团队就能做,确实没有什么门槛,我们只能拼低价。”拼命的扫街终于为团队带来了一些业务,微薄收入也勉强可以维持公司日常的运营开支了,这让杨霆瀚和伙伴感到十分满足。

在他看来,如今的“95后”创业者,在做创业项目的前期常常脑洞大开,而在业务扩张上,又相对比较理性。他坦言: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自己和伙伴很享受创业的过程,也相信会逐步积累更多行业经验。如今,虽然整个十一小长假没有休息一天,他却和小伙伴乐在其中。

有人认为,如今的“95后”创业者太过“浮躁”,而舆论也认为“95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规模会大幅缩小。不过,从有关市场调查数据来看,今年的“95后”应届毕业生中,仍有近三成“初生牛犊”表示会选择自主创业。

可见,尽管创业环境并不景气,选择在2018年创业的新生代们,却大多无畏眼前的困境,勇于追求自己认定的“个人价值与财务自由”梦想。

那么,新生代创业者们想要“活下去”,到底有多大难度?

跪着创业,并不可耻

“我们现在都只是拿创业补贴,不算工资,毕竟是艰难时期嘛。”

李迪是杨霆瀚的合伙人,他告诉记者,早在创业之初团队成员就已经约定,在公司步入正轨、实现可持续盈利之前,大家每月就发3500元的“生活补贴”。

而这样的“补贴”,在深圳如此高消费的城市里,也只能勉强满足个人温饱。如今这八名来自湖广两省的年轻创業者,只能挤在一间城中村的出租屋内生活。

“反正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公司里,只要有床能睡就行。”对于李迪而言,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个摆满上下铺的一室一厅,甚至觉得与学校宿舍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了进一步节省开支,让公司和团队能够更好的“活下去”,他又在寻找租金更低的办公地点,希望能够减轻团队的负担,让大家活的稍微有些“尊严”。

“跪着创业并不丢人,也是一种人生历练,大家也都在想办法节省各种开销。”李迪告诉懂懂笔记,无论是CEO,还是任何一位团队成员,跑业务都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实在需要长途出差拜访潜在客户,也都以动车为主,绝不坐高铁,有时恨不得购买一张“绿皮”火车票,就为节省经费开支。省钱,似乎已经成了团队所有人的共识。

“创业失败的成本是最高的,除了金钱以外,还会造成信心缺失。”因此,作为这个年轻创业企业的“管家”,李迪尽可能控制一切开支成本,避免创业项目因初期资金问题而失败。

他笑着表示,大部分创企在经历这一发展时期时,都会生存得十分艰苦。但只要能够维持运营,团队不解散、公司不倒闭、决策不盲目,就能够争取更多的机会,等待新的机遇到来,“相比有资金沉淀的创业者,我们这些年轻人只有一味节省活下去。”

李迪表示自己看过一家数据调查机构的报告,里面分析了近两年百余家小微创业企业失败的原因,发现近三成初创项失败是源于资金耗尽。因此,对于他们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创业新生代而言,如何使幼苗般的公司拥有基本造血功能,节省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显得更为重要。

可以说,在初出茅庐的“95后”创业者看来,为了“活下去”吃糠咽菜、做一些有违初心的小业务并不可耻,但坚持创业的大目标十分重要,对成功的渴望是一支创业队伍不能丢掉的“团魂”。

保留实力,践行初心

“只要活下去,就能再长大,我们一直没放弃兴趣社交的想法。”

尽管团队现阶段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定制小程序。但杨霆瀚并没有忘记创业时的初衷。

他告诉记者,如今做的业务令不少团队成员不喜。大家总是希望能做出一款独一无二的二次元兴趣社交应用,因为那才是创业的初心。然而,现实是公司先要活下去,才能有后续的“故事”,“如果缺乏资金,所有的想法都是空谈”。

“我们都会尽量抽出时间,用于设计、研发理想中的社交应用。如果有经费,也会积极投入到这个应用的市场调研中。”在杨霆瀚眼里,尽管公司开展了半年多的小程序业务,但兴趣社交的课题却从未停止过。

他笑称这一过程是“曲线创业”。无论是经济周期、创业环境,总会经历波峰波谷的自然规律,科技圈、互联网圈更是如此。所以对他来说,创业更没有好坏时机之说。

“如果处于波谷,那么先让企业活下来,再往想要的领域发展。如果处于波峰,心态也不能过于浮躁,热钱都是毁人不倦的。”杨霆瀚乐观地表示,只有从容应对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变化,才能经受住考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近三个多月走访了深圳、广州多家创客机构,发现有近八成的“90后”、“95后”年轻创业者,都从事着与最初预想领域完全无关的业务。另外,有过半数创业公司是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通过缩小办公室规模、停止招新、节约差旅经费等方式,完成财务支出紧缩。

“都只是为了保存实力,并没有放弃,慢慢寻找业务突破口。”深圳龙岗某创客基地的运营经理刘恒对懂懂笔记表示,今年虽然创业、融资环境并不景气,但前半年结业并撤出创客空间的初创企业只有三四家,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入驻的创企项目中,以“90后”、“95后”新生代创业团队为核心管理层的,明显增加了不少,项目覆盖了应用、智能、电商、大数据、泛娱乐等新兴互联网领域。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有不少“95后”应届毕业生选择从零开始、自主创业。抱着“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心态,这群创业新生代大多堅定“曲线创业”的思路,寻求在寒冬后发力起跑。

虽然接触的新生代创业者并不多,但从杨霆瀚这几个人的身上,我们既没有看到舆论普遍认为的骄躁,也没有发现80后一代创业者的激进。或许创业新生代们深知,“改变世界”太虚幻,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项目、团队“活下去”,才有机会品尝到一丝属于他们这个时代创业者的成功滋味。

猜你喜欢
李迪新生代创业者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新生代”学数学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侬开一开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名画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