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莉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1
本文以12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5±5.8)岁;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3.8±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即对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肌肉训练等。
1.2.2 观察组
行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环境护理: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及修养的环境,其中包括噪音的减少,探病的次数,以及病房的温度,湿度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2)心理疏导: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主要作用就是稳定病人的情绪,教会病人进行自我调整,让病人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这一方式就需要护士了解病人的需求,与病人充分的接触取得信任[1]。(3)饮食指导:控制病人的营养膳食,为病人每天提供充足的热量以及脂肪胆固醇等适宜的食物。(4)康复训练: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根据病人的身体程度进行施压以及减压,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项目包括护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护患关系和舒适度等,使用100分制,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评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中,想要治疗脑梗死还是有很大的难点,而且就目前掌握的情况而言,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选择在护理师对病人进行相应的训练,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本医院通过针对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设定了相应的环境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指导以及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护理方案配合手术治疗,这其中环境护理主要就是帮助病人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对音院产生信赖;心理疏导则是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防止病人出现消极情绪,主要包括孤单焦躁、不安、抑郁等一些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饮食指导简单说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帮助别人提升抗体;而最后的康复训练就是为了防止病人肌肉出现萎缩,加强锻炼提升具体功能,防止病人四肢僵硬;另外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即按照患者主治医生的嘱咐,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相关药物[2]。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V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林艷,郜娜.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对其满意度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1):134+143.
[2] 康菊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02-104.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