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摘要】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52例(64眼)作为研究对象,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情况。结果 疗效显著,有效率高达90%以上,术后眼压相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并发症相对较少,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升高度近视患者是视力,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吸除术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2
白内障主要由眼部机能老化,局部营养缺失,免疫、代谢功能异常等因素,使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其蛋白质变性、出现浑浊而致病[1],患者因晶状体混浊物阻挡,无法使外界光线正常投射至视网膜,造成视物困难,并伴有视物颜色暗淡,怕光等症状[2],常見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且年龄越高人群发病率越高[3],据统计,在>80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93%以上。其中部分患者屈光度达≥-6D,合并高度近视,目前,白内障清除技术不断提升,超声乳化清除方式也逐渐取代常规囊外摘除术,我院为研究其实际应用效果,特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52例(64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34眼),女25例(30眼),年龄45.2~81.6岁,平均年龄(64.71±5.01)岁,眼轴长度24.5~38.5 mm,平均(31.58±2.49)mm;其中皮质混浊性白内障9眼,后囊膜下白内障16眼,核性白内障39眼,本研究排除伴有严重高血压、眼角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术前修剪患者睫毛,告知患者手术操作工程及注意事项;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位医师实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予以患者眼部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在角膜11点位置做3.0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2点做辅助透明角膜切口,随后向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吸净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并吸除粘弹剂,切口水密,随后涂抹适量典必舒眼膏,手术结束后给予局部点药以抗感染抗炎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将患者术后视力≥0.5视为治疗有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虹膜损伤、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混浊及高压眼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视力恢复及眼压变化情况
本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眼压明显下降(P<0.05),且跟踪随访3个月,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恢复,视力<0.05患者相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有效率高达90%以上。
2.2 对比并发症情况
本组手术均顺利实施,术中1眼(1.56%)在手术碎核操作中,造成后囊膜轻微破损,但未见玻璃体脱出,未对人工晶体植入过程造成影响。术后观察期间发现3眼(4.68%)发生角膜不同程度水肿,多在一周恢复,1眼(1.56%)发生黄斑水肿,有1眼(1.56%)术后早期眼压出现升高,予以对症处理后,不良症状得到快速缓解,未见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7%(6/64)。
3 讨 论
白内障并高度近视大多为核性白内障,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重,其发病率在近几年显著提升,为造成我国老年人群失眠的主要原因[4],且绝大数患者将长时间处于半失明状态,对其晚年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目前,在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传统常规手术方式,相比囊内摘除术,其切口更小[5],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但对于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而言,其眼轴增长,并伴有玻璃体液化变异,使得手术操作极易对囊膜造成损伤,加之患者晶体悬韧带较为脆弱,易发生玻璃体脱出,且大多患者晶状体囊膜极薄,将大大提升手术风险及难度[6],使得术后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而本研究使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现代新型白内障手术方式,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击碎晶状体白内障,将其乳化,并连同皮质一同吸除,该术式可保留完整晶状体后囊膜,并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可提升患者视觉功能恢复效果,术前需通过B超检查明确患者眼球结构情况,同时在乳化吸除时需以低能量、低灌注、高负压为主,避免玻璃体脱出风险,自手术结束后,需全面清理粘弹剂,防止患者术后眼压升高;该手术对患者眼部造成切口较小,并具有组织损伤少,术后视力康复时间短等优势[7],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对于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视力恢复效果好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 威,吴章友,朱子诚.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及伪调节力变化的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5):955-956.
[2] 安 莹,王进达,张景尚,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J].眼科新进展,2016,36(6):540-542.
[3] 万丽萍,李晓玲.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围术期处理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803-2805.
[4] 王 肖,周 珺,吴晓璇,等.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P-VEP与黄斑OCT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6,36(6):572-575.
[5] 房春来,马 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02-8502.
[6] 蔡方荣,柏丽娜,王晓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63-65.
[7] 朱 飞,康前雁,李武军,等.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8):3498-350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