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名字,每天也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小伙伴的名字挂在嘴边,写于笔尖。那么,什么是名字呢?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跟姓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既代表自己又区别于别人的符号,这就是名字。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是一个概念,可是对于我们的祖辈以及更久远的人而言,名字包括名和字两部分,具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时代,名和字还有不同的特点。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名字的故事吧!
什么是名呢?古人是这样解释的:名,上面是夕,下面是口。夕就是天黑后。天黑了,两个人遇见,看不到对方,就要用嘴说出自己的称呼,这就是名。名分为小名和大名,相信大部分同学会有父母称呼自己的小名吧。小名也叫乳名,还有的地方直接就叫奶名,顾名思义就是吃奶时候的名字。人名有大小之分,大约始于秦汉时代。汉高祖刘邦原名叫刘季。季是什么呢?就是兄弟里面排行老三的意思,这其实就是他的小名。当年刘邦的父母喊他们兄弟几人时,就是刘大、刘二、刘三这样叫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称呼很正常。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再叫小名刘三可就有点不像话了,于是才改名为“邦”。父母为了表示对子女的亲昵,小名常是故意起丑的、俗的。还有给孩子起小名叫“狗剩”的,这其实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意思是狗吃不了剩下的。孩子小时候叫小名显得亲切有趣,可是长大了之后再叫就有些别扭了。所以,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一般就要再起一个文雅好听些的名字。相对于小名,它就叫大名了。
取名的方法很多,有一种叫“因姓取名”,就是借助姓所代表的含义,与名组合,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的名比较通俗易懂,有时还有些开玩笑的意思在里面。例如:后梁时有人叫马称心,自是希望以后自己的宝马良驹能称心如意。隋朝有人叫常得志,必定是希望一生常常志得意满。还有些戏子为了博君王一笑,故意利用自己的姓取一些诙谐的名字。比如:五代时有个戏子叫敬新磨,读起来就是镜子是新磨好的意思。宋代以后,文人雅士因姓取名时往往引经据典。比如:明代有位官员叫温如玉,取的是《诗经》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典故。
讲过了名,我们再来说一下字。什么是字呢?字是从名的含义中产生出来的另一个符号。周朝时,贵族的男子20岁算成年,那时要把头发挽在头顶,戴上冠,然后根据他名的含义起一个字,这样男子就算成年了。名是用来自称的,而字则是让别人来称呼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尊敬。先秦的时候,贵族的女子也是有字的。与男子不同,女子是在结婚仪式的时候取字,只是秦汉以后,这个习俗没有延续下来。不过,现在有的成语当中还能看出当时的这种习俗,比如将没有结婚的女子称为“待字闺中”。字是从名产生出来的,往往是解释名的含义。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孔的意思是很、非常,孔明就是说非常亮。当然,名和字之间除了对应解释,还有很多别的形式,比如意思相反。唐代大诗人韩愈,字退之,愈是勝过的意思,而退之则是说要约束自己不要太过。其他一些名和字的对应关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进一步探究。
古人起名字还具有时代特征。商周时期,人们的名字很朴素,常使用天干地支或身边常见的事物。还有一些更是粗俗得可爱,如晋成公名黑臀,意思是黑屁股。西汉时,国家政治安定,人们期待建功立业,于是名字中出现了许多与功名、官爵相关的字,比如公、卿、君等。司马相如字长卿,夏侯胜字长公,王莽字巨君。到东汉、三国时,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于是在人的名字中出现了很多孝、文、德、仁等字,比如郭嘉字奉孝,孔融字文举,曹操字孟德。南北朝时期,全国佛教兴盛,很多人起名字开始用佛、僧、宝、智、慧这样的字,如王僧孺、萧宝义字智勇等。唐朝推崇道教,用道家用语起名字流行起来,如玄、道、真等字。刘知几字子玄,贺知章字季真,等等。宋朝人起名比较有意思,经历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人们祈求太平,希望能够健康长寿,所以他们喜欢用叟、翁、老这样的字起名字,比如王岩叟、魏了翁、孟元老。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文化积累已经十分丰厚了,所以历代命名取字的方法在这个时代都有体现。比较有趣的是这个时期建筑物成为名字的新宠,如章学诚字实斋,吴敬梓字敏轩,陆龙腾字云楼。
【趣味名字】
1.尸佼,人称尸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既可凶猛,也可灵动。)
2.鲁爽(?—454年),字女生,扶风眉县(今陕西眉县)人,南北朝时期猛将。(地地道道一个大老爷们。)
3.郝萌,吕布手下的部将,后受袁术怂恿反叛,为吕布猛将高顺所杀。(将军果真是好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