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梅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发展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2018年12月16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江汉论坛》杂志社承办的“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江汉论坛》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武昌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全国多家省(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高校学报70余家学术期刊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14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代的核心内涵,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学术期刊建设要坚守中国立场。喻立平(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术期刊以其独特的视角见证、记录、反映和参与我国改革进程,从学术视角参与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并且实现自身成长、发展和壮大。要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学术从来就不可能脱离政治,我们的政治不是西方那种权力政治、利益政治,而是立足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是为十几亿中国人民提供福祉的政治,是站在道义至高点上的政治,因此必须长讲不断。但讲政治并不是口号式、标语式地讲,而应当是将政治的价值观、立场、标准建立在科学的深厚的学理支撑上面。要重视学术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学术期刊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直面时代最大问题,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尤其是要回应人民的现实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刊物发展才有原动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学术期刊应当立足时代,了解和参与时代发展,与时代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保持刊物永久的生命力。
学术期刊建设要唱响时代之声。喻阳(《新华文摘》总编)认为,新时代之“新”,首先体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方式、发展愿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自然对我们学术期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盼。此外,新时代之“新”,还在于我们正在迈向新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学术期刊,一方面要能够坚守初心和本位,始终以学术立场、学术方式发出自己独有的声音,另一方面要强烈地关照现实,致力于以学术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社会运行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
学术期刊要致力于中国表达。刘曙光(《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认为,学术期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优秀的学术期刊要基于对一个国家民族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和理想。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重大的时代课题,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来系统地回答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将其升华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理论与探索。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准绳,做到学术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合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高自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认为,学术期刊首要任务就是要立足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伟大实际探索,努力对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模式做好中国表达、中国阐释。结合40年改革开放所探索的中国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术期刊界要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把基础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的创新供给作为创新着力点和出发点,主动设置重大议题和栏目,引导和聚集学界研究关注点,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而充分展现学术中的中国。
学术期刊建设要促进时代发展。陈玉梅(《社会科学战线》主编)表示,新时代的学术期刊应该担当起三大使命:关注时代问题,构筑学术阵地;推动融合发展,提升传播能力;推动学术创新,打造学术平台。姜佑福(《学术月刊》常务副主编)认为,学术期刊应担当起理论话题引导的使命和责任,议题设置应围绕当前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具有面向未来的学术引导性;学术期刊肩负着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使命,学术国际化不是简单地搬出去,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成熟形态的中国生活,并赋予其新的文明意义。沈跃春(《江淮论坛》主编)强调,要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精品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把学术质量作为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根本,突出办刊特色,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挑战,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不断提升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5.17”讲话,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期刊人坚定信心、担当历史责任、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指明了方向。
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理论创新。夏振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江汉论坛》原主编)认为,当前社会正处于“第四次文明的更替”的重要阶段。人类从蒙昧无知进入采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人工智能文明,而我们刚刚进入到这个大门口。旧的理论在减速,新的理论在递增,这样一个时代,必然是一个理论创新的伟大时代。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关于理论创新,首先要选准价值取向。第四次文明的更替与前三次有着本质的不同,当人工智能发展伴随着人类毁灭还是生存的悖论,我们必须要树立起一个包容式创新的价值取向,一定要从西方那种丛林法则的理论探索中摆脱出来,建立起一种人类共存共荣的、包容式的理论创新,不能继续沿袭你排斥我、我排斥你这种理论趋向,而应该取长补短,去伪存真,融合式地创新,使得大家能够合作共赢。其次创新的聚焦点应该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按照摩尔定律,社会变化发展速度将非常之快,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必然随之带来巨大的历史冲击,我们一定不要做新科技的化外之民,要引起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时代的变化。此外,创新要有新的概念,新的范畴,理论创新必须上升到标识性概念的高度,“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很好的样板。
理论创新离不开学术的争鸣与探索。王波(《东岳论丛》主编)从两个实例谈起:1954年《文史哲》杂志刊发李希凡与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引发一场红学研究讨论;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全国思想理论界大讨论。他认为学术生态建设对于理论创新至关重要,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社会热点的争论和探讨是新思想的产生源点,由此才能更好地形成理论和指导实践。叶祝弟(《探索与争鸣》总编)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崛起,能不能提供具有原创力的思想,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创新和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思考思想家和学问家携起手来的可能性,直面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直面现实的需要,瞄准、拥抱和深耕正在崛起的思想市场,以问题为中心切实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敢于设置议题有效介入现实世界,鼓励学术创新切实推进健康的学术争鸣,为推动时代所需要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思想的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叶金宝(《学术研究》主编)认为,学术期刊在新时代更重要的功能层面在于发现学术、服务学术,20世纪80年代理论界很多重大学术公共话题的讨论,有其时代的条件因素,现在的公共话题也很多,但非常重大的、具有可持续性探讨的话题似乎相对较少,关键还是在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理论思考的深度亟需提升。唐伟(《湖北社会科学》主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在新时代要创新,要发展,不妨多一点包容,“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一个社会发展发生大的变革转折的时代,优秀的学术期刊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担当,对于提出创新性假设、标识性概念或新思想新观点的文章,或许可在学术规范性、严谨性方面给予更多宽容,以减少求全责备,从而使得具有前瞻理论意义的文章能脱颖而出,激发研究者的关注和共鸣,进而引导学术研究新方向的产生。管宁(《福建论坛》主编) 认为,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要针对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对现实现状予以理性地判断,发现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做得更好,进而提出我们的改进意见和关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唐鸣(《社会主义研究》主编)认为,当前学界对于问题的讨论整体氛围不够,期刊应该在推动学术界提高问题意识并展开学术讨论与交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张磊(《学习与探索》主编)结合“第三次美学论争”话题,倡导和呼吁营造学术争鸣的局面,认为面向世界的理论研究必须变革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理论创新是多元化、多层级的,而多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是诸多学者一致认同的有效路径。龙协涛(《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在发言中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大刊之大就在于学术气度、学术心胸之“大”,更多体现在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体现在统揽“四个伟大”之中。以长江沿线众多综合类期刊为例,站在大江大河交汇点上,拥有不同于齐鲁儒家文化的丰厚的荆楚文化底蕴,应着力做好学术理论创新工程,进行学科交叉建设,开展跨学科研究,多学科交叉融汇或许能够发现一片学术新大陆,开拓一片学术新天地,进入一种学术新境界。何频(《社会科学研究》社长)认为,学术期刊要始终站在学术前沿,追踪学术前沿,注重理论深度与学术内涵,不断推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要善于提出新问题真问题,发挥多学科优势,围绕重大热点问题组织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国际化路径,不断扩大中国学术以及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邱新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表示,理论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表达;要积极寻找新的突破方法,推出国际学术的中国认识。
理论创新最终要通过学术期刊的探索实践予以呈现。刘慧玲(《广东社会科学》副总编) 认为,学术期刊要以传播学术思想理论文化为己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实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要突出学术性和原创性。秦开凤(《人文杂志》副主编)认为,“学术性”是一个期刊选稿的基本考量指标,但学术性不等于专业性,不等于规范性,不等于外在数学性(数据性、模型性等)。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是一个过程。如果说学术的外在形式是概念、观点、理论和方法,那么学术性的本质是在这种学术研究过程中始终渗透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敢于批判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格。胡政平(《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认为,能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创新,能解决大问题就是大创新,能解决小问题就是小创新,不解决问题就没有创新。这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具体到选稿审稿层面,至少要做到选题新、材料新、方法新、思维新、观点新、结论新。总体而言,创新可以是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可以是中观层面的协同发展,也可以是微观层面的探索实践。
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着传播技术和平台载体的巨大变革,原有的专业化、小众化出版模式不仅难以实现学术成果的快捷、有效传播,而且难以实现与读者、受众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在坚持学术期刊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如何走好融合发展之路,是期刊界同仁关注的共同话题。
关于学术期刊共同体建设与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常务副总编)在致辞中表示,《江汉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在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李达先生的领导下,高举“双百方针”的旗帜,立足荆楚大地,紧密团结全国各界各学科专家学者,紧扣学术时代脉博,发表了大量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为学界期刊界瞩目。今天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时刻,也正迎来纪念改革开放40年系列活动的最高潮,期刊界同仁应共同携起手来,凝心聚力、为承担新时代新使命,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一起砥砺前行。韩璞庚(《江海学刊》总编)认为,一份刊物记载着思想的轨迹、文明的轨迹、时代的轨迹,是文化的传承。积极应对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多重挑战,推进学术期刊共同体的建设,涌现三江并流、多刊融合、千舟竞发的局面,这对于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构建学术研究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每一位办刊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主编)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期刊共同体,高校思想教育战线不能缺席,广大的作者队伍和需求市场,亟需期刊界同仁予以相应关注。康敬奎(《苏州大学学报》主编)结合自身法学研究实践谈到:学术期刊不能停留在传统办刊思路上,必须思考如何与社会实践相衔接的问题,即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问题;倡议构建一个不同期刊、学者(作者)队伍、文摘刊物、数据库、评价中心等在内的学术共同体,以发挥更重要的期刊引领作用;积极应对智能时代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不能仅仅停留在建一个网站或公众号,应该思考如何打造专业化的数字化平台;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需要依托社会各界合作来推进。李静(《江苏社会科学》主编)认为,学术期刊的使命是服务社会、服务学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术共同体建设,应该有好的评价机制,聚力在刊物质量建设。而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必然是在本土化基础上展开的,应该努力让世界的学术向中国靠拢,在中国走出去和世界走进来的交叉点上找到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叶娟丽(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表示,学术期刊的终极使命是服务学术,让学术成果尽可能达到无障碍地传播。学术期刊要实现引领学术和塑造学术生态的功能职责,就应该关注各学科领域所面临的各种深刻的现实问题,包括国际视野下的新的学科交汇点,不能用固化的模子去考量一篇学术论文,不能用外行的标准去框定一个学术目标。何四新(《党员生活》杂志社社长) 认为,学术期刊应该注入互联网的血液,植入互联网的基因,应该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要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队伍优势,在内容质量建设上要加大力度,质量优先,内容为王,不断提升期刊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进而承担起智库的职能,以期站在时代思想的最前沿。
关于学术期刊评价及指标体系的科学完善。何云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认为,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意味着要解决规范问题,要建立一些规范和标准让大家共同遵守,比如规范办刊的标准以及评价规范的建立等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是关乎中国学术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马立钊(《学术界》主编)认为,期刊评价机构的指标设置不应该是为评价而评价,而应该着眼于为期刊服务,评价机构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来源真实的数据作为支撑,人文期刊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二三四排名,如何建立起更为科学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机构与学术期刊需要形成良好沟通。刘传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主编)结合高校学报办刊导向和功能定位,针对学科评估、职称评审中的“唯论文”现象提出思考,认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仍然在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刊行为,淡化论文发表评价,鼓励真正的学术创新。田明孝(《浙江学刊》副主编)认为,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对期刊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如影响因子的考量就直接关涉到文章转引的几率,对于这种外部的评价一般刊物如何应对,是坚持原来的理念还是围着这个指挥棒转?另外现在很多年轻学者,因为职称评审竞争的压力,涉猎各种各样的课题,使得他们不是从学术价值上去思考而是急功近利为发表而撰写论文,在文稿质量上有弱化的趋向,这些现象都值得期刊同仁深思。黄旭东(《贵州社会科学》主编) 认为,10年前在“第七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50多家学术期刊达成的“武汉共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迄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联手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积极倡导优良学风,努力为学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理应成为期刊界同仁自觉的使命和责任,新时代期刊建设要大力推动走出去,以中国经验为依据讲好中国故事。
关于弘扬优秀传统和培养人才队伍。陈金清(《江汉论坛》主编) 结合《江汉论坛》创刊60年的风雨历程,总结了该刊发展经验:一是突出问题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二是坚持特色办刊,以栏目设置彰显个性;三是建立学科门类齐全、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作者队伍;四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五是强化日常管理。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紧扣时代脉博,以“倡导学术争鸣、崇尚学术创新”为己任,恪守学术品格,宏扬人文精神,刊发了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得以开创《江汉论坛》作为学术名刊的大家气象。张艳国(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分享了自己在《江汉论坛》杂志社一路成长的编辑经历以及治学心得,他认为,有风范的学术期刊,应与时俱进,有道德操守,积极弘扬文化,殷殷守望学术。熊显长(《湖北大学学报》副主编)从格局视野和重大话题、地方责任和本土情怀、编研结合的强大团队三方面梳理了《江汉论坛》杂志办刊经验,肯定了该刊在“荆楚文化”和“汉派学术”建设领域做出的努力。韩文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主编)认为,办好一份杂志,不能仅仅看外在的转载、引用,真正的名刊应该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章的质量决定刊物的高度,既能吸引名人、大家的青睐,也不排斥年轻的学术“素人”。陈敦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主编)认为,新时代学术期刊发展在强调创新和学术引领的同时,也需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学术传统,高雅的学术品味和学术情怀永远值得学习借鉴。吴兰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副主编)认为,新时代概念中必然包含着“传承”,一是时代发展的思想传承,二是前辈学人的品格熏染。鲁满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主编)认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的使命,一是把握责任担当,严控刊文质量;二是把握发展方向,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术期刊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林智荣(《学术论坛》主编)认为,当前中等水准的学术期刊面临着发展资源困境,有必要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编辑队伍的稳定和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应该给予学术编辑更多的关怀,使其劳务价值得到相应的肯定和回报。高平(《江西社会科学》主编)认为,应该为年轻编辑提供更多的学习成长机会,引进与培养并重,建设一支专业优秀、结构科学的期刊编辑队伍,是实现强刊目标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中国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但无论是基于务实地解决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是从全球发展与治理的实践来审视,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诚如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张忠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在致辞中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也必将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应该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新的作为,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学术责任,始终秉持正确立场,走好转型发展之路,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上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