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莎,唐智亿,徐军昶,刘敏茹,薛文华,周伟东
(1.西安市气象局,西安 710016;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49;3.陕西动漫产业平台管理中心,西安 710043)
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如何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手中,是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小时”问题。随着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到来,气象部门逐渐将公众气象服务拓展到了手机客户端APP、微博、微信、抖音等数字化媒体领域,气象服务内容和水平不断优化提升。其中,以动漫为载体的媒体传播发展打破了传统气象服务的沉闷套路,公众气象服务传播推广呈现良好新趋势。在多种传播方式齐头并进背景下,公众气象融媒体服务形式日趋成熟。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快速发展并兴起[1]。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操作简单,运用广泛,传播速度快,维护成本低,具有高质量传播的渠道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成为新媒体时代中气象部门用以发布预警预报等信息的新平台。纵观当下传媒生态,俨然已经形成一种新旧媒体齐头并进、互动融合的发展之势[2],气象服务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频频遭遇挑战:报纸、电视等更新速度慢,且受获取渠道限制,公众获取的都是“旧闻”;手机短信字数有限,无法实现天气深度解读与细微服务,导致短信用户连年下滑;声讯12121拨打服务因内容缺乏新意,拨打量仍主要依赖季节和天气过程;气象网站多是对天气预报信息的发布,网站更新、改版缓慢,服务内容缺乏特色,产品的页面设计和网站架构已不能紧跟新媒体背景下的交互性、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其他传统媒体手段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传统媒体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建立起的受众用户、品牌效应、舆论导向以及权威性也有着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 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 433万。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3]。目前,除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短信、报刊、户外显示屏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中国气象局,各省,大部分地市、县(区)气象部门都有了自己的气象APP、官微、官博,及时发布各种气象信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气象部门微博、微信数量达到7.8万个[4]。“西安气象”新浪微博荣获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自媒体”称号,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气象类融媒体账号。
随着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今日头条”、音乐创意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等平台用户的快速增长和深入人心,如今气象部门也将部分传统业务服务拓展到了这些平台,通过平台将气象预报预警、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但与此同时,大部分气象类网站、微博、微信、抖音账号仍在“微流量”状态下运行,关注度低、更新慢、影响力有限。特别是区县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微信,粉丝数大都在几千人徘徊。在注意力和流量日渐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如何获得公众的主动关注,成为公众气象融媒体服务中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以西安气象微博、微信、智慧气象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公众气象服务的新平台。据调查统计,西安老百姓希望气象信息服务手段更为现代化多样化占比67%、希望加大普及气象科普力度占比47%。基于调查结果,西安市气象局率先尝试从思维理念、内容生产和渠道拓展三个维度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17年8月起,西安市气象局与首批西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基地——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开展合作交流,借助动漫产业平台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文创品牌,利用陕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以及主创团队精良的动漫设计资源,共同做好融媒体气象服务,逐渐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和追捧。
“唐妞”由西安桥合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朝仕女俑为原型,糅合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历史情怀为切入点,打造出的独特卡通人物。经过一系列推广宣传,“唐妞”受邀参与了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西安分会场、中国博物馆博览会、香港亚洲授权展、海峡两岸动漫节、丝路文化艺术节等多项展览和活动,成为目前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创领域颇具影响的原创IP形象之一。
“秦风小子”是西安唐煌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以秦兵马俑及先秦文化资料为依据创作的一组动漫形象作品之一。该组动漫总共有五个动漫形象,分别代表将军、士兵、文吏、琴女、秦马,其中,将军的动漫形象称为“秦风小子”。“秦风小子”给秦兵马俑形象注入了当代美术元素,将传统与时尚自然融合,外观上强化特征,细节概括夸张,使得系列形态特点鲜明,生动可爱。
2.2.1 筑牢根基,注重内容原创与用户互动 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信息可以大量被复制、分享和利用,但信息内容的同质化非但无法吸引公众关注,反而会对已有品牌和影响力产生负面影响。为保持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性和高质量,西安市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每周召开例会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定期组织新媒体运营学习培训,培养公众气象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洞察力,使人员能够融合多元化的知识与技术。西安市气象局创新性地与西安桥合动漫合作制作了唐妞天气表情包,与西安唐煌文化合作制作了秦风小子24节气CG插画和Flash视频,以卡通动漫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轻松活泼的气象服务,增加了服务的趣味性。其中,围绕西安十多种灾害性天气制作的唐妞表情包最受粉丝追捧,2万余粉丝阅读转发评论有特色、有个性、有颜值,在公众号、互联网广泛传播。“唐妞报天气”栏目2017年11月29日开通以来,阅读量累计达到229.9万人次,每条信息的阅读量平均达到1.1万人次,最高达2.4万人次。例如2018年1月21日,一条常规气象预报的阅读量达到2.3万人次,转发达到76次。2018年4月16日,一条全市极大风速实况信息,获得阅读量达到2.4万人次,转发41次。网友评论“可以的,很强势”。公众气象服务人员不仅在平台上发布日常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示人们增减衣物、携带雨具,还通过平台发布部门最新动态和具有一定影响的事件,重点围绕主要时令节气等,与网友、粉丝们分享气象科普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并与订阅者和粉丝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听取公众反馈、分析公众兴趣,使公众愿意关注气象、了解气象,保持公众号的生命力,筑牢服务根基。
2.2.2 依托品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2017年8月起至今,西安市气象局与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展开合作交流,西安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携手漫画家们陆续推出“唐妞报天气”、秦风小子“图说节气”等专栏,在双方的微博、微信等成功上线。在推进双方合作共赢的同时,更是让西安天气预报有声、有影、有形、有“代言明星”,也就有了更多的亮点和看点。通过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融媒体方式,以读图、看短视频为主做好公众气象服务,使服务方式实现从线性传播到网状传播,实现从大众传播到大众自我传播。经过西安市气象局、漫画家、合作的动漫产业平台共同努力,西安气象微博、微信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服务更迅速,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走高,粉丝由2016年的60多万增长到2017年的76万,到2018年底又增长为84.8万。
2.2.3 部门主导,专业化运营 为了避免“市场驱动”在运营中的弊端,西安市气象局进行了“部门主导,专业化运营”初探,根据服务发展需要,主导气象服务产品方向并给与政策扶持,由西安市公共服务中心专业团队承担具体的策划咨询、服务推广和运营管理。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基础服务建设为根本,服务内容为重点,在公众气象服务工作中推动全媒体时代下各类服务手段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各方面深度融合[5],建立集约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公众气象服务系统。在西安市气象局专业团队的运营和推广下,合作原创系列漫画“唐妞说”以及《唐妞说二十四节气》《唐妞说丝路日记》《唐妞说长安》获得了“新光奖”中国西安第六届国际原创动漫大赛最佳丝路国际艺术民族动漫提名奖,成为了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的重点扶持项目。“唐妞”和“秦风小子”等相关衍生品在“一带一路”国家也颇有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全媒体时代,公众气象服务借助融媒体、新媒体走好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如何与时俱进,利用好全媒体融合,尽快拓展新领域,尤其是提高在青年群体中的市场占有率,为公众提供更快、更准、更优的民生类气象服务产品,是全媒体时代下,公众气象服务发展的关键所在[6]。
在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公众气象服务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服务平台建设,集约各类服务手段,集成自动化、快速化和一体化的全媒体融合发布渠道,传播有效气象服务信息,保障信息在发布源头上零延迟,发挥气象防灾减灾避险的效益。
针对不同时期的气象灾害及公众不同需求,细分服务对象,制作分类气象服务信息:开发、完善与公众工作、旅游、健身、医疗等息息相关的分众气象服务产品,注重用户体验,做到服务事项个性化定制;通过微博粉丝、微信关注、APP下载、用户网络在线等各类分析数据和云计算,判断人员类别,推送气象服务产品。
注重创新应用,继续借助类似“唐妞”和“秦风小子”原创IP形象,增大影响和互动力度。注重策划和运营能力的提升,打破信息公开工作的沉闷套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坚持创新气象服务内容、形式,使公众气象服务形成持续动态关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致谢:陕西动漫产业平台支持;罗慧博士的指导和推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