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区打造一流园区应急响应平台

2019-02-18 00:38陈鸿应
上海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应急

全国第一家与欧盟(EMCP)合作;第一个引入欧美发达国家“应急响应”概念,于2004年设立并实体化运作的开发区应急响应中心;第一个实现“3+X”多警种统一接警模式和全国第一个跨部门联合处置机制。自2004年3月上海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建立十多年来,造创了我国化工园区“四个第一”。

三次升级 定位明确

伴随着化工区整体发展,园区管委会先后投入4 000多万元,对应急响应中心硬件实施三次重大技术升级和核心业务再造:“1.0版”初步形成化工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处置工作模式;“2.0版”逐步完善多部门、多业务联动工作机制;“3.0版”进一步丰富智能化应急管理内涵和水平,中心业务逐步由应急响应向应急管理延伸,完成了从“1.0 版”到“3.0 版”的蜕变,并正在向“4.0版”持续突破。

应急响应中心目前具备日常值班应急值守,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以及公用工程应急协调和信息枢纽应急沟通四大平台功能。2006年,被列为9个市级应急管理单元之一,并从2017年9月起承担管委会总值班室职能。

快速响应 凸显特色

应急响应中心坚持“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建立起具有化工行业特点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确保实现预警早、沟通畅、准备足、反应快的应急工作目标。

在预警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大气环境、水体质量、重点部位火灾监控全天候实时预测预警;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基本覆盖所有公共区域。目前中心建有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6座,在线监测传感器7套,水质监测点62个,可以监测各类环境数据80种,从而实现对大气环境、水体质量的实时预测预警;布设FAS系统传感报警器22276个,实现重点部位火灾监控全覆盖;建设基本覆盖所有公共区域,并集成包括道路、卡口、管廊、铁塔、码头及重点企业的多功能摄像头306路,同时配备3G图像传送、移动视频传输、单兵摄像及无人机广角视频予以补充的高清视频监控网络。

在沟通通畅方面,协调公安、消防、医疗、安监、环保、防汛、边防、海事等单位,实行应急处置“联勤联动”、应急管理“联防联控”。化工区启用统一报警专线“962911”,建立800 M数字集群联动通讯网络体系,开通化工区应急响应专用频道。中心建立生产情况每日询问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及装置检修情况。确保重大信息不遗漏,园区要求企业做到10 min内口头报告、30 min内书面报告,确保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最准确的事件信息。

中心建立三级应急预案体系,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突发事件与应急预案智能关联;建立三层次应急演练体系,做到“每月练技术、每季练战术、每年练指挥”;中心与第三方应急物资专业储备方建立应急物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运行园区应急物资智能储备系统。园区共配备各类专业的应急车辆78辆和应急物资储备种类1000多种。

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一人接警、联合处警”的工作机制,具备了“30秒接警,1分钟出警,5分钟到场”的快速处置功能;中心配备强大的辅助决策系统,通过使用模型算法和空间计算,对事故进行实时模拟反算和趋势推演;通过通讯网络技术,确保指挥人员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处置信息。

智慧应急 形成体系

作为智慧化园区建设先行单位,作为园区应急管理的前沿触角,应急响应中心紧紧围绕“信息灵敏、指挥有力、快速高效、规范有序”的要求,履行好应急管理职能,并不断发现问题,固化经验,解决痛点,提升能力。在园区内全面实现管理数据、通讯网络、指挥调度、资源调配、信息发布、与世界先进化工园区标准统一的“六个统一”。

下一步,应急响应中心将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先导,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推进“智慧应急”建设,逐步发展应急响应中心“4.0版”,形成具有持续优化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应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