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选手冲刺时被递国旗引热议

2019-02-17 15:32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办赛系列赛马拉松赛

2018年11月18日,在“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苏州太湖马拉松的冲刺阶段,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何引丽与埃塞俄比亚选手争夺女子组冠军时,被两次进入赛道递国旗的志愿者干扰,最终以5秒之差屈居亚军。此事在赛后引发公众热议,不少人认为,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递国旗,影响了选手的比赛节奏,“不被志愿者影响的话,中国选手可能拿到冠军”。

针对此事,苏州马拉松赛事承办方工作人员于11月19日中午回应称,给中国选手递国旗并非官方安排,而是志愿者的个人行为,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可能是出于爱国,希望中国选手举着国旗冲过终点”。但不久之后,苏州马拉松赛事运营方、苏州市环太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证实:在接近终点200米处向中国选手递国旗是“奔跑中国”系列赛事中的一个固定环节。而“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运营方负责人则表示,“递国旗”是对中国选手的一种礼遇,“披着国旗冲线”这一“惯例”不会改变。

既要“仪式感”也要“讲规矩”

说“递国旗”是对中国选手的一种礼遇,这一点大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披着国旗答谢全场早已司空见惯,这既是运动员的荣誉,也是国家的荣耀。但“披着国旗冲线”成为“惯例”却大大不妥,就算不说赛事专业性的问题,从安全角度来讲也是隐患重重。“仪式感”的创新当然可以有,但“不讲规矩”的“仪式感”,恐怕带来的更多是“荒谬感”。

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终点前只允许两名工作人员手持横幅带等待冠军,其他无关人员一概不能踏上跑道。像这样志愿者公然站在跑道上递国旗的场面,在正规赛事中绝无可能出现。

当然,有的马拉松赛事可以将自己定义为不那么专业的群众赛事,但也一定要考虑到是否会对选手产生干扰和造成安全隐患。众所周知,马拉松选手在冲刺时往往已经到达身体极限,任何干扰都可能影响运动员的节奏和发挥,甚至可能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倘若真的发生了安全问题,主办方恐怕很难用“无心之过”来应对。

体育比赛向来重视“仪式感”,在很多专家看来,目前国内无论是办赛还是观赛其实都缺少“仪式感”。平心而论,主办方希望借助披国旗这个元素增加仪式感的初衷没有问题,但无视运动项目规则的“创新”万万要不得,如果能将更多的“仪式感”在赛前赛后一一做足,相信效果也不会比“披着国旗冲线”差多少。

“递国旗”凸显赛事专业性缺失

如果单单评论这段插曲中谁是谁非,很容易失之偏颇。其实,让获得比赛前几名的中国选手身披国旗、跑到终点的场景,此前曾在很多马拉松赛事上出现。因此,此事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数量不断增加的众多马拉松赛事中一个较为普通但又十分吸引公众眼球的案例。如果理性分析这个事件,选手的遭遇、公众的热议、赛事主办方的解释,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赛事本身的专业性。如果足够专业,这些问题本可避免。

从时间上看,经过這些年的不断推进,中国马拉松赛事已经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到了这个时期,赛事运营方应该一方面继续扩大马拉松赛事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挤出其中的泡沫。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把赛事办得更加专业。所谓专业,就是说赛事本身需要进行周密筹划和执行,赛事组织、服务补给、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信息发布等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并要求各方切实贯彻实施。

当然,和国外拥有上百年办赛经验的城市相比,国内不少城市才刚刚起步,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毛手毛脚”。只有尽快树立尊重赛事本身规律的意识,学会科学办赛、专业办赛,才能将赛事打造成一张吸引人的名片。须知,没有对体育本身的规律和专业的尊重,没有在办赛中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一个赛事办的次数再多,也难有质变、难言成熟。

让专业的更专业。希望更多马拉松赛事能专业起来,真正成为城市名片、中国名片。

猜你喜欢
办赛系列赛马拉松赛
马拉松赛
2022年赛历划重点
张家口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达到办赛条件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燃”系列赛事,燃爆广州骑行赛事新篇章
超“炮”集结,TCR 国际系列赛蓄势中国大秀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电子竞技系列赛的成功给体育众筹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