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韬
(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是地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已有的关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汪海涛,2017;刘英华等,2016;刘子一等,2015;李晔霖等,2013;韩飞等,2015;潘震宇,2017;刘博等,2015;孙丽等,2017;仵焕杰等,2013)着眼于某地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在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加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规范内容、增强针对性、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强化受众参与互动等改进建议。此外,另一些研究者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思考。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者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探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相关问题。笔者尝试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探讨“受众参与”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尤其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为地震部门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云南地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2018年,云南省地震局从省内少数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不同区域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歌艺术形式为载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制作推出了“防震减灾重预防”“地震来了你莫慌”“震后自救有讲究”“小朋友们要知道”“科普知识保安康”“地震救援讲安全”等6首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科普内容涉及震前预防、防震避险、自救互救、地震救援等重要方面。唱词科学严谨、通俗易懂。为取得推广实效,云南省地震局还在曲靖市、楚雄州、大理州等地组织了科普民歌比赛。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2015)在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里提出传播的“仪式观”。对照传播学界主流的“传递观”,凯瑞从阐释的角度出发,指出“传播”并非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传播主体都是参与者,共同参加、共同体验、共同分享。“仪式观”强调文化共享,突出传播对于维系社会的功能。对“仪式”概念本身的探讨不是本文的重点。借鉴凯瑞的理解,本文指涉的“仪式”是广义层面,不仅指典礼、祭祀或其他宗教仪式,还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具体实践。作为“话语”“文本”来讨论,“民歌”明显带有仪式色彩。引入传播仪式观对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作工具性的分析,旨在呈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在“民歌”这一载体中演绎、强化的过程,提出一种可行的思路。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歌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一种备受关注的“仪式”,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除娱乐、交际、祭礼外,民歌还发挥着教育与传承的功能。民歌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虽然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其广泛覆盖到某一区域社会的不同层面。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作为载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旨在追求防震减灾知识传播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没有文化层次、年龄界限、性别差异的限制,某一地区的社会公众对流行于该地的民歌“耳熟能详”并“信手拈来”。在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的传播和演绎中,不论演绎者,还是观摩者,都“深度参与”了这种传播。这种“参与”是防震减灾知识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认同,在防震减灾科普民歌演绎这个“场”模式中,信息得到共享,意义得到强化。民歌作为一种凡俗的形式存在已久,在防震减灾科普民歌的语境下,传播的核心是震前预防、防震避险、自救互救、地震救援等方面的防震减灾知识。人们通过参与民歌的演绎完成防震减灾意义的共享。这种意义在民歌这场轻松活泼的娱乐“仪式”中被鲜明地突显出来。参与者不由自主地强化了对于所共享的意义的理解和认同。防震减灾知识在民歌不断的演绎和重复中得到确认、强化。需要指出的是,防震减灾知识意义的产生不是由某一个传播主体单向传递而形成的,而是参与传播者共同“再生产”的结果。客观上,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在分享民歌这一过程,也都在对自己吟唱的防震减灾知识进行着解读和意义的阐释。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传播,是科普宣传的初衷,也是社会公众应在这种传播中收获的意义。但不仅于此,人们通过参与民歌的演绎不仅获取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还强化了情感的共鸣和身份的确认。借用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的制作案例,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来讨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传播,在对具体实践案例分析解读的同时,尤其需要强调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这一责任主体的立足点的问题,其必然是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普遍的价值认同。这种共识的“构建”,嫁接于极富感染力的民歌载体中。防震减灾知识作为核心信息被反复共享、丰润。在一首完整的民歌中,系统化的防震减灾知识被强调,并逐步形成人们根深蒂固的意识、理念。
新环境下,新媒体、自媒体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不断涌现。为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需要强调受众的参与、体验和互动。依据传播学仪式观理论,防震减灾科普民歌的制作推广就是一种强调宣传实效的“参与实践”。
在主流媒体都着力于细分目标受众的移动互联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也需要树立目标受众的思维。尤其在类似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细分受众是必要的前置步骤。
在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实效的思考中,受众参与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只有目标受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共享,才能构建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共识,进而促使更多的公众投入到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具体行动中来。当然,参与的形式不一而足,需要因地制宜。
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需要在宣传作品、宣传手段、传播渠道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充分结合其民族区域特点,创新性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将专业、严谨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载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