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的中国妇产科学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点萃

2019-02-17 07:06:52田秦杰
生殖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妇产科

田秦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 北京 100730)

北京协和医学院建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岁。1949年建国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至今连续数年被公认为中国最好的妇产科,回顾建国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发展历史,就是在总结中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历程。《生殖医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主办的,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作为《生殖医学杂志》的主办方之一,那就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几位著名院士、教授和本杂志的两位主编谈谈中国妇产科学70年来的发展成果吧。

一、林巧稚院士

林巧稚大夫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第一任中国籍女主任,也被称为中国的“万婴之母”,1959年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建国后,林大夫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从未涉及到的领域。她倡导建立妇产科研究中心,高瞻远瞩地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专业分组,并选择了理想的专业人才,如生理产科的王文彬、姜梅;病理产科尤娴玲;妇科连利娟;妇科肿瘤宋鸿钊;妇科内分泌葛秦生;妇科病理唐敏一等。他们在若干年后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五十年代初,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已执国家妇产科界之牛耳,一大批成熟的中国妇产科学家集聚在这里,又从这里像种子一样播撒到祖国各地,成为各大医院的学术带头人,例如解放军总医院的叶惠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曾绵才、刘炽明、杨大望、于同瑞;天津的柯应燕、俞霭峰、林崧;上海的林元英、郭泉清、田雪萍;重庆的司徒亮;广州的林剑鹏;北京医科大学的严仁英、康映蕖、王耀云等,可以说,协和妇产科是培养高级医学家的摇篮。

二、宋鸿钊院士

滋养层细胞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在我国比较多见,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多数在半年之内死亡。宋鸿钊院士自50年代开始,领导研究小组对该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潜心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创大剂量5-FU等化学药物治疗绒癌,取得了突破性治疗效果,初治患者死亡率由过去的90%以上下降至15%以下。自1959年开始研究单纯药物治疗的同时,不按常规切除原发灶存在的子宫,以保留患者的生育机能,获得成功。病愈后所生子女及子女再生育均正常,遗传学研究亦未发现异常。他提出了绒癌临床分期方法,已被WHO定为统一临床分期法。以上研究成果不仅为绒癌这一高度恶性癌症提供了一个有效治疗的方法,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在药物治疗癌症史上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促进了药物治疗癌症的发展。这一真正的临床研究在全世界赢得尊重和荣誉。为此,该阶段性成果曾获得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集体成果奖、1981年卫生部科研成果一等奖以及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0年陈嘉庚医学奖(首届)、1990年国家科技成果展览会金杯奖和1991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三、郎景和院士

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是全妇产科可信任的“家长”、“救火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他在,再大的困难与挑战,年轻医生也敢上!他参与、负责的关于卵巢癌的研究获3项卫生部及国家级奖励。近年来他牵头进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病变以及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研究也有突出的贡献。现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与本刊《生殖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和女性盆底学组组长、以及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作为中国妇产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他注重妇产科各个亚专业的创立和发展,主持创建了妇科内镜学组、女性盆底学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颈病变协作组等,在各个亚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都卓有成效,主持制定、推广了33种妇科疾病的诊治规范。他在学界一贯大力倡导人文医学,提高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出版了《一个医生的哲学》、《外科解剖刀就是剑》等书著及论述,推动了医德及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葛秦生教授

葛秦生教授出生于旧中国的上海,曾历经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沦陷、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生灵涂炭,直到 1948 年8月, 她回到协和医院,同林巧稚大夫长期在一起从事妇产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建国后,因老师林巧稚的一句话,“葛啊,你就去搞妇科内分泌吧,现在这类病人很多啊”,手术做得很漂亮的她转而投身到当时一个全新的治疗领域——妇科内分泌学。当时,这一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她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根据我国的国情,带领下级医师从最简单的基础体温测定(BBT)开始进行不育与月经病的诊断与治疗,从阴道涂片了解和评价妇女的激素状况,开创了中国妇科内分泌的发展道路。

1965年,她参加了4种口服避孕药的临床试用研究,并最早在国内提出减量配伍,在保持良好避孕效果的同时,为节约当时珍贵的药物资源、减少药物副反应,做出了极大贡献。1967年,我国上市的小剂量口服避孕药为当时国外剂量的1/4。这一治疗理念领先国外同行研究10年。后来,她还把这一思想引入到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其他治疗与研究领域。

她率先从国外引进了激素放免测定法,使我国的妇科内分泌专业有了质的飞跃。她不辞辛苦,在国内多次举办妇科内分泌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妇科内分泌的学术骨干,快速提高了国内的妇科内分泌诊断与治疗水平。这些当初的学员如今都已成为各地妇科内分泌学的领头人。

她还对女性从婴幼儿至老年时期的重要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预后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创建起了完善的妇科内分泌学体系。她领导的国内外少见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一直居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如今,北京协和医院已成为全世界收集、整理性发育异常病例研究最多的医院。1996年,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也为2008年国际奥委会在北京首次建立运动员性别鉴定实验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在晚年,她还开展了对更年期与老年妇女症状与疾病的研究,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与老年痴呆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特别在治疗方面,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很早就进行了激素补充治疗(HRT)对心血管和大脑功能的研究,这类研究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1992年9月,她与肖碧莲院士在WHO的支持下,创办了本刊《生殖医学杂志》,为广大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男科和辅助生殖医生等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提高学术的平台。从创刊之初的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到如今内容丰富的月刊,也反映了中国妇产科学的蓬勃发展速度。二位前辈年事已高,现交由郎景和院士担任杂志主编,继续带领大家前进、探索。

五、孙念怙教授

80年代初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以孙念怙教授为首的产前诊断试验检测研究组,经过多年的努力,提高了染色体的分析技术,改进了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取材技术,建立了常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体系,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相关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多次获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遗传病产前诊断技术)、1986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成果二等奖(产前诊断技术)、1987年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1989年医科院二等奖(胎儿镜诊断应用)、1991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血友病的产前诊断)、199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生儿窒息的研究),关于DMD/BMD产前诊断分别获1994年、1995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可喜的是,不仅有前述的各位大家的风范,更有后来者的追随。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已建立了妇产科学系,并建立了4个中心,形成五大突出综合优势:(1)丰富的临床研究底蕴和有效的运行经验。牵头实施了《根治绒癌的临床研究》《早孕期产前诊断方法及绒毛染色体制备的临床研究》《卵巢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重要项目,其中根治绒癌的研究结果被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采纳。(2)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流行病学室和基础所遗传教研室密切合作,形成了高质量的多学科研究团队。(3)建立了覆盖全国1 800余家医院和超过2 500个社区的研究协作网络及13个多中心临床研究运行和管理综合体系。(4)拥有80万例各类妇产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5)与多家世界顶尖临床研究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70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磨难,有奋进,有成就。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坚持“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理念,一定能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妇产科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自评与他评的结果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稳住内分泌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