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伟
(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108)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带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办公建筑作为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随着建设规模、建设类型、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办公建筑已经成为反映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当前提倡低碳生活,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有必要将生态设计技术理念融入办公建筑设计中,构建生态办公建筑,助力办公建筑优化发展。
办公建筑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机关部门、社会组织与团体,从事业务活动的建筑物。通常情况下,办公建筑要求能够为人民提供高质高效的办公条件、理想的办公环境与科学的管理模式。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全面改革,办公建筑呈现出规模化、数量化、多样化、高要求发展态势[1]。以空间形式为标准进行办公建筑类型划分,可分为单间式办公建筑、单元式办公建筑、半开放式办公建筑、开发式办公建筑等几种类型;以功能、属性等为标准进行划分,可分为公寓式办公建筑、酒店式办公建筑、综合楼、商务写字楼等几种类型。
虽然办公建筑类型不同,但面临的生态问题存在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办公建筑单位能耗相对较高,且资源与能源消耗多集中在照明、采暖、散热、计算机设备应用等方面;(2)办公建筑环境舒适度普遍低下,存在通风差、室内外温差大等问题,对员工身心健康影响较大;(3)办公建筑污染相对严重,在建设过程中、使用过程中,易形成电磁污染、水光污染、装修污染等;(4)办公建筑安全系数不高,多数办公建筑为高层建筑,单元空间内人员密度大,对建筑消防、安防要求更高[2]。
由“生态建筑”概念可知,生态建筑是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的建筑分析,即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建筑室内外空间各元素视为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从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促进物质、能源、信息等在建筑系统中的有序循环与转换,从而获得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经济、安全、健康、舒适、和谐与平衡的建筑环境。因此,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是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办公建筑设计中,以保证办公建筑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通常情况下,在生态办公建筑设计中需注重以下原则的遵守:一是,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即遵循以人为本理念,进行人性化、人文化设计,让人在空间中能够消除疲惫与紧张,获得身与心的舒适、愉悦;二是,对人审美需求的满足,即能够利用自然元素、科学技术等,营造人与自然、建筑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赋予空间以特色与个性;三是,对人安全需求的满足,即能够在生态技术应用下,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并在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下,打造宜人办公与生活空间;四是,对人沟通与交流需求的满足,即办公建筑属性,决定空间能够满足团体合作与交流需求,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3]。
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策略相对较多,从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建筑环境、建筑表皮等进行分析,其技术理念应用如下。
空间设计是生态办公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渗透与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其关键点在于:空间布置的科学与合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遵循生态办公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可引入“生态空间空间”技术理念,打造具备舒适、安全、环保、健康等特征的复杂空间结构。例如,当办公建筑场地存在较大局限性时,可在配楼、连廊等位置布设“空中花园”使其与建筑外部环境互容互通,在提升空间通透性、自然亲和力的同时,满足建筑绿化要求,并搭配屋顶绿化技术,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成较为完整的植物群体生态系统,并充分发挥植物遮掩、绿化等功能。又如,根据不同层建筑空间对光线、温度等的要求,从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进行办公建筑空间空能区的科学划分:在水平维度上,会议室、多功能厅对温度、光照要求较高,布置在是南部向阳区;计算机房、门廊对温度要求较低,可布置在北部被阳区。在垂直维度上,综合楼设计中,地下层为车库,裙房为商业区,高层位置是办公活动区。
在生态办公建筑设计中,建筑形态的科学设计,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与能源,也能够有效增大室内空间使用面积,满足区域内人际交往与合作需求。因此,在建筑形态设计过程中,需立足建筑物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平面空间与立体空间造型的科学设计。例如,某研究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气候条件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建筑形态设计时,对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办公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建设要求,确定平面空间形态为“吕”字形。又如,印度尼西亚大学改变办公高层建筑设计风格采用分散布局、低层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生态建筑形态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互通互容。与此同时,根据区域湿热气候特征,布置避雨连廊、斜面屋顶,实现自然风、自然光的充分利用。
生态办公建筑设计中建筑环境设计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采光设计等。例如,在自然通风设计过程中,在空间设计上,可选用中庭设计方法进行空间布局,利用中庭空间通透性,提升对自然风的利用率;在建筑表皮设计上,根据办公建筑立面风压分布特征,选择开窗形式,通过“平开窗”、“上悬窗”、“中悬窗”的科学应用,提高室内通风效果,增强室内舒适度。又如,在自然采光设计中,注重门窗位置、形态、玻璃材质等的科学选择。如“中空玻璃+铝合金窗框+遮掩百叶”的窗体设计,不仅能够加强对自然观的有效利用,也能够通过适当遮挡,提升光照舒适度;反光板、屋顶天窗、光电幕墙等的科学配置,也是办公建筑中较为常用的采光技术。
建筑表皮设计主要包括办公建筑墙体设计、办公建筑屋顶设计、建筑办公门窗设计等内容。在生态办公建筑设计中,表皮设计质量对办公建筑节能、降耗、环保效应的影响较大。在此过程中,设计师需在引入生态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时,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如外墙设计中挤塑式水泥聚苯板外保温技术、隔热复合墙设计、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应用;门窗设计中,中空玻璃、隔热铝型框、防噪音玻璃等的应用;屋顶设计中,屋顶绿化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的应用。
建筑行业作为高耗能重污染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竞争发展,需注重技术理念的创新与应用。而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技术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办公建筑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促进绿色、节能、环保等技术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与推广。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技术理念的认识,并立足实际需求进行生态办公建筑科学设计,以打造舒适、高效、优质、经济、环保、节能的办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