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强
【关键词】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疗效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又称为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感染和(或)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等细菌感染是造成小儿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氣短或气喘,肺部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哕音和粗中湿啰音等,症状严重时可伴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对患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给予积极的治疗,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本文以我院门诊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阿莫西林与阿奇霉素对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现进行如下报告。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0.6~6岁,平均年龄为3.5±0.8岁,病程范围为5~8d,平均病程为6.5±1.1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0.7~6岁,平均年龄为3.6±0.7岁,病程范围为5~6d,平均病程为6.4±1.0d;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范围为0.6~6岁,平均年龄为3.5±0.8岁,病程范围为5~8d,平均病程为6.6±0.9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咳、降温等对症治疗,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治疗,一日剂量按体重20mg/kg口服,每八小时服用一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每次lOmg/(kg·d)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500mg,每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气短或气喘消失时间;(2)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已恢复正常;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虽已恢复正常,但仍需治疗;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有改善,但程度不明显;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未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用π±s表示,用t检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气短或气喘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小儿支气管炎作为儿科常见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速度会加快,从而对患儿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气短或气喘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由于阿奇霉素对多种病菌有较好的疗效,可阻碍细菌转肽,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且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对酸稳定、细菌内浓度及感染组织浓度高、抗菌谱广等特点,因其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支原体、厌氧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此外进入人体后在支气管内的浓度相对较高,且半衰期较长,因此大大提高了病原菌清除率,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本研究病例资料较少,且未对患儿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与阿莫西林相比,阿奇霉素可显著降低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