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梨淙 韩晶晶
摘 要: 本文结合时下高校最新党建精神,对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理念的制度基础、产生背景进行梳理,阐释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意义。指出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欠缺顶层设计、欠缺广泛参与、欠缺横向拓展”三项短板,在此基础上,基于浙江理工大学“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典型建设经验进行剖析,提出可供推广借鉴的践行高校基层党支部融合发展理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校基層党支部建设 专业融合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1]。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同时指出,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一般应按照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2]。2018年,教育部接连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释放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明确信号。
各省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就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若干指导意见。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文件,从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等十二个方面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其中和党支部建设联系最为密切的第四条在健全基层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方面指出,教工党支部负责人参与所在单位(部门)发展规划、经费使用、津贴分配等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并由党支部对所在单位(部门)教职工参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干部推荐等方面做出思想政治鉴定。第六条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教工党支部应设置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一线实体单位;大学生党支部一般按专业纵向设置;研究生党支部设置应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结合,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九条在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明确要求教工党支部书记原则上应由部门(单位)行政副职以上人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或党员教师担任[3]。《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强调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同时,表明了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科融合发展的鲜明导向。
当前高校内各院系学科众多,专业优势各有所长。以专业划分的系、所为各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本单元,是联系教师与学生、落实教育教学、做好教研教改等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央、省委、学校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背景下,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在专业、系、所的纵向设置方式,在高校树立“寓专业于党建,以党建促专业”的融合发展理念,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与专业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对高校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强化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研究
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各级党委屡次释放了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及各项争先创优举措。通过多项措施,高校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建设、制度规范、党员素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推动了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然而应看到,高校基层党支部依然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方式系列化不够、社会意识不强等现状。结合当下高校专业的建设要求、教师的发展需求、学生的兴趣行为等,剖析高校党支部与专业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为积极探寻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现实支撑[4]。
1.党支部建设欠缺“顶层设计”,围绕中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压下,在每月党日活动指导书的规范要求下,在上级督查和留痕管理的把关下,各基层党支部基本能够完成理论学习、传达文件和专题讨论,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支部还定期集合支部成员们参观红色革命旧址、赴革命纪念馆进行学习实践。这样的组织生活方式总体方式单一、创新不足,缺少结合支部实际特点的顶层设计,久而久之形成了党支部活动方式特色不明显、内容不深入、系列化不够的现状[5]。出现党建工作与学校学院建设发展大局、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主线工作相脱离的问题,“双促”“双赢”的良好局面还停留在喊口号层面。
2.党支部建设欠缺“广泛参与”,业务与党建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互联网通讯、手机APP终端等课程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更新,对高校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弱化了教师共同的工作关系和师生的共生关系,系所、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疏离对支部整体凝聚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当前高校党支部的师生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者面临着工作、学习压力,在教学、科研、行政方面都有着清晰明确的考核体系,成绩有着考试关卡把关等背景下,支部层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科研、轻党建”“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6]。教工党支部书记有着科研、教学等考核要求,在支部建设时除强调理论基础学习外,难以有时间策划紧密围绕社会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难以调动全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支部建设中,在支部建设中真正融入对成员的引导、关心,肩负起党支部服务师生、凝聚人心、实现和谐的工作目标还有很远距离。
3.党支部建设欠缺“横向拓展”,支部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党支部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7]。党支部建设领域和活动层面绝不应只停留在支部少数党员身上。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必修环节有了很好的巩固加强,而深入群众、连接群众、团结群众的职责远远没有落实到位。如何立足支部所在系、所,拓展党组织活动辐射范围、渠道到普通教师、学生中,使支部党建工作由个人拓宽辐射,触角向师生延伸,真正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此外,高校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外,还有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两大职能,结合支部学习、研究领域,拓展党建工作领域还有着很大挖掘空间[8]。
三、践行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及体系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土建类第三学生党支部立足学科专业特点,紧跟热点时事,将制作建筑模型的专业特长融入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践,打造了“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育人品牌,支部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评高校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支部的“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品牌活动是典型的集教学、科研、黨组织活动于一体的品牌化、特色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从成效到影响得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CCTV《新闻联播》、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几十家媒体的关注报道。支部在“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成功推广背后的谋划、举措、内涵值得深入挖掘,有着良好的经验推广作用和模范示范作用。
1.注重资源转换,深耕细挖融合切入点。
党建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最大优势,就是同步推进教学设施与人力资源共享,找到一个可以将两者结合的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科的专业特点和新时期党建具体任务要求,挖掘党建与专业建设的良好结合点,切入点要力求“务实”“谋时”“造事”。研究生土建类第三党支部就依据土建类学生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专业特长,选取了红色模型的实践载体作为支部开展活动的切入点,赋予了支部党建工作鲜明的专业特色。2017年10月,为更好地迎接党的十九大,支部党员们结合专业特点,精心制作了中共历次会议会址模型。从典型上海石库门式建筑的中共一大会址、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式建筑的中共二大会址、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中共三大会址……到九大以后一直延续至今的人民大会堂……模型制作过程是繁复与不易的,从资料查找、建模排版,到雕刻轮廓、砂纸打磨、调色试色,成员们不断利用专业知识,主动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红色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支部成员们发挥所学所长,获得了很强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实现了大学生“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认同需要。
2.持续纵向延伸,紧密围绕发展主脉络。
找准一个融合专业特色的结合点之后,要顺着结合点向纵深发展,形成实践活动发展的主脉络。从纵向上延伸党建工作内涵,使结合点更具生命力,形成党支部独特的党建工作体系[9]。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延伸:一是同一主题,不同系列拓展。二是同一系列,不同主题拓展。三是不同主题,不同系列拓展。在成功制作了中共历次会议会址模型之后,研究生土建类第三学生党支部成员们继续探索,时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文章13周年之际,2018年5月支部成员精心制作了系列比例大小的红船模型。这些红船在学校红色文化节开幕式上展出,并得到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的收藏认可。会址模型、红船模型之后,支部党员们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等时事热点,精心制作了改革开放典型建筑、学校沙盘等建筑模型,均得到校内外的广泛赞誉。支部紧抓“红色模型”一个点,围绕“系列主题”一条线,开展实践探索,以创新促发展、以品牌强特色,不断丰富支部建设活动的实践内容。
3.坚持横向拓展,丰富参与及影响群体。
支部品牌活动是需要不断延伸拓展的,通过外延带动学院、学校、社会更多人的参与,发挥支部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加支部工作实效性。一是从横向上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延伸到社区、家庭、学生公寓、实习基地等新的领域。二是拓展服务平台,扩大党建工作影响覆盖面,使党建工作向网络延伸。三是拓展服务范围、力量与渠道,使党建工作参与人员向党员个体延伸,服务触角向广大师生延伸。研究生土建类第三党支部除模型制作活动以外,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扩大“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在支部成员的影响带动下,党员学生们创立了红色筑梦馆,面向社会开放,馆内体验者纷纷“学革命历史、做红色模型、扬爱国精神”,红色基因在手把手指导中得到了传承。学生还利用社会实践等方式带着亲手制作的红色模型深入乡村、走入社区、融入学校,让越来越多的人零距离地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温州乐清、景宁大祭、杭州宝龙等几十余处所都留下了学院党员们捧着红色模型的身影,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与弘扬爱国爱党的时代担当。
参考文献:
[1]黄东明,张璇,李珍.高校教师党支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2):29-3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08-02.
[3]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教育之江,2016-07-11.
[4]唐明贵,沈晓夏.高校党建与专业建设互动发展机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1):32-34.
[5]傅坤.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标杆党支部”建设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7,13(5):105-109.
[6]蒋毓新.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问题及对策——基于陕西部分高校的调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13(5):105-109.
[7]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J/OL].人民网,2018.11.25.
[8]傅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发展,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J].科教文汇,2016(1):123-124.
[9]孙杰,张军.党建与专业教学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4):61-62.
基金项目:2019年浙江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课题(DS20190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