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强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寒亭管理站,山东 潍坊 261100)
胶东调水工程是由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组成,长度约600 km,是山东省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引黄济青工程从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引取黄河水,途经滨州、东营、潍坊、青岛 4市、10个县(市、区),全长 290 km,工程修建输水明渠250 km,穿越大小河流36条。引黄调水工程自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引水,途径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6市16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482 km(其中利用引黄济青既有输水线路172 km,新辟输水线路310 km),工程新建160 km明渠、150 km管道(暗渠),设计年调水规模3.83亿m3。
胶东调水工程线路长,沿途经过的乡镇村庄多,周围环境复杂。目前进行实时管理主要手段是人工巡视。渠道管理员每天在堤坝上进行两岸交替巡视,工作效率低。如果采用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照相机以及GPS定位系统的无人机,沿输水河道进行定位自主巡航,实时传送拍摄影像,监控人员可在电脑或手机终端上实现同步收看与操控,巡视范围广、巡视速度快,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以往管理员巡视只能沿着堤坝一侧巡视,巡视有盲区,不能全面地对工程进行查看。使用无人机能够全方面、无死角地对全渠道实时动态监测,并对重点部位停留放大巡视,尤其是对10 kV线路的巡视,能够清晰准确发现问题。
胶东调水工程穿越河流需要建设倒虹吸,一个通水周期结束后,如果对倒虹吸内部进行工程检查,需要将倒虹吸内水外排,排水费用高,工期长,不利于开展。使用无人机进入内部巡视,实时记录倒虹吸内部影像,通过收集的影像数据资料分析,可以对倒虹吸内部有全面直观的了解,达到工程检查的目的。
目前,基层水政执法人员配置有限,长距离渠道执法效果一般。沿线私自取水严重,尤其到农作物灌溉季节,且有多发于夜间,具有隐蔽取水倾向。执法人员对私自取水人员进行驱离,常常出现前面驱离,后面接上机器继续取水现象,河道水量损失大,严重影响向沿线城市供水。
无人机体积小、速度快、定位准,且不易被发现,实时记录违法证据,对后续的水政处罚提供可靠证据。通过无人机装载的夜视功能,能够清楚准确发现夜间违法现象。通过无人机的喊话功能,起到同执法人员在现场类似作用,提高执法震慑力。
使用无人机巡视对河道周围进行动态监控,能够随时发现污染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水质不受污染。近年来,上级部门对胶东调水水质安全高度重视,将工程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污染源。采用无人机巡视,通过无人机携带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发现水质污染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准确锁定倾倒污染物发生区域,通过应急措施将污染区域控制在最小范围,为下一步追查污染源提供依据。
在应急抢险过程中,利用无人机安全便捷、及时准确的特点,不仅节约了巡查人员查看险情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查看险情的安全系数,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度,为后续应对险情提供全面的现场影像记录,为科学专业制定应急方案,提供现场可靠依据。
无人机对工程管理费用降低主要体现在人力方面。以胶东调水寒亭管理站为例,寒亭管理渠道长度为25 km,按照1.2 km配备一名巡视员,需要配备20名巡视员,目前工资标准为1 800元/月,1月人员工资3.6万元(不包括保险与福利),每年支出大约43.2万元。如果使用无人机进行巡视,按照5 km配备一台无人机标准,需要5台,按每台费用3万元计,共需投入15万元,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提高工程巡视质量,增强工程巡视的科学化水平。
无人机实现了自动化巡视,提高了调水工程巡视的工作效率。随着无人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结合不断深入,在长距离调水工程管理中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