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刚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就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本身而言,其是一项必要性的工作,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可随着建筑工程带来的效益不断提升,很多施工企业都希望在各个层面压缩施工成本,由此将效益最大化。在错误思想下,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的整体水平出现了下降,无论具体的方法,还是操作手段,都没有以往理想,反而饱受行业内的诟病。日后,应针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特别注意,在方法、控制措施上深入研究,未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在建筑工程当中,施工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一直都在重点部分,并且近几年的材料市场愈加繁荣,想要在整体上保持材料的高质量,就必须开展系统化的检验工作,否则很容易在未来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可明确工作重点,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原材料质量检验工作开展之前,试样的取样工作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内容。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部分工作人员,针对试样取样并不重视,由此导致最终的检验结果出现了很大偏差,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取样工作方面,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出发:第一,取样的部位要具有代表性。当前的建筑施工原材料多样化,任何一个材料的取样,至少早在3个部位取样,由此才可以对原材料的特性有所了解。第二,在取样数量方便,应保持适量。有些建筑工程的原材料质量检验,会取非常少量的原材料,由此导致化学反应、物理反应不充分,最终造成的试验结果也比较差。因此,在取样的数量当中,需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来完成,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检验工作的良好开展。
与以往的检验工作不同,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讲究科学、合理。为此,我们还需要在具体的检验环境上深入努力。从主观的角度分析,虽然在施工原材料的检验上,拥有固定的体系、方法、手段,但是在具体操作工程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表现最为直接,任何一个无意之举,都有可能对检验的环境造成影响,届时所得的检验结果,未必是预期结果,建议在检验过程中,针对温度、湿度两个指标进行控制。首先,检验的温度尽量保持恒温状态、室温状态。我们开展施工原材料检验的目的,在于对材料的特性、质量、优势、劣势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室温状态下,施工原材料能够充分的反应,最终的指标相对可靠。其次,检验的湿度绝对不能过高。任何一种原材料在保存过程中,都会选择干燥的空间来保存,如果检验的湿度过高,将直接导致原材料本身性能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施工原材料,可以在湿度上合理调整。
在现代化的工作当中,未保持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执行相应的工作措施,从而在各个方面减少不利影响,推动检验工作的不断进步。控制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同样要求对客观情况深入考虑,不能单纯凭借主观思想来完成,否则很容易造成极大的偏差,届时导致施工材料的应用,走向了错误的道路,很多方面都达不到理想的标准
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入场前的控制工作开展深入的分析。首先,凡是需要入场的施工原材料,都必须由正规的渠道进行采购,本身具备相应的检验结果证明,或者是一些书面的文件等等。其次,材料在入场以前,针对某些重要的原材料,施工单位需按照现行有效方法、标准、实施复检,如果发现材料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些指标具有不合格现象,则绝不能入场。第三,针对准备入场,并且检验合格的原材料,需要将其进行有效的保存,控制保存空间的温度、湿度等等。每一次的入场前,都应按相关的方法、手段,针对材料实施检验。在后续的检验工作中,可按照简单、有效的模式来完成,避免对原材料进行反复检验,耽误施工进度。
建筑施工原材料在入场后,并非可以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很多的加工工序,才能得到想要的材料,仅有少部分的原材料可以直接的使用。为此,针对原材料入场以后,仍然要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针对入场后的控制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材料堆放应符合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品种、规格、批次、进场日期分别堆放,并应有醒目的标牌区分待验、已验合格等字样,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第二,抽检取样不规范的样品其检验结果就不能准确的判断产品质量,材料抽检取样要在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见证下进行取样、封样,并派专人护送样品到检验检测部门,以防途中样品被换掉,防止弄虚作假。
本文对建筑过程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控制措施展开讨论,从现阶段的工作来看,多数工程的原材料检验,还是符合质量标准的,未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整体标准持续提升。日后,应针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分析,总结较多的方法,在各个层面上强化控制,减少隐患。相信在日后的建筑施工工作中,原材料质量检验能够提供更权威的保障,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