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茶叶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路径选择及对策

2019-02-16 20:01:12严雪晴
茶叶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冷链广东茶叶

严雪晴

(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商贸联系日益增强,茶叶的出口量日益增加。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日益增加。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关注茶叶的价格变化,更关注茶叶的新鲜度与口感。传统的茶叶物流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茶叶新鲜度和口感的个性化诉求,基于保鲜技术的冷链物流可以使得茶叶从采摘到包装、运输、配送直至消费者全过程保持新鲜度和完好品质,迎合茶叶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各方需求,茶叶冷链物流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茶叶物流模式成为未来茶叶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广东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和关键节点,在推动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东省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量不断增加。茶叶跨境长距离运送,如果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势必影响其新鲜度、口感等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占有率和售价。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视角,剖析了广东省茶叶物流现状与茶叶冷链物流发展中出现的瓶颈,提出了广东省茶叶冷链物流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1 广东省茶叶物流现状

1.1 生产物流分析

广东的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占全省的95%以上,再加上广东的地域特点,从而决定了广东茶叶生产物流的特殊性。由于广东茶叶主要产于交通不便的乡野山区,人力、畜力成为茶叶鲜叶运输的主要方式,不仅造成运输效率低下,而且直接影响到茶叶的新鲜度、口感和品质[1]。此外,广东茶叶生产加工的特点决定茶叶贮藏与包装的分散性,鲜叶从茶农运至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有一定的时间差,茶农在此时间段内基于经验,对鲜叶进行简单包装和存储,但仍无法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口感等品质要求。

1.2 销售物流模式

由于广东茶叶产地位置的分散性及茶叶销售的长距离性,导致销售物流总成本增加。目前,广东茶叶销售物流模式有直销型、契约型和联盟型等。茶叶直销型物流模式是最初级的物流运作方式,是广东茶叶销售物流的主要形式。茶农或者茶叶生产企业作为供方,直接提供茶叶给批发市场和消费者。该模式具有流通途径短,销售渠道窄,交易成本小,零售价格低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有流通范围受限,流通量少,市场销售量受限等。茶叶直销型物流模式受制于市场供求关系,茶农易受市场波动风险的影响。茶叶契约型物流模式是指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与茶农或茶叶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建立契约关系,茶农负责提供鲜叶,由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进行集中,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负责茶叶成品销售。茶叶契约型物流模式的优点在于鲜叶原料供应源和茶叶销售渠道相对稳定,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成本;但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与公司谈判时茶农处于劣势地位;与分散的茶农交易时公司交易成本增加;公司与茶农之间的利益协作关系十分松懈,违约行为经常发生。与直销型物流模式相比,这种契约型物流模式处于比较高的发展层次。目前这种模式在广东仍处于发展初期。在茶叶联盟型物流模式中,城市茶叶批发市场处于核心位置,发挥主导者作用,其余各方是参与者。这种联盟型物流模式,主导者和参与者凭借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与契约型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强调战略利益的持久性与稳定性。但其缺点在于,茶叶交易量的递增导致供应链整体效率降低,中间商对交易信息的独占性造成供应链信息孤岛。目前,这种联盟型茶叶物流模式在广东已经萌芽。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茶叶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

2.1 冷链技术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亟待提升

近年来,广东省冷链技术的研发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运用在冷藏箱、冷藏车、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库、低温物流中心的技术水准有待提升,全程监控和冷链溯源等技术还有待改进。3S(GPSGISRS)技术、RFID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冷链物流业中的应用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此外,广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滞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省冷库设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冷库数量较多且规模较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冷库数量较少且冷库规模较小。

2.2 冷链物流人才亟待培养

目前,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路径主要通过企业内训、学校培养和培训机构短期培训三种路径进行。从学校培养路径来看,目前只有广州工商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两所高校每年培养的冷链物流人才数量极其有限。截至2018年6月,广州工商学院有6届学生顺利毕业,毕业人数600余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有7届学生顺利毕业,毕业人数700余人。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供给量、需求量和人才缺口数量自2017年后呈逐年递增趋势,到2026年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达到4.2 万多人[2]。

2.3 冷链物流体系的标准化亟待完善

广东省作为冷链物流大省,十分重视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全省冷链物流企业在国家、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指引下,在实践中积极推行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如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近年来推行冷链物流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并成为省内第一家冷链物流服务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在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起着引领者角色,但是全省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体系标准化构建与完善过程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处于探索、研讨与试点阶段,尚未完善和成熟。

2.4 冷链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亟待提高

在2017年度我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中,广东本土企业只占据7席,其中位居前10强的只有2家企业,位居前20强的一共仅3家企业。而在第三方冷链物流10强企业中,广东本土冷链物流企业只占据2席;在城市配送10强冷链企业中,广东本土企业仅占据2席。从这些统计数据和排名来看,广东本土冷链物流企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综合实力还有待提高。

3 广东茶叶冷链物流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基于“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冷链能力重构

技术创新和资本创新作为冷链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动力,在茶叶冷链物流能力重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技术创新是冷链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3]。广东省冷链物流相关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必须加强冷链技术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点,加快冷链技术改造与优化。资本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冷链物流企业技术创新须依靠大量资金支持和财力投入,当单一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冷链物流企业急需巨额资金时,应对融资渠道进行创新[3]。基于“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的思维重构广东省茶叶产业冷链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与资本创新融合,以技术创新加速广东茶叶冷链能力全面提升,以资本创新引导广东冷链技术创新发展路向,实现“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模式下广东省茶叶产业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

3.2 基于知识创新的冷链人才培育

知识创造能力培育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4]。基于知识创新的高端冷链人才培育是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人才保证。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需要培养大量深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俗习惯、地域文化认同、商业思维模式、国际贸易规则、政策环境规制及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冷链人才。在不断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广东茶叶要想在国际市场获得一席之地,须在保证茶叶品质安全、新鲜度和口感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茶叶的跨国长距离输出,经历时间长、环节多,其新鲜度和口感等品质的保持必须依赖冷链物流,而冷链物流的正常运作是以基于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冷链人才培育为保障的。

3.3 基于“标准化+”的冷链体系搭建

冷链体系搭建不仅要考虑运输、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仓储、包装、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要素,还要考虑冷链设备、设施及管理过程等要素。“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5]。”要想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必然离不开标准和标准体系的持续支撑。基于“标准化+”的思维构建茶叶冷链体系,就要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仓储、包装、信息处理、冷链设备、设施及管理过程等领域制定相关标准及标准体系。可见,构建基于“标准化+”茶叶冷链体系的目的就是在标准和标准体系的规制下使得茶叶流通符合规范和要求,实现茶叶流通效率最大化,提高冷链企业核心竞争力。

3.4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冷链企业锻造

核心竞争力是冷链企业发展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根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广东省拥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相关企业200余家。这些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关乎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更关乎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综合实力提升。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基于以下路径:一是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锻造企业精神风貌与内涵[6];二是增强企业人才粘性,坚持以人为本[7];三是发挥品牌效应,塑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8]。

4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茶叶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加大冷链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首先,广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冷链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为冷链技术创新和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环境。其次,鼓励冷链物流相关的机构、企业加强冷链技术研发力度[9],实现技术创新。最后,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吸引各种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

4.2 革新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传统物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构建基于教育发展力模型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10]。该模式中教育发展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协同力、聚合力和发展潜力六个要素,其中核心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组成核心发展力。

4.3 建立与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

冷链物流体系的标准化是冷链物流高质量运行的基础与保障。建立与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主要做好四个层面的标准制定工作:一是制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冷链物流环节相关标准;二是制定冷链物流相关信息技术标准;三是制定零售冷藏货柜等冷链物流设备相关标准;四是制定冷链物流管理层面的相关标准。

4.4 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

根据广东本土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较少的实情,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引领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打造冷链物流高地,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认知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关注茶叶的质量安全,更关注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茶叶冷藏和冷冻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些需求可以通过冷链物流实现。但是,广东目前的茶叶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较多困境,其中包括冷链技术比较落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冷链的设施布局缺乏合理性、冷链人才短缺及冷链标准化体系亟待健全等困境,应加强茶叶冷链物流的系统研究,培养高端冷链物流人才及推动茶叶冷链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为提升消费者高质量的生活水准而努力。

猜你喜欢
冷链广东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中国储运(2022年6期)2022-06-18 10:29:18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制冷技术(2016年2期)2016-12-01 06:53:08
广东舆情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44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10:00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