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赛英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通信设备成为普及广泛的基础设施。通信设备通常需要配置大量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运行中必然会受环境及自身因素影响出现“高温现象”,这就需要对通信机房环境及温度进行有效调节与改善,以保证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其中,通信机房空调作为调节机房内空气温度的重要设施,起着重要作用。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不是单一的简单装置,需要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通信机通常设置大量通信设备,设备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大量集成电路及电子模块在运行中产生大量热能,通信机房空调设备的作用就是控制及调节这些热能,保证电子模块与集成线路稳定工作。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主要采取上送风、下送风两种方式[1]。
通信机房空调下送风主要采用底部支架架设方式,支架高度必须与活动地板高度一致,原理是对空调底部及地面进行温度调节,主要效果体现在对通信设备底部冷空气进行温度调节,通信设备底部作为设备的重要部分,也是温度较高的区域,通信机房空调下送风方式可以对设备底部进行温度调节。该降温方式主要通过设备底部及风口地板将机房热量进行机组内循环处理,实现降温目的[2]。
上送风方式与其下送风方式相反,上送风方式是将机组处理后的冷空气送出,送出方向主要为通信设备上方,同时吸收通信设备上部的热量,吸收后经机组处理,再经循环将冷空气放出。上送风方式主要通过循环流程对通信设备上部进行冷却。由于通信机房规模通常较大,通信设备上部又是其主要散热点。因此,通信机房空调上送风方式的采用尤为重要[3]。
3.1.1 下送风方式的优点
(1)下送风方式的运行原理与空气流通原理基本一致,通过对通信设备底部进行热量吸收,同时将冷空气送入,这种双重性的循环方式可以合理调配设备底部乃至机房整体空气温度,在空气调节方面主要按照自然原理及降温理论。因此,在空气调节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2)地板下方空间较为宽敞,下送风方式通过风口地板对设备底部进行覆盖式送风,这种送风方式可以在通信设备底部形成体系覆盖,使送风效果更为均匀,在调节冷却方面可以起到覆盖效果。
(3)下送风方式噪声低,布局及设计相对简单,不需要送风管道和送风口,对空调设备的安置摆设无具体需求。下送风方式对送风管线及设备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埋设,外部无摆放及明显痕迹,在整体美观方面,下送风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化性[4]。
3.1.2 下送风方式的缺点
(1)活动地板空间缺乏长远性满足,活动地板空间并不是空调设备专属,诸多通信机房在活动地板空间运用方面存在多元性,例如:随着通信机房的发展更新,诸多新设施、新设备都会利用活动地板空间,使空调管线及设备更加拥挤,进而影响空调效果。
(2)活动地板作为下送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送风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地板的安装施工质量问题也会对空调下送风造成影响,主要包括送风通道受阻、送风不均匀、温度差异性较大等。
(3)下送风方式对通信设备底部送冷风,往往会使大量灰尘与杂质进如设备内部,虽然目前通信机房整体环境及清洁度较高,但北方等地因气候干燥极易造成灰尘沉积,下送风方式导致灰尘杂质侵入,给通信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5]。
3.2.1 上送风方式的优点
(1)上送风方式主要强调“上方空间利用”,与下送风方式不同为缺少活动地板及空间限制,其中,空调设备的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管采用明线布置,出现故障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故障维修与风险回避起到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进而保证通信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由于没有活动地板等原因,上送风方式不会因灰尘因素对通信设备造成影响,清理打扫较为方便。灰尘杂质的减少增强了空调机组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机组及通信设备的故障率。
(3)上送风方式在空调设备安装方面便捷性与多变性强,通信设备与空调设备可同步安装,不用考虑分布安装的复杂性及干扰性,通信电缆通过上走方式可以避免因环境改变而造成的重新布置。同时,上送风方式有利于加湿给水管及凝结水排水管的添加构建[6]。
3.2.2 上送风方式的缺点
(1)上送风方式主要通过对机房设备上方进行冷风输送,并对底部热量进行吸收,形成循环模式。该循环模式与空气流动原理及送风组织流程极为不符,导致机房下部温度较高,对机房设备的整体安全性能及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2)在安装施工与设计布局方面存在问题,上送风方式主要通过上方冷风送达与下方热量吸收调节进行空调作业,因此,对上方因素涉及偏多。同时,机房面积大小与设备间距也阻碍冷风输送,结合实际情况,上送风方式采用搭建送风管方式进行运行保障,需要与顶棚实施、灯具线路等进行协调配合,在施工安装及设计方面存在诸多冲突。
(3)上送风方式在降噪方面存在局限性,上方送风方式通过上送风管道及设施输送冷风,过程中极易产生噪声,通过对上送风与下送风方式比较发现,上送风方式由于缺少活动地板隔离,空调噪声略大于下送风方式。另外,上送风方式线路与管道多数在棚顶外设,影响通信机房整体布局的美观。因此,上送风方式的缺点具有多样性及整体性[7]。
(1)对活动地板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及分配,充分满足空调管线的专属性与应用性。对活动地板内无用设备与垃圾杂质等进行清除,保证其清洁性。
(2)重视活动地板质量,保证采购、检测、投入的高质量。
(3)保证通信设备底部无灰尘杂质,下送风方式可以将冷风充分送达设备底部,不会在送风过程中造成大量灰尘及杂质的侵入。
(1)对上送风流程进行创新改革,研究空调送风流程及空气流动方式,对实质性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满足不同层面的空调送风需求及流程原理。
(2)对空调安装及设计进行合理规划,上送风方式主要以“上方”送风为主,建议采用专用送风管道及装置,并加设风力助推设备。清理棚顶上方其他线路管道,保证送风顺畅稳定。
(3)根据通信机房面积及设备间距合理布局,空调安装必须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环境情况,科学、合理地布局设计。
(4)对上送风方式采取降噪措施,安装隔音设备及装置,简化送风管道及辅助设施,可以大幅降低噪声。同时,基于通信机房整体美观考虑,可以对上方空调管线进行优化设计,如采用隔离板形式对其进行内包,也可以采用美化包装形式,用塑料枝叶、花环花束等进行外部包装美化[8]。
通过对通信机房空调上送风与下送风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对比,将上送风方式与下送风方式的优势于不足逐一阐述,结合通信机房空调运行原理及功能,采用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从上送风方式与下送风方式的弊端入手,将诸多涉及因素逐一优化,为空调性能的正常发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