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学在设备维护中的作用

2019-02-16 19:16:36史杰宾王红波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作

杨 澎,史杰宾,王红波

(1.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2.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北京 100076;3.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2)

0 引言

心理学是科学领域里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尤其是工厂内的设备维护作业,绝大多数是需要一个团队通力协作来完成的。既然有团队的概念,那么一个团队中必然会有核心成员,在核心成员中又必然会有一个绝对的核心。一个团队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势,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发展,团队的核心力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协调好这种关系,必须重视心理学在设备维护中的作用,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的目的。

1 心理学技巧的应用

1.1 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元素——诚实

(1)做人要诚实。有人做过调查,人格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诚实”得到的投票最多。如果一个人满口都是谎话,或者习惯性说谎,且十分容易被人识破,那么这个人的口碑肯定会极其卑劣。不会有很多人与他交流,即使会有利益上的交易,如果有第二个人选,也不会找他去沟通。在工作中诚实显得更为重要。无论是部门内部人员的沟通,是跨部门,跨公司的沟通,还是上下级之间,如果双方的第一反应变成条件反射的去判断哪些话语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对方会不会对我有欺骗和隐瞒的行为,那么双方的沟通的结果一定是索然无味的,也会是无疾而终的。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孩子都会因为说谎而遭到父母不同程度的惩罚。这点道理所有的成年人都懂。倒是成年以后,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利益的驱使让大家反而变得不诚实。反而丢失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从第一次说谎到习以为常的谎话连篇,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人们是没有意识的就会欺骗他人,从道义上认为就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到达这种程度还没有认知自身问题的根源,那么可能就会演变成犯法和犯罪,那么到那时就会为时已晚。

(2)要将诚实反映在工作中。返回到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平级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汇报的时候,尽量不要隐瞒一些信息,要做到信息透明化。要如实的把信息传达出去,不要夸大,更不要遮掩。更不要用谎言去验证谎言的真伪。分辨沟通对方的谎言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不对言语的内容真伪进行甄别,只在行为,动作,言语上浅谈。通常一个普通人在掩盖自己行为或者思维上都会有不同的信号发生,在行为上通常会伴随出汗,目光转移,眼球旋转,嘴角上扬等明显变化。这些动作说谎者通常是下意识的,不会注意到自己有这些行为。而且久而久之这些行为养成习惯以后就无法轻易的更改。在动作方面,抖腿,双手交叉胸前,扣手指等一些小动作也都表明说话者的心理活动的活跃性。其实测谎仪的原理也就是根据被测试人的心理情绪的变化,识别到一些生理信号变化所导致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然后与时间轴所比对,就可以基本判断一段时间内话语的真伪。在言语方面,如果交谈者想说谎大多数会伴随结巴,长时间停顿以及前后逻辑性明显扭曲等情况发生。聆听者只需要在交谈时多注意对方的动作及言语上的细节,通常对于心理素质一般的人来说都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对于个别心理素质极高的人来说,如果他想说谎,只根据表情等细节上的变化是根本捕捉不到的。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也就是无能为力的。

1.2 尝试让自己成为核心——气场、自信

对于公司的员工来说,尤其是工厂内的设备维护作业来说,绝大多数是需要一个团队通力协作来完成的。既然有团队的概念,那么一个团队中必然会有核心成员,在核心成员中又必然会有一个绝对的核心。一个团队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势,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发展,团队的核心力量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员工时常会羡慕那些在团队中“呼风唤雨”部署人员分工的指挥官。大多数员工都想在团队中扮演这种角色。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呢?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信。当然支持着自信心是要有足够的实力做基础,勇敢的意志和胆量,合理的言语词语等其他要素做支撑。对于业务水平的提升只能通过自身的励精图治的钻研加上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而对于胆量这点,其实是可以自身强制干预得到提升的,有的时候具备充分展示自己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继续洗耳恭听,听命于其他人的指令,只是去做一个执行者。

大胆的在团队中表示自己的看法,展现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落落大方,无所顾忌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正式地提出给团队领导,如果方案合理性足够,可行性很高,作为一个合格的团队核心人员大概率会考虑到更合理的方案。可能在前几次毛遂自荐的过程中会伴有紧张、惶恐、出虚汗、哆嗦、口吃等现象。这些都很正常,只要你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之后的事情就会慢慢地积累经验,变得自信,用于承担团队中的重任。反而如果长时间保持静默状态,如果此人性格是相对温顺,比较能接受别人委派的各种任务,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此人的性格是十分刚烈,内心想做一个领导者,策划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和传达着,久而久之就会在职场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问题,比如怀疑自身能力,焦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固化等现象,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性格完善是不利的。所以要首先判定自身是不是想脱颖而出,不甘愿工作在基层层面上,如果是,那么就强迫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会议中,方案评审中勇敢的精确表达出自己的合理性的建议。可能会有失败,但是自信心的建立就是在多次失败的中堆积起来的。职位和权重的获取是物质上的表象,而无论任何场合,无论交谈对象,谈吐大方,气宇轩昂,张弛有度的风度的能力却是伴随你一生的素质素养,终身受益。

1.3 一对一接受任务及部署任务中的注意事项

在工作中一对一的交谈也好,任务部署也罢,在形式上有别与多人在场的会议模式。一对一沟通的方式的特点是:隐蔽,非正式,无法形成纸质文件,场合不定。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一对一沟通方式的效果应该最好的,因为打破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而且效率相对也会高一些。但是在这种沟通的方式中也是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才可以利用好。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一对一的谈话方式,无论是主动找别人约谈还是被约谈,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过。可以自己不会意识到更加倾向于喜欢哪些沟通方式。但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讨厌或者反感哪些方式。总结一下主要有几方面:

官腔味道十分弄虚,既然是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就没有必要更多的使用书本上面的语句和正式场合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的客套话和空话。聊一聊其他发面的话题在引申到最终谈话目的的问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为了转化而转化。如果不能运用好这里的技巧,最好还是直入主题更加坦诚和真切。绕一大圈子才回到主题会显得十分的愚蠢。对待谈话对方的称谓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想拉近进一步的距离,称谓上的变化是必须的,当然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双方的关系不会那么的生疏,“老李,小王”这样的称谓总比“李总,王秘书”听得贴切的多。但是如果双方的关系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就套亲近的话,听者会显得比较拘束和陌生,现场场面会比较尴尬。最后一个就是言情表情,无论是立式谈话还是坐式谈话,对于眼神来说,要目视对方鼻尖一下部位。实时的转移一下眼神是必须的,要配上手势等动作可以让交谈更加生动,也能起到打动对方的目的,至于拍肩膀等肢体接触动作视情况而定。或者说要看对方的社交习惯,有的时候即使你们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也不是说明对方不反感肢体上的接触。建议在职场中的沟通尽量不使用身体上的接触。总之一对一的交谈的气氛以相对轻松为主,互相不要咄咄逼人。要保持语气的平和性,毕竟如果两个人动起手来,旁边是没有劝架的人员。

1.4 工作中的性别优势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些话时长都会在耳边浮现,在设备维护工作中也有体现,这里主要剖析的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的公司或单位中的优势地位。由于女性员工在这种工作场所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之所以男女比例悬殊,是因为这种企业本身就比较不适合女性员工就业。因此女性扮演角色只能是“配角”,大概率不会成为主力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女性都会受到男生的照顾,通常都会分担她们的一些工作,而且她们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瑕疵的时候,女性通常也不会受到男领导的严厉指责,一般都会点到为止。这些都是由于客观因素形成的固化模式,但是作为女性员工而言,本身就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当然要好好把握,如果白白的浪费这些天然的屏障,每天都在挥霍时光的话,那就太可惜了。每个人都会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碰到问题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找个“高人”指导一下。在生活中做饭遇到了问题,通常会第一时间找父母求救,而工作中遇到事情,就会先考虑到该项工作谁比较熟悉,谁做过此项或类似工作。然后找到此人,手把手的指导。在此,咱们先不讨论解决问题是先靠自己,还是先寻求他人帮助的观点。如果同性之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少能做到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倾盆而出,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教诲于他人,职场不同于学校,职场的竞争关系无处不在,害人之事时常都会发生,更何况防人之心了。但是男性本身就会对熟悉的女性,尤其是相貌、气质出众的女性戒备心丧失。所以无论在个工作中和生活中,女生碰到的问题后找到异性寻求帮助的时候,通常都不会吃到“闭门羹”。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2 设备维护与心理学的共同点

2.1 发现问题本质而不是表象

想要把设备故障斩草除根与想要根治心理问题存在着共同点,要发现问题的本质。通过本质找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然后人为干预,借助外力和自身的意志力战胜它。如果只解决了表面现象而不去总结,加以分析,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问题,但是日积月累以后,同样的问题一定还会出现,而且爆发出的能量比上一次只增不减。无论设备故障还是心理问题都适用。一根钢丝绳,出现绳索断丝现象,如果维修工发现以后只对钢丝绳进行更换,不去“刨根问底”,探究绳索断丝的最终原因,有可能下一次就会酿成一起重大事故。假设绳索断丝的根本原因是,钢丝绳移动过程中,在轨道路径上,有尖锐的金属部件与之发生刮蹭,导致多次接触后发生断丝,那么下一次如果维修工发现不及时,钢丝绳很可能完全断裂,挂在上面的重物就会自由落体砸下来,如果击中作业中的员工头部,后果会十分严重。如果维修工分析出根本原因,对金属部件做倒角或制作材料相对柔软的材料附着在两个接触物体的表面再加以验证方案是否可行,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在心理学中亦然,如果一个人的经常洗手,先开始可能一天洗数次,如果自身认为可能是洁癖,觉得工作场所以及家里细菌太多,如果不洗手会患上很多疾病,不加克制地任其发展。可能洗手的次数就会逐日增加,从每天数次,增加到十几次、二十几次。如果到达这个程度自己还不能认识到是自己心理出现了严重疾病,而不单单是洁癖层面上的行为,那么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心理异常疾病,到时候家人亲属就会追悔莫及。其多次洗手只是现象,本质的原因与自身的经历相关,可能是自己做了一切违背道义,违背家庭的事情,觉得自己肮脏,也可能自己亲眼见过一些对自身刺激性极大的事情,更有可能在童年遭受过一切虐待等原因都可能是藏在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找到了根本原因,再“对症下药”,进行心理治疗,很大概率就能慢慢康复。而且心理变得强大后,终身受益。

2.2 领导层面需要的“解释”

作为维修工作的负责人,一定要学会怎么解释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经过总结以后按照优先级高低排序大致可以分为:当天会不会欠产?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恢复正常生产?有没有备件?现场人员的技术水平够不够?需要不需要其他部门或其他公司到厂支持?弄明白这些问题以后,应付领导层面上的问题就会游刃有余了。同样是解释,在治疗心理问题上,显然不太会有固定的格式,但是也不是无据可寻。这里的解释是往往是需要自问自答的。把潜意识层次上认知,上升到意识层次。然后通过自己合理的制定目标,和意志力最终战胜心魔。其实这里面也存在着领导层,这个领导层就是自身,而解释什么就是一步一步解开自身症结的过程只要能找到自己最关键的一个或几个根本问题点,只需要平常的刻意的、强制性的人为干预,等到形成习惯以后,时间会慢慢修复心理上的问题,幸福美好的继续地工作和生活着,当然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如果是早期不严重的时候发现,完全是有可能痊愈的,如果已经发展为不可逆的状态,用什么方法也基本上是回天乏力的。

3 结束语

其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都有他们各自的异同点。而事业的发展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尤其是男性对于心理上的重要程度是很高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工作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更多了。固然事业是人生中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人们不应该把所有的心血和心力都投入在工作中,如果是这样,一旦工作出现一些大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心理崩溃,尤其是对于天生要强而且工作道路上一帆风顺的人来说,负面影响会更大。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就要自己调整好心态。在职场中运用一些必要的技巧,应对各种意料或未知发生的事情。运用心理学上的一些理论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加合理,更加妥当地处理遇到的难题,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10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5:50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小康(2020年31期)2020-11-10 04:41:34
工作不好找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工作至死何所用
英语学习(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