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明明,李承琳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5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水利水电领域在国际上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加强。在广泛的国际交流过程中,国外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文献大量涌现。由于行业的专业性以及水利水电英语具有术语“隐蔽”、逻辑性强、语法独特等特点,水利水电英语文献的翻译需要借助显化(explicitation)手段。
显化(explicitation)又被称为“明晰化”,其创立者维奈(Vinay)和达尔贝内(Darbelnet)将显化定义为“在目标语中对原语中隐含的但可以从语境或情境中推断出的信息加以明确说明的过程”[1]。显化的目的是为了使“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添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等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2],即为了使原文中隐含的信息为读者所理解,译者往往会在译文中添加必要的信息来增加文本的明示程度。
显化是一种变通的翻译技巧,“是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清晰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3],从狭义上体现为语言形式上的变化,而从广义上则体现为语言意义上的显化转换。从具体手段上来说,显化被划分为“语义显化”和“句法显化”,前者指“对原文暗含语义的明示”,后者指“对语言形式本身的明示”[4]73。
本文主要从《水利专业英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及《水利水电科技英语阅读和翻译》(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两本书中选取研究素材,从语义显化和句法显化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显化理论对水利水电英语文本的适用性,旨在为水利水电科技英语的汉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语义是语言的灵魂,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对语言信息透彻理解,就要依赖对语义的解析[5]。英汉互译需要译者完全领会原语所蕴含的语义,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在译语中进行语义显化,以便译入语读者真正理解和接受原文所表达的语义。语义显化是将原语中隐含的语义在译语中明示出来,其在水利水电英语汉译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它包括术语显化、逻辑显化、句法显化。
作为特殊类型的科技英语,水利水电英语具有专业术语“平常化”的特点,即专业术语以普通词汇的形式出现,或者常用词汇的专业化,“相当数量的术语都是由非科技术语转化而成的,包括常用词汇的专业化和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6]。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照字面意思翻译,会使得译文的准确度大打折扣,因而需要基于专业化的判断和分析来确定词义,并通过“显化”的方式将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加以明示。换言之,语义显化就是将原文中隐含的语义在译文中明示出来。
水利水电英语专业术语繁多,在进行汉译时,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确定其意思并在译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术语显化是水利水电英语翻译的第一手段。
例1: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it will move downwards through porous rock strata, until it reaches an impenetrable layer. Above this it collects and becomes groundwater. Its surface is calledwater table, which will rise or fall according to the prevailing weather.
译文:重力的影响下,它将通过多孔岩层向下移动, 直到不能穿透的这一层。上面这层收集并成为地下水。其表面叫做水位, 水位上升或下降取决于天气状况。
原文中的water和table这两个英语词汇,如果出现在其他文本中,译者在翻译时可能会将water译为“水;海水;雨水;海域”等,将table译为“桌子;表格;平地层”等。根据不同的领域,这两个普通词汇组合在一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环境科学译为“地下水位;地下水面”,在土木工程译为“承雨线脚;泄水台”。
而在水利水电英语中,通常会将这两个普通英语词汇译成“水位”这个专业术语。译者通过专业化操作,将该术语进行显化处理,使原文中的真实意思在译文中得到了明示。
例2:All earth dams must have sufficient extra height known asfreeboardto prevent overtopping by the pool. Thefreeboardmust be of such height that wave action, wind setup, and earthquake effects will not result in overtopping of the dam.
译文:所有的土坝都必须有一个足够的额外高度,称为超高,以防止水库漫顶。超高的高度必须足以在波浪作用、风浪壅高和地震影响下,不会导致坝的漫顶。
原文中freeboard的专业性很强,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存在差异。通过查阅《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可知,在船舶业中,该词表示“干舷”,指在船舶中部,满载吃水线到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但是,在水利水电英语的语境中,译者通过意译将该术语译为“超高”,其含义为“正常水位与高出水面的建筑物或物体顶部之间的距离”。若将该词分别按字面意思译出,译语不可能将原文的语义明示出来,从而达不到语义显化的目的,无法使专业读者一目了然。
例3:Upliftis important for all dams on pervious foundations.
译文:扬压力对于透水基础上的各类坝都很重要。
例句中的uplift有“举起、抬起”之意,若将其作为术语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语境及学科。譬如,在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的语境下,该术语译作“隆起、抬升”,而作为水利水电英语中的术语,就应被译为“扬压力”。由原语来看,该术语与水坝的透水性相关,所以将其显化为“扬压力”。译者通过“显化”技巧,将其翻译为有别于普通词汇的专业术语。若孤立于水利水电的语言语境,将其译为“举起、抬起”等,便会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4:Water can also act as an excellentcoolingin industry and elsewhere. Its standard enthalpy change of vaporization is 2.260 kJ/kg.
译文:在工业和其他领域里,水也可以充当很好冷却剂。水汽化(水变成蒸汽)时,其标准焓变值为2.260 kJ/kg。
例句中的cooling有“冷却”之意,该词作为术语也有“冷却”的意思,这与其作为一般词汇时意义相同,多用于冶金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在该句中,译者根据语境,将该术语译为“冷却剂”,将术语在原文中隐含的意思通过“显化”呈现出来,很好地阐释了水的功能。
水利水电英语以其专业性强、专业术语繁多而著称,对译者在汉译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上述4例中,译者通过“术语显化”的手段,具体分析普通词汇和一词多义词汇,结合具体的水利水电英语语境下的特定语义,对这些术语进行了合宜的处理,传递了原文的真实意义。
水利水电英语属于科技文体的范畴,具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特点,在英汉翻译中,原文本中所体现的逻辑语义关系,需要译者准确把握,这对译文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否则可能出现译文表意不清楚甚至不准确等问题[7]。所以,译者在翻译水利水电这种科技文本时,需要将原语所表达的逻辑语义关系在译文中显化。
由于科技英语逻辑性强的特点,在科技文本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逻辑语义关系,这些逻辑语义关系并没有显现出来,而是隐于词句中,由于原语、译语属于两种语言,并且二者之间的表达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者受到专业领域知识的限制,一些表示逻辑语义的词汇在表达过程中以原语的形式被省略。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在译文中体现出原文所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这样的逻辑语义显化将会对读者的理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能准确地表达出科技信息。
例5:Water on earth exists in a space called the hydrosphere which extends about 15 km up into the atmosphere and about 1 km down into the lithosphere, the crust of the earth.
译文: 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一个称为水圈的空间中,水圈向上扩展15km到大气圈,向下延伸约1km直至岩石圈,即地球的外壳。
对该例句及其译文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例句中the crust of the earth在译文中表达为“即地球的外壳”,译文中增译了“即”,来表示“地球的外壳”与“岩石圈”存在逻辑语义关系,使两者形成同位关系:“岩石圈”就是“地球的外壳”。译者通过在译文中加入关系词来将原语中逻辑语义关系显化,这样可使语义清晰、逻辑关系清楚。
例6:Owing to the fact that electricity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where it is generated to where it is needed by means of power lines and transformers, large power stations can be built in remote places far from industrial centers or large cities, as is cited the case with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s that are inseparable from water sources.
译文:由于电力可以从发电的地方通过电线和变压器输送到需要用电的地方,因此大型电站可以建在远离工业中心或大城市的地方,离不开水源的水力发电站就常常是这样建立的。
该例中的“Owing to the fact...”与“large power stations...”表示因果关系,译者在翻译时,通过填补逻辑关系词“因此”,将原语中所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显化出来。这样使得语义清晰,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水电站为何要选在偏远的地方。
例7:If the abutment consists of deposits of pervious soil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upstream impervious blanket and downstream drainage measures to minimize and control abutment seepage.
译文:若基座由透水土壤沉积而成,则需要在上游修筑不透水护坦,并在下游修建排水设施以控制基础渗透。
从语法关系来看,该句表示的是假设关系。译者在译文中通过在主干部分增加关系词“则”来达到显化逻辑语义关系。这样的显化处理使得语义更加清晰,读者能够了解在哪种情况下需要修护坦及排水设施。
例8:Lignite sufficiently scattered through the fill to prevent the danger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not objectionable. Fat clays with high liquid limits may prove difficult to work and should be avoided.
译文:褐煤,若能通过填筑而充分分散,无自燃危险,就不妨碍使用。而具有高度流限的肥粘土,多半难以施工,必须避免使用。
从例句中不易看出隐含的逻辑关系,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在译文中分别添加了“若”“而”这两个表示假设和转折的关联词。通过添加“若”,译文将逻辑语义关系充分显化,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褐煤”的可行性,而通过采用“而”这个转折关联词来说明“肥黏土”的不可行性。
作为科技英语的范畴,水利水电英语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种逻辑关系通常会隐藏在原语中,而该逻辑关系往往能表明句子的深层含义[8]。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原文通过一些特定的连接词来体现句子中的逻辑关系,由于句子的深层含义蕴含在逻辑关系中,在汉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通过对这些连接词的显化来达到逻辑显化,最终达到深层含义显化。
句法显化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在译文中添加或明示原文中隐含(implicit)语言成分的过程,目的在于更清楚地传达原文中的语法和非语法信息”[9]。由于原语和译入语在句法形式上的巨大差异,句法显化在翻译过程中也很重要。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体现为“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特征,语言在形式上的吻合称为“形合”,在意义上的吻合即为“意合”。“形合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仗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意合则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形合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形式,意合则是遣词造句的内在认知事理”[10]。“形合”意味着用词语、形态变化、语法等手段来连接句子,“意合”则意味着借助语序来体现词句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4]74。一般来说,英语的形式化程度高,被认为是“形合”语言,而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的形式化程度低,被认为是“意合”语言。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合”形式表现不同,在英译汉时也需要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进行“显化”处理。
作为执行行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是句子成分必不可少的。英语虽是“形合”语言,句式上相对整齐,句子成分也较齐全,但是不排除看似缺乏主语,实则暗含主语的句子。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语言特点,将原语中缺失或者隐含的主语在译语中显化出来,以期达到对语言形式本身的明示,同时使得译语读者了解句子的含义。
例1:Ideally suited to narrow canyons composed of rock, the arch dam provides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structure to control the stream flow.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an arch dam enables the designer to conserve material and still maintain an extremely safe structure.
译文:拱坝最适合修建在岩石峡谷中,它是一种控制河道中水流经济而有效的建筑物。一座拱坝的承载能力足以使设计人员用较少的材料而仍能建成极为安全的结构。
例句中的非谓语动词短语“Ideally suited to narrow canyons...”是起修饰作用的,修饰说明the arch dam的特征,这是典型的非谓语动词构成的无主句。而译者在译文中增补了“拱坝”来做主语,通过采取增译的方式使主语得以显化,使读者能够对例句有整体的把握,了解该句是在强调拱坝所修建的位置。同时,译者将“the arch dam provides...”这部分的主语用一个代词“它”来表示,这种译法也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语义也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例2:On November 10, 2009, transmission from the plant was totally disrupted, possibly due to a storm damaging up to three high-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s. Itaipu itself was not damaged.Thiscaused massive power outages in Brazil and Paraguay, blacking out the entire country of Paraguay for 15 minutes, and plunging Rio de Janeiro and São Paulo into darkness for more than 2 hours.
译文:2009年11月10日,可能由于暴雨破坏了三条高压配电线,电厂输电整体故障。依泰普自身并未被破坏。这一故障导致巴西和巴拉圭大范围断电,黑暗笼罩巴拉圭15分钟,且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陷入黑暗超过2小时。
例句中包含两个句子,前一句主要为后一句的主语作铺垫,后一句从句子的结构来看,是存在主语This,如果译者在译文中仅仅将该词译为“这”,会导致这个句子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考虑到这一点,将该词译为“这一故障”,通过主语的显化使读者能明白断电的原因。显化是“把源文本中只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但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的信息添加到目标语之中的过程”[11]。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汉语的整体语境及表达习惯,以便作出必要的主语显化处理。
例3:Three problems are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utments of earth dams: seepage, instability, and transverse cracking of the embankment. Ifitconsists of deposits of pervious soil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upstream impervious blanket and downstream drainage measures to minimize and control abutment seepage.
译文:一般有三个问题与土坝坝座有关:渗透;不稳定;坝体的横向开裂。如果坝座是由透水的沉积土构成,就可能需要建造一道上游不透水的铺盖和下游排水设施,可尽量减少和控制坝座内的渗透。
通过分析例句可知,原语中包含一个由“If”引导的条件句,在该句中,可以发现主语it对应的汉语意思为“它”。但是译者若按此意思来译,读者便无法理解整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故译者将原语中it在译文中显化为“坝座”,通过这种显化的形式,该句主语意思明确,同时也照应上一句所阐释的主题。
例4:The strength of the impervious and semi-impervious soils depends upon the compacted densities. These depend in turn upon the water content and weight of the compacting equipment.
译文:不透水和半透水的土料的强度取决于压实的密度。压实密度又取决于土料的含水量和压实设备的重量。
在例句中,These为该句的主语,若仅仅直译为“这些”,则无法将该词所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会给读者一种指代不明的感觉。译者在翻译时采取了增补主语信息的方式使得主语显化,这样既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也可使读者了解主语真正所隐含的意思。
从句法的角度来看,主语在一个句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述4例表明,若想使主语在译文中得到显化,译者需要分析句子所缺失或隐含的主语,并遵循汉语表达习惯,通过增补主语或者主语中所含信息达到主语显化,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谓语主要用来陈述或者说明主语的动作及状态,表达主语做什么或者怎么样。在语言表达系统中,谓语如同主语一样重要,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成分。英语、汉语属于两种语言体系,两者在谓语的表现上存在差异,汉语的谓语部分常常起到说明的作用,英语常常出现介词来表示谓语形式或者省略谓语的情况。在汉译时,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谓语上的不同结构特征,译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逻辑和句法的特点增补谓语,达到谓语的“显化”。
例5:The plate inner earthquake with high intensity can often aggregate large amount of energywiththe great intensity of earthquake because of the thick earth crust and the old rocks.
译文:板内地震由于地壳较厚、岩龄较老、强度较高,聚集的能量大而导致地震的强度大。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原语中的with是介词,并非谓语形式,而译者在译文中将该介词译为“导致”,属于谓语显化。动词“导致”与“聚集”这个谓语动词在形式上形成连动关系,这样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说是英汉谓语转换的佳例。
例6:Historically, the method of analysis of arch dams grew from the cylinder theorytoindependent arches, crown cantilever analysis, and then multiple cantilever analysis.
译文:从历史发展来看,拱坝分析方法从圆筒理论开始,发展到多个独立拱圈分析、拱冠悬臂梁分析,以及多悬臂梁分析。
原句中使用了介词“from...to...”的结构,并非谓语形式。译者在翻译时结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将介词to通过显化方式翻译为谓语动词“发展到”,使得读者充分了解到“拱坝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例7:The atmospheric water systems, the driving force of surface water hydrology, contains only 12,900 km3of water, or less than one part in 100,000 of all the earth’s water.
译文:大气水系统是地表水文学的驱动力,但仅含有12,900 km3的水量,或者说小于地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一。
在该例中,原文并未出现与译文中谓语动词“是”相对应的谓语形式,但例句中“The atmospheric water systems”与“the driving force of surface water hydrology”二者是有内在关系的,译者将这两部分在译文中通过谓语动词的形式串联起来,使谓语显化,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8:This can be treated by excavation of the abutment to reduce the slope, especially in the impervious and transition zones.
译文:这可以通过开挖基础以便减小坡度,特别是减小不透水过渡带的坡度,而加以处理。
在例句中,especially这个副词之后并无谓语动词,只有“in the impervious and transition zones”这个介词短语,译者在译文中增补了谓语动词“减小”,这样与前一部分的谓语动词形成了呼应,这种谓语动词的显化使得译文更加通顺。
以上例子表明,译者在译文中采取诸如将介词显化为谓语动词,或者增补谓语动词进行句法显化等方式,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时也使得译文自然流畅、通俗易懂。
基于显化理论从语义、句法层面对水利水电英语文本的翻译进行研究,旨在一方面用实例证明显化在水利水电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另一方面为我国水利水电英语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表明,要保证译文的明确性和可接受性,需通过显化翻译来体现原文隐含的“言外之意”。根据水利水电科技英语的特点,译者在汉译过程中可以采用术语显化、逻辑语义显化、句法显化的手段来使原文的语义和句法关系明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