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斌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大学阶段作为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转折期和学习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对宽松自由的网络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益兴起和发展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和网络论坛等,逐渐成为大学生倾诉和交流的主要场所,亦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载体,并衍生出瞬息万变的舆论环境。可以说,良好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氛围,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支撑。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方兴未艾,校园文化的展示已从有形的表演舞台转移到虚拟的社交平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传播速度快、涉及面广且关涉性强,导致网络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健康度的“风向标”,亦是校园稳定运作情况的“晴雨表”。
突发事件事发突然,缺乏心理缓冲期,加之当前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容易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网络信息蒙蔽双眼,形成不恰当的言论。除此之外,某些别有用心者也利用了网络的匿名性特征,通过看似天花乱坠的数据、图表和案例混淆视听,刻意渲染和夸大事态的严重性,或借助种种情绪烘托,增强“说服力”和“号召力”,让舆情的负面效应被级级放大、层层扩散。在这个“层层加码”的过程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是随意性。网络赋予了大学生能随时随地、无时无刻表达自由言论的便利。正因如此,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表达上更为积极活跃,这也导致了信息的混乱,加大了监管难度,使很多大学生滥用自身权力,错误地发表非理性言论,让事态发展变得不可控制[1]。二是快速性。网络能够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裂变式传播,容易在短期内形成关注热点,并通过转发、评论和点赞等互动方式,让披露的信息量呈几何式增长[2]。三是情绪性。网络“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方式虽然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这种脱离了现实社会诸多条条框框、伦理道德束缚的“言论自由”,很可能让部分大学生超越规则界限,毫无顾忌地释放困惑、焦虑和不满等负面情绪[3]。四是极化性。不同的观点将在转发和讨论中不断纠偏、合并和修正,逐渐融合一致,趋向于相似的立场。这样导致集体情绪被强化,观点被放大,刻板印象和偏见也可能因此被固化,为校方和相关教师进行说服教育增加了难度[4]。五是多元性。高校网络舆情既有趋同的趋势,也会因话题包罗万象、事件层出不穷而呈现出千人千面的多元观点,让个性化言论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特点[5]。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有其生命周期(Life Cycle),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演进规律。生命周期的概念最初被用来描述生物体在生命演化进程中的阶段变化,随后被转嫁至传播学中,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序列,描绘出信息的孕育期、成长期、优化期和衰退期的发展演化过程,呈现出完整的、前后相继的信息生命周期。按此标准,可以将舆情的流变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前后,高校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对其发表意见、观点和看法,体现出千人千面的态度和立场,也会掺杂进评论和情绪[6]59。在这个阶段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遵循三个生成规律。
1.形态突变规律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高校的整个网络舆论场大致呈现出和谐且稳定的平衡状态。但是,突发事件一旦毫无预兆地发生,则会打破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触发大学生敏感的神经,挑动大学生的目光,并引发大学生对此的热议,可能让某个事件一夜之间“爆红”或让某人成为“网红”。
2.叠加聚焦规律
网络如同一面凸透镜,既能够将偶然发生的突发事件扩散成社会热点,又能让网民和大学生的关注点在短期内集中在突发事件上。媒体在“眼球经济”的效应之下,也刻意对某些突发事件进行炒作和爆料,故意放出捕风捉影的不实消息吸引大学生的目光,诱使其持续跟进累积网络流量[7]。
3.共振趋同规律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一般会形成相似或相同的情绪,产生比较一致的看法和观点,而彼此之间也呈现出一种“抱团取暖”的状态。在发表立场、阐述意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多元声音被整合,导致网络舆论场的能量在短时间内聚集,并在达到极致后立刻引爆释放,其烈度和破坏力也会随之暴涨[8]。
突发事件舆情迅速扩散,突发事件的传递范围、获知群体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在这个阶段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遵循三个扩散规律。
1.线性渐进规律
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环环相扣,先是个体在网络上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随后其他大学生跟风附和,对突发事件进行纵深讨论。在该过程中,各种意见针锋相对,观点相互碰撞,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价值偏好“选边”和“站队”,形成意见统一的舆论圈,在向内整合的同时也向外扩散。
2.涟漪发散规律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好奇心旺盛、网络技术纯熟的大学生可能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挖掘信息源,揭露出更多的关联事件和具体细节,让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更为立体化地呈现出来。这就好比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了一块石子,涟漪将从中心向外扩散并呈现出差序格局,最终导致越来越多与利益无涉的人知晓并讨论,衍生出次生舆情[9]。
3.群体极化规律
在传播过程中,原本分散的“个人意志”集合形成了“共同语言”,涌现出“意见领袖”。同时,“意见领袖”的观点又在传播过程中被单级强化,完成意见从多元化到一元化的价值统合[10]。经过该过程后,除了会形成某个热度、强度和烈度均呈几何级增长的“中心议题”,还可能让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将矛盾指向极化。
经过舆情的孕育和扩散,该阶段舆情的形态、指向、烈度和关系呈现几何级数增长[11]。在这个阶段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遵循三个爆发规律。
1.感染互动规律
高校、媒体和大学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至关重要的三个涉事主体,其中高校是突发事件的应对主体,媒体主要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揭露和持续报道[12],大学生大多与突发事件利益存在关涉性,热衷于“围观”[13]。在三者的互动中,形成了观点的交替和信息的流转,可能让管制和反管制这对矛盾凸显出来。
2.螺旋上升规律
处于话语权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即使想对舆情事件提出异议,但也“敢怒不敢言”,只能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不敢在网络上公开表态,以免引发骂战[14]。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螺旋上升的情况,即大学生经过分析和预判,已经跳出了关注导致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而是聚焦于事件背后的规则、制度和结构性问题,或站在道德高地上对该事件进行价值评价[15]。
3.冲突推动规律
在对突发事件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两个或数个意见相左、态度迥异的舆论圈,正反双方都希望通过尖锐的骂战、理性的说服或激烈的辩驳,占据话语权的上风,以实现将对方控制或消灭的目的。二者之间的对立将诱发无序讨论,极易发生脱离突发事件本身的人身攻击行为,形成对抗僵局[16]。
该阶段舆情热度降低,或事态发展进入尾声,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野,网络舆论场的讨论声音自然也就渐趋平稳,舆情开始自然消散。在这个阶段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遵循三个消减规律。
1.替代转移规律
根据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理论,对“有限理性”的个体而言,注意力是一种关键性的稀缺资源。突发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性,使得大学生无法对其过多关注,只能将目光分给那些与自身发生直接关联,或与自身利益挂钩的事件,对当前突发事件的讨论则会逐渐减少。
2.散焦碎化规律
任何突发事件都不止呈现出单一信息,而是随着关注人群的增多和媒体的介入,将会产生密集的衍生信息。此时,大学生可能根据自身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个性偏好和专业背景,自发寻找个性化、碎片化信息,按照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对其深入挖掘,做出千人千面的解释,也让舆情出现异质性和分裂性趋向。
3.自然消散规律
正所谓“盛极必衰”,如果校方及时积极介入,使突发事件被顺利干预或解决,或媒体不再对相关信息进行转发和传播,都会使得突发事件的讨论在经历高峰值后迅速回落,渐趋平稳。当该突发事件已经不是社会焦点之后,也未受到外力的推动和操纵,那就意味着其生命周期进入了“倒数计时”状态[17]。
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具有发展阶段性特征,可根据其在生命周期中呈现出的孕育、生长、成熟和衰退期不同的周期性特征,采取分段式引导策略。
该阶段高校管理者应主动监控微博、微信、论坛和贴吧等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产生苗头之时便启动跟踪和监控程序,尽早介入或主动转移事件焦点,以免引发“围观”效应。如果突发事件已经爆发且造成校内师生大规模知晓,则除了要做好舆情系统的持续跟踪外,更要快速召集校内专家学者、思政教师、政工干部和学生干部等主要力量,快速进行工作部署,采取轮班轮岗的形式对舆情的走向进行密切监督,实时汇报动态[6]66。
该阶段大学生主要是在网络上对事件真相发起追问,议题的核心观点也主要是讨论事件最新进展情况,观望官方的回应内容。此时,应第一时间向大学生告知校方已经核实的事实,以对冲情绪性议题,打压不实谣言,做到先发制人,占据舆论高地,把握话语权。对此,高校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突发事件已经呈现出不可逆转之态时,由最熟悉事件进展、负责事件跟进处理的部门负责人接手,主动通过媒体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18]。同时,高校还应该合理使用官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利用其强大的转发、分享能力,使事件的解决过程置于网民的监督之下。
舆情进入成熟期后,将由核心议题衍生出数个子议题,也让原本单一的舆情应对部门变成多头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联动学工、党委、宣传和团委等多个部门,加强跨部门的协同和互动,推动信息公开,打破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只有通过多部门同时发声,实现“口径一致”,才能形成“抱团取暖”和“集团作战”的优势,增强官方信息的说服力。
即使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已经逐渐消退,高校管理层也不可以就此松懈。相反,应要求各参与舆情应对的单位及时总结和梳理舆情的发生、传播、处置情况,通过查找不足,不断吸取教训,形成总结报告,报送学校档案部门建档保存,为后续类似情况提供处置参考[19]。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聚集地,突发事件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反应和持续关注,这给高校的舆情管控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突发事件造成的舆情风险的烈度更强、影响范围更广,也考验着高校管理者的应对方式和处理水平。突发事件的“天灾”不可预测,但因高校应对不力造成的“人祸”则可避免,这也是高校管理者亟待提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