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安,孙太权,舒小勇,张 献,包小村
(1.怀化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怀化 418000;2.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3.溆浦县农业局,湖南 溆浦 419300;4.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新时代必须全面坚持的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为茶产业提质升级、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怀化作为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内的11个地(市、州) 之一,近年来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怀化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碣滩茶”品牌,初步探索出符合怀化市情、具有怀化特色的茶产业发展路子。但是,怀化茶产业提质升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发展能力不足等困境,同时也面临着国家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等难得的发展机遇。
1.1.1 国内“去库存”任务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很多茶叶主产区规模膨胀很快。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7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总面积达305.9万hm2,干毛茶产量260.9万t;国内年消费量190万t,出口25.5万t。我国茶叶产品总体上呈现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新一轮行业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从投资、消费、出口均倒逼着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加速茶产业转型提质升级与创新发展[1]。
1.1.2 国际茶叶出口贸易争夺日益激烈
自2006年我国放开茶叶出口贸易经营权和取消出口配额许可证后,国内更多茶企参与茶叶贸易出口,怀化茶企出口近年来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面临着国内茶企日趋激烈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斯里兰卡、印度、越南等国家凭借价格优势的出口竞争,也面临着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知名茶叶品牌的竞争,势必对茶叶贸易出口形成巨大冲击[2]。
1.1.3 茶叶成本居高不下
怀化茶园大多建在丘陵山区的坡地上,难以实现机械化栽植、培管和采摘,基本上靠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运输成本大,人工成本高,且持续不断走高,茶叶利润空间被挤压,影响怀化茶叶市场竞争。
1.1.4 名气不够响
虽然怀化茶产业有了长足发展,自说名气很大,但口碑仅限于“绿茶”,同国内其他一些产茶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中国十大名茶相比差距更大。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 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碣滩茶被评估价值18.96亿元,仅排在第33位[3]。品牌评估值还不到排名第13位“安化黑茶”(湖南省茶叶第一品牌)的2/3、不到排名第一位“普洱茶”的1/3。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在长沙、怀化的一些大宾馆、大酒店、茶楼里很难见到“碣滩茶”,省外市场上更是难觅踪影,在有“京城茶叶第一街”之称的北京马连道,茶叶店铺近5000家,无一家怀化“碣滩茶”店。
1.1.5 产量产值不够大
怀化茶园面积仅占湖南省9.8%、全国0.52%;总产量占湖南省4.1%、全国 0.39%;产值占湖南省8.9%、全国0.99%。因产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因产业体量小,在茶行业中没有更多话语权,行业地位不高。
1.2.1 主体“多而不强”
怀化现有的150多家茶企中,年产量10 t以下的企业有113家,10~200 t的有25家,200~3000 t的有10家,3000 t以上的仅2家;年销售收入方面,30万元以下的企业103家,30~200万元的28家,200~1000万元的10家,1000~3000万元的6家,3000万元以上的仅3家。生产主体呈现“小、散、多、乱、杂”的特征,多数企业经营规模小、信誉差,人才队伍十分匮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融资渠道过窄,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企业间的合作也不紧密,抱团走出去的声势不足、方法也不多。
1.2.2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怀化茶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族企业,实行的是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其“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限制了综合性、复合性人才的引进,没有专业的管理、营销团队,缺乏科学决策机制,经营粗放,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1.2.3 综合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
至今,怀化茶叶生产企业仍局限在名优茶(绿茶)生产,少数茶企虽开发了其它茶品但影响力有限,“绿茶独大”的生产模式具有很强季节性,造成茶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其产品也不能长期储藏保值增值,产品单一,综合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附加值低,企业盈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提出到2020年“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千亿产业”发展目标。怀化市委、市政府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品牌建设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1.67万hm2优质茶基地发展目标。沅陵县提出的“打造中国碣滩茶基地,培育碣滩茶百亿产业”;会同县提出立足“炎帝故里”独特人文优势,打造6666.7 hm2有机茶园等发展思路。这些,体现了省、市、县抓茶叶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进入拔寨决胜阶段、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加快推进以及省、市、县对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做出的一系列部署,必将为怀化茶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2.1 悠久历史和产业基础
怀化有几千年的种茶、制茶等历史,唐朝时,“碣滩茶”被列为朝庭贡茶,并传播到日本及东南亚等地。作为我国最佳的优质绿茶生长区域之一,怀化茶产业发展几经波折,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全市茶园总面积1.58万hm2,年产量1.22万t,产值14.9亿元,有150余家企业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合作组织或协会63个。
2.2.2 上乘品质
怀化适宜的气候、土壤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发展优质有机茶叶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是绿色茶和有机茶生产的天然产地[4]。所产茶叶内含物比其他区域茶叶丰富,所产传统名茶“碣滩绿茶”水浸出物高达49.8%,高出国家标准12.8个百分点,被誉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杰出代表”之一[5]。
2.2.3 较高知名度
传统名茶“碣滩茶”蜚声海内外,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在访华时,向周恩来总理问及并夸赞“碣滩茶”,因而其也被称之为“中日友好茶”[6]。近年来,怀化市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碣滩茶”品牌整合战略,“碣滩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尤其是2018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千年贡茶,怀化碣滩”品牌推介活动暨茶产业扶贫项目对接会,社会反响十分热烈。“碣滩茶”先后争创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名山”“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及“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12个“国字号”金字招牌,以及“湖南十大名茶”等称号。其中1991 年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录》。
2.2.4 成熟而稳定的市场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品茶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茶文化传播以及健康消费观念普及,茶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知,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喜爱和追求[7]。通过多年市场开拓和培育,怀化“碣滩茶”已进据了本地及周边市场,并打通了“北上广”市场渠道,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依靠“自营出口+委托出口”策略,漂洋出海抢滩欧盟、日本、俄罗斯等海外市场。
2.2.5 扶贫路上“大作为”
怀化山区种植茶叶平均收入4.5万元/hm2,发展有机茶平均收入7.5万元/ hm2[8]。茶农在参与茶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实现了“三次就业,三次获益”:一是茶农直接在茶叶种植、培管上实现第一次就业;二是鲜叶采摘及初制加工均由茶农主导完成,为茶农提供了第二次就业机会,茶农每天采摘收入70~120元;三是茶农在农闲时节,还可以到茶企从事包装、销售等工作,实现第三次就业。沅陵、会同等茶叶主产区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直接扶持贫困人口自主开发”和“委托帮扶”等五种模式,每年怀化新植茶园面积以0.13万hm2以上速度递增,茶农人均收入比未种茶前平均增收1500~2000元。会同县开展的“茶叶委托帮扶”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总结推广。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将会同县“茶叶委托帮扶”经验在其《工作交流》内刊中进行了刊发。
坚持生态优先、质量优先,把提高茶叶质量作为茶产业提质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有机茶标准的名优茶,特别是高档名茶[9]。大力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茶-林(果、药、花、菜)生态种植模式;加强对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流通等各环节的监管与指导,实现茶叶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推广茶园“机耕、机剪、机采、机防”等关键环节的实用农机产品及配套集成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湖南省现代农业十大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创建申报工作,提升茶园建设水平,促进茶园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引入茶叶职业经理人团队,推进家族制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激发茶产业发展的活力;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和龙头企业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及茶旅、茶养、茶文多元融合的新路子,采取订单生产、统租统工、返租倒包、股权改革、收益返还分红和品牌共享增值增收等创新模式,助农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中小茶企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茶企股改,培育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打造茶产业龙头;深挖政策潜力,盘活资源,用足用好用活“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一批茶叶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加快全市“碣滩茶”品牌整合,以“碣滩茶”公用品牌形象统一对外推广传播,共享“碣滩茶”公用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市场信息资源,引领茶叶生产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聘请知名策划公司,加强“碣滩茶”品牌策划和宣传推介,加大“碣滩茶”标准化生产培训力度,加强碣滩茶品牌监管;继续加强与央视、湖南卫视等媒体合作,拍摄“大唐茶妃”微电影,高规格、高质量举办“碣滩茶”文化节活动,在市县区城市的闹市区设立“碣滩茶”公益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倡导“茶为国饮”,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开展“爱我碣滩,全民饮茶”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全民参与。
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发展要求,依托楚秦黔中郡遗址、秦代二酉洞藏书、“炎帝故里”、五强溪库区自然山水资源,以开放的理念做好“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茶旅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引导茶产业与旅游观光、康体保健、文化休闲等融合发展,促进山水风光和秀美茶景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以湖南辰龙关碣滩茶庄园为核心的“九乡(镇)百里十万亩”茶旅融合产业园区,积极做好碣滩村茶产业园规划,布局“无射山”茶文化基地等旅游景点,开发特色化的茶旅路线;深度挖掘“炎帝故里”“无射山”茶文化名山的文物史料,丰富“神农故里新说与怀化茶叶发现”的文化内涵,做到“一茶一传说、一景一故事、一地一特色”,讲好怀化茶故事,传播“碣滩茶”文化,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旅游、养生为一体的茶庄园10~20个。
一是补龙头企业短板,促引领带动。针对怀化茶叶企业存在的“多而不强”状况,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化、清洁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和生产效率。依托“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金字号招牌和茶区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大企业和大集团投资建设发展精深加工。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走提升附加值之路。鼓励和扶持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既利用春茶开发名优茶产品,又利用夏秋茶开发红茶和黑茶产品,推出具有投资、收藏、保健功能的产品,变季节性生产为周年生产;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向饮料茶、袋泡茶、速溶茶以及茶功能成分的高级产品方向发展,如茶多酚、茶色素和生物碱等产品。三是补销售短板,扩市场份额。大力实施“湘品出湘”工程,引导龙头企业拓展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营店、专卖店和电子商务等营销方式,打造“实体+网店”的线上线下“碣滩茶”流通平台,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推介会、品鉴会,深耕本地市场,努力拓展外地市场和国际市场,扩大“碣滩茶”市场份额和产品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