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敬茶:民族特色与人的社会化

2019-02-16 05:49龚永新
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好客社会化客人

龚永新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202)

在中华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不经意的习俗,叫“客来敬茶”。融茶与礼为一体的客来敬茶,其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扎根深厚,内涵丰富,几乎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生活相联系,并触及到各行各业。也正因如此,在传统社会里,客来敬茶与人的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技能学习,内化社会价值标准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始终。

1 客来敬茶的源流探析

中国人的知茶与讲礼,原本都发生在原始社会。一方面,“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明确说明原始社会人们已认识并开始利用茶;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中国,已产生祭奠亡灵、崇拜祖先的习俗。

茶与礼,同属于人类活动的成果,作为中华民族早期两大文明标志,二者的契合可以追溯到“三代”时期的周代。周代,中国不仅有了茶的栽植、生产,而且作为地方特产,它也成为“进贡”的物品。至于民间对茶的利用,是通过“吃”或是“饮”?最初的顺序当然是先“吃”后“饮”,最后“饮”多于“吃”,周代“吃”、“饮”两种情形则是同时存在。相对来说,“水煮汤饮”会比“吃茶”的可能性更多一些,因为从口感上讲,“饮”显然比“吃”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就礼而言,夏、商、周,“礼乐祭祀”活动逐步普及,这对礼仪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周代也是集中华礼仪之大成的时代,以周礼为基础而形成的《礼记》、《礼书》成为后人伦理规范的普遍法则。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茶与礼很容易走到一起,据《周礼·地官司徒》,周朝有“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荼”即古茶字,书中称:“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尚书·顾命》也记载:“王(指成王)三宿、三祭、三诧(即茶)”等[1]。本质上,“以茶为祭”与“客来敬茶”都是茶礼的契合物,只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按照逻辑思维,既然周代有了经常而且是规范的“茶祭”活动,那么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周代理解为客来敬茶的滥觞时期。

中华民族的客来敬茶,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这就是直接性。直接性表现,往往通过人们面对面的接触,以其具体、生动的互动实践,完成活动所赋予的任务,彰显其特色,而不做作、不夸张。关于客来敬茶,魏晋之前的说法很少,可能与这种活动的直接性有关,直接性使人们“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习以为常的,反到无人重视、少有记载,尤其是在民间。自汉以来,客来敬茶进入发展的时期,最早的记载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约》一文,文中提到“武阳买茶”、“烹荼尽具”等内容。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中的“以茶代酒”,讲的是用茶来代替酒表达不胜酒力者所行的礼节。晋代,是客来敬茶获得广泛推动与普及的时期,特别是出现在台面上的文字记载开始多了起来,以那时的官僚群体为例,有王蒙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等,不仅如此,民间也有不少涉及客来敬茶的故事。进入隋唐,随着客来敬茶风习传布,客来敬茶流行地区更加宽广,以至于岭南地区也有了客来敬茶的习俗。陆羽《茶经》中说:“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敬,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北宋时期,客来敬茶的习俗已及整个宋境,以至于成为普遍性的生活基础。宋代无名氏《南窗纪谈》中有“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北宋的地理学家朱彧在《萍州可谈》中记载:“茶见于唐时,味苦而转甘,晚采者为茗,今世俗,客至则啜茶……此欲遍天下。”[2]自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过程中,客来敬茶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逐渐成为土生土长的、吸纳了各地各民族文化、有着中华民族人民共同价值认同的独特文化体系。

2 客来敬茶的内涵解读

客来敬茶的发展,是客来敬茶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关于客来敬茶的内涵,原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曾有过相应的解读。他认为,古往今来的客来敬茶,可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一为洗尘,二为致敬,三为叙旧,四为同乐,五为祝福[3]。洗尘即为来客接风,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泛然一啜烦襟涤”,是指以茶敬客,给客人以精神的愉悦。致敬是通过客来敬茶,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爱、敬重、敬仰以及主客互敬之意。叙旧是与客人叙旧事、拉家常,有茶助兴,谈兴更浓,若是初交,有茶在手,更是拉近了主客之间的距离,开阔了话题。古人讲:饮茶可使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众人得慧,所以同乐是指主人与客人在饮茶互动过程中获得乐趣。祝福让人们心理上感觉到安慰、感觉到温暖,它是发自内心的问候,客来敬茶是一种对客人最好的祝福,人们在生活中常有“米寿”、“茶寿”的说法,按“米寿”的说法,人活88,按“茶寿”的说法,人要活108,请人家饮茶,作为一种祝福,与人们看重饮茶延年益寿的心理相吻合。

在我国,同样是客来敬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一表现形式蕴含着不同的涵义或寓意。如起源于云南南昭大理国时期(公元649年至902年)的“三道茶”,用于招待各国使臣,是对宾客的最高待遇,后来配方流入民间,形成民间待客的一种方式[4]。白族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会热情接待,而且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选择不同的原料,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每道茶的称谓不同,涵义或寓意也不同。然而,“三道茶”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一道茶所隐含的人生哲理。譬如,第一道茶,人称“清苦之茶”,意指“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人称“甜茶”,意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先苦后甜”;第三道茶,人称“回味茶”,“回味茶”的制作原料与方法均相对复杂,以至于杯中的茶水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所以“回味茶”寓意更为深刻,它强调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同时它也告诉人们,一个人的经历多了,值得“回味”的东西也就多了。

3 客来敬茶与人的社会化

人们常说,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化社会”。这种说法虽有所夸张,但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客来敬茶习俗的民族而言,作这样的理解也未必不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客来敬茶就是一种人情化的表现,人们对客来敬茶的认同实践,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人们的人情化意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社会的人情化发展。反之,这种人情化发展的社会,又给人的社会化提出要求,它将客来敬茶变成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3.1 活动技能的学习

客来敬茶中的这杯茶,涉及的是一项活动技能问题,即人们制作的“这杯茶”,是实施客来敬茶的前提。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针线茶饭”、“客来敬茶”等,平常人家,茶既是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同时也强调无论是居家生活,还是待客之道,掌握泡茶技能则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文人雅士而言,要求自然会更高一些,文人的客来敬茶更多的是看重与茶相关的泡茶技术与艺术,所以文人雅士也常将其列为“文人七件事”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汉族民众多推崇“清饮”,客人到访,主人敬上的这杯茶,需要保持茶的“纯粹”,所以沏泡时,很重视从色、香、味、形方方面面去体现茶的本色,这很自然地与泡茶技能联系起来。有道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少数民族的茶汤制作技术千差万别,一般而多数茶汤制作比较复杂,难度也比较大,从制作、风味以及表达方式,大都体现出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如地处雪域高原的藏民同胞,客来敬茶用“酥油茶”,而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作料,再经特殊加工而成的茶汤。还有如傣族的竹筒茶、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蒙古族的咸奶茶等,对技术以及就技能的掌握都有不同的要求。

同样表现在客来敬茶的“这杯茶”的制作上,不同的人及人群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现在根据不同的人群,总结归纳出各种茶艺,如平民茶艺、雅士茶艺、禅师茶艺、江湖茶艺,甚至宫廷茶艺等等,这些茶艺的形成都与历史上的客来敬茶有关系,都是在适应这些群体生活、交往发展而来的,不仅对技术的要求高,而且也强调其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已,如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渚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5]可见,徽宗亲自烹茶赐茶,既是很高规格的赏赐,又让群臣于烹茶过程享受了一份“艺术大餐”。

3.2 礼仪规范的掌握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突出表现在社会交往上,而客来敬茶正是一套适应交往的礼仪规范。客来敬茶作为礼仪交往,一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尊敬是指对社会地位、等级,或者年龄、辈份、职务等不同的客人,需要有程序、礼节以及分寸上的把握,如年龄、辈份大,等级、职务高的客人先敬等。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上,这恰好是客来敬茶更重要的特色体现。尊重的本意则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意识,客来敬茶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等。正是因为这样,通过客来敬茶,拉近了主客的关系,发挥了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了主人尊重客人、礼遇客人的良好习惯。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有利于融入群体、融入社会、消除屏障。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客来敬茶,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要求。普遍讲究,客来敬茶对茶水的要求,往往不可太满,八分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汤色泽须均匀一致。给客人敬茶的时候,主人通常是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请用茶!”等等。有些地方很看重客来敬茶形式,把客来敬茶与人的接近程度、感情的深浅直接挂钩,主人敬茶客人不得不喝。畲乡有一句“喝一碗是无情茶”的俗谚,意思是畲族敬茶一般为两碗,客人不得拒绝,否则视为无意相交;藏民也有敬茶以三碗为最吉利的习俗,所以在拉萨就有“一碗成仇人”的俗语,等等,体现了一些民族淳朴、真诚的待客之道。

从礼仪规范的角度,客来敬茶往往不是单边行动,而是主客之间体现敬意、尊重的互动过程。如主人奉送的这杯茶,让客人感受其所受的尊重,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因而同样会以礼回馈主人。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地方客人通过敲桌子来表达的“谢茶礼”现象,在广东称之为“屈指代跪”。“屈指代跪”的典故,据说来源于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期间,向下属敬茶,下属为不暴露皇帝身份,又可行君臣之礼,某大臣创造出以食指和中指屈膝状,轻点桌面,以代替叩头的礼数。后来传承下来,在客来敬茶过程中,有了这样一个客来敬茶过程中“屈指下跪”礼仪回馈的习俗。

3.3 好客精神的培养

客来敬茶中蕴含着一种精神,这就是好客精神。所谓好客精神,是指主人以发自内心的、热情友好的态度以及快乐的情绪礼遇到访的客人。在我国,这种好客精神早以随着客来敬茶成为中华民族形象的构成部分,通过客来敬茶,对客人自然流露的微笑,传递着友好热情的心声,这种精神很容易为客人所感知、评价和传播,从而形成口碑效应,成为中华民族特色中的特色、优势中的优势。

这种好客精神,同样推动着传统社会人情化发展,并作为社会化内容与人的社会化相联系。因为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民族、国家,都需要有一种好客精神,而好客精神的缺乏,无疑对个人、群体、民族自身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通常,好客精神在客来敬茶实践中有着直接的体现。比如,传统社会,人们常说:“客来不敬茶,算个啥人家(即非寻常人家)”,“客来敬茶、礼仪人家”,等等,就是通过客来敬茶,观察个人或普通人家好客精神是拥有或是缺失的一种评价。多了一杯茶,“人情”有了、关系密了;少了一杯茶,“人情”没了、关系疏了。在一些地方,客来敬茶对于好客精神的体现,还表现在程度的差异上,即通过客来敬茶,反映人们在好客精神多少上的差距,如“人啬茶不涩(用茶量较少),茶涩人不啬(舍得用茶)”,前者的好客精神与后者的好客精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6]。正是从这个意义讲,我国传统社会,客来敬茶培养了人们的好客精神,而好客精神的培养,正是人的社会化发展所需要的。

客来敬茶与好客精神的这种关系,不只是体现人的社会化方面,其实它在社会的方方面都有体现。福建天福茶叶集团奉行“天然、健康、人情味”的经商宗旨,尽管天福的“人情味”涵盖了许多的内容,但客来敬茶与好客精神则是它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并成为该企业的特色之一。天福茶业创办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在全国有1000多家连锁店,无论你走进哪家连锁店,都会受到客来敬茶的礼遇,都能强烈的感受到天福企业和天福茶人的好客精神。所以我们说,通过客来敬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好客精神,人际交往也好、经商也好、发展产业也好,都需要有这种好客精神[7-8]。正因如此,今天的茶叶企业以及推介活动,都很重视通过客来敬茶,培育或实践这样一种好客精神。

猜你喜欢
好客社会化客人
小客人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My Hometown:朱炫宇
做一个好客人
蜚声世界的母亲
小刺猬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被蛇咬的客人
不常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