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张容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曾是上下级组织关系。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功过问题,也成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作为事关中国革命的关键性问题,得到过共产国际的深度聚焦。共产国际的指导和观点自然影响到中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最初不能不是相对缓慢的,而最初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不能不是列宁领导下的共产国际[1]。然而,共产国际的指导可以影响甚至深化但却无法取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形成正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探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自主创新性成果。那么,在中共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这一问题上,如何评估共产国际和中共的作用?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为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其次,如果共产国际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那么,共产国际在中共探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又发挥了哪些历史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是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需要的过程。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中国最为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自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理论问题。问题在于到底是谁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中国国情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发动者、实施者和推进者,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到底是中共还是共产国际?是否真如上述引用的观点所说的那样“最初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产国际?这可以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来回答:一是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主体的形成史;二是分析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主体的形成经历了从知识分子主体到中共这一组织主体,再到人民群众主体这样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主体是同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人”,也包括由人组成的社会集团,如阶级、政党等[2]。以此为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可以分为个体主体、组织主体和群众主体三大类。不同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不同的历史作用,共同奏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乐章。下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主体的形成为例来进行说明。1920年前后产生了一批初步具备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坚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革命来改造中国。这样的一批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个体主体。这批知识分子主体逐渐成长,其中有一部分还参与了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的中共的创建工作,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主体中共。他们也就发展成为了党的知识分子主体。伴随着知识分子主体本身素质的提升与党的发展壮大,从中脱颖而出以毛泽东、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党的领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挥了党的领袖主体的作用。在中共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开始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后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主体。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群体,由群体到组织,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多重主体。其中,个体主体包括知识分子和党的领袖,组织主体是中共,群众主体是人民群众。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历史形成的角度来回答共产国际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问题。
第二,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并实现中国利益最大化。马克思主义强调,既要“解释世界”,又要“改变世界”,尤其突出和强调后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作用也是被突出和强调的。毛泽东作为马恩列斯的“学生”[3],既强调“物质变精神”,更强调“精神变物质”[4]。后来的实践也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造中国上的历史功能和伟大作用。对于中共来说,远大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近期目标是实现民主革命等阶段性目标。但是,在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有些人更多的是从世界革命的角度、从苏联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革命,缺乏像毛泽东这种更加注重中国自身利益的人来担任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职务。这一切随着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而得以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对中国利益的充分重视和高度关注。这就是说,党的策略和方针都应该以中国利益为中心,尤其要以本党和本阶级的利益为中心。这是因为,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代表中国未来的不是国民党,而是共产党。只有共产党不断壮大并最终战胜了国民党,中国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把中共革命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中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关键的一点[5]。可见,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以实现中国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作为这一历史活动的执行者,必然要以中国利益为中心,尤其是要以中共和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中心。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
第三,共产国际更多的考虑的是联共(布)和苏联的利益而非中国的利益,自然无法胜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职责。考察共产国际与中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关系,还得从共产国际成立的初衷说起。共产国际成立之初的目光局限在欧洲,但欧洲的革命都遭到了失败。与此同时,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引起了列宁的注意,于是,共产国际二大特别邀请了东方国家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参加,大会的决议也突出强调了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会后苏俄便开始了针对东方的工作[6]17。这就是共产国际来到中国,帮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立中共的国际背景。中共成立后不久便加入了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下一级支部。弄清楚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作为中共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是以世界革命为中心,是主要为苏联利益服务的。当然,由于阶级的一致性,因此,共产国际更加关注中国共产党而非中国国民党的利益。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共产国际并不符合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要求,即以中国利益为中心。可见,共产国际没有资格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对于这一点,中共领导人多次进行过说明。1945年,张闻天指出,尽管马恩列斯曾经对中国大革命在理论指导上有过很大的贡献,但是,中国革命的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负完全的与最后的责任[7]。因此,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人来完成。
如上所述,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而非共产国际。然而,共产国际对于中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却产生过历史性的影响。毛泽东有过一个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总的来说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是不能有今天的”[8]。在党的七大上,鉴于大家批评过去的错误同共产国际和苏联有关系,师哲说我们还是要强调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对于师哲的发言,毛主席说对[9]。在探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尽管共产国际无法代替中共自己的探索,但共产国际的指导还是对中共的探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化了中共对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
第一,共产国际推动了中共早期在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的转变。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从生产和分配的方法上看起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都是资本主义式的”[10]549。可见,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难免不认为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式的”。1921年7月底8月初,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所确定的革命目标、手段和策略几乎都与之前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宣言》相差无几[10]3。这可以推断中共一大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基本上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判断。这之后发布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继续坚持了以上观点[10]560。然而,中共二大后开始否定以前的认识,提出了一个大相径庭的观点,即“半殖民地”的中国是“半独立的封建国家”。这要从中共参加“远东会议”开始说起。“远东会议”的贡献在于指出中国是处于“封建的无政府局面”的“家族式的小农经济制度”占优势地位的“半殖民地”[11]。通过参加“远东会议”,中共了解到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讲话中[12]276,关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12]220与中国是“封建关系”或“宗法关系”占优势的比较落后的国家[12]220等观点。“远东会议”后,中共代表带回了列宁的讲话精神和“远东会议”精神。这些观点逐渐被中共所认识和接受,并反映到中共发布的文件和领导人发表的文章之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共成立以来对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目标与手段的认识[6]42。1922年5月初,蔡和森指出,中国是受“国际资本主义”和“半封建的武人政治”压迫的弱国[13]85。他在同月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指出,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是受到了国际资本和国内武人的双重压迫[14]。同年6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中国是执政军阀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的“半独立的封建国家”[10]35。中共在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实现彻底转变还是中共二大。大会接受列宁关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判断,并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半殖民地”概念,指出中国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场和半殖民地”[10]74。所谓“半殖民地”实际上是指中国为“半独立国家”[10]65。大会使用“半封建”概念,还对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是“封建势力统治的国家”[10]64。大会得出了中国是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半殖民地”的结论。总之,如同共产国际帮助中共的成立和发展一样,共产国际也引导和推动了中共早期在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的探索,实现了中共在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的大转变,从而接受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结论。
第二,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内部争论引发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上海发生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该论战的发生具有内部土壤和内在因素,但是,就时间而言,论战可以追溯到大革命初期;就国际背景而言,论战的发生还可以追溯到当时还是中共上级机构的共产国际所在的莫斯科。本来,莫斯科对国共合作进行大革命就存在争论,这一政策刚提出就遭到托洛茨基的反对。双方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不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中国革命政策。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莫斯科内部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争论更加激烈[15]60。托洛茨基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主要地位”,封建主义已经是“残余”,而“残余是不能占统治地位的”[16],因此,中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斯大林则认为,封建势力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帝国主义就是通过他们来对中国进行统治,中国“最显著的特点”是“受国际帝国主义牵制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还有“许多半封建制度的残留”[17],因此,中国应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接受了斯大林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观点。然而,在中国的托洛茨基信徒如严灵峰等人则认为,中国目前是个资本主义社会[18]8。陶希圣等人也认为,中国是金融商业资本之下的地主阶级支配的社会[18]115。于是,中共以共产国际和中共六大的相关认识为基础发表文章,批评托派、“新生命派”等关于中国性质的错误观点,领导“新思潮派”等进行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第三,共产国际的理论分析影响了中共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基本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具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两重性,这既是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基本定性,也是中共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基本思路。而这一认识则来源于列宁和斯大林领导的共产国际。
首先,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中共接受了列宁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判断的二元性,但对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认识显得不平衡。1915年,列宁第一次使用了“半殖民地”概念,并用该概念描述中国的社会现状[19]513。之后,列宁多次使用这一概念并重复关于中国社会的判断[12]258。可见,列宁对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和固定。列宁的这一观点通过中共参加“远东会议”而传到中共中央。于是,这才有党的二大关于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判断[10]74。二大后,陈独秀指出,中国的“政治状况都是半殖民地的状况”[20];蔡和森也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国际地位上”已成为“半殖民地”[13]107。此后,“半殖民地”概念就成为了中共经常使用的概念,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就成为了党的基本判断。最早提出“半封建”概念的是恩格斯[21],这也是马克思的提法[22]。但是,马恩并没有用“半封建”概念指称中国。列宁沿用“半封建”概念并指出中国是“半封建国家”[19]293。最后,中国共产党人沿用了这一概念和提法。在中共内部,蔡和森早在党的二大召开之前就第一个使用了“半封建”概念[13]88。党的二大虽然使用了“半封建”概念,但不是指中国[10]119。党的四大也使用了“半封建”概念,但针对的是中国的妇女运动[10]371。在这问题上蔡和森的贡献较大。党的二大召开之后不久,蔡和森继续使用这一概念,并提出了中国现在是“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的论断[13]111。李红岩指出,由于列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两个角度来认识中国社会,而且比较充分地阐述了前者,相对较少谈到后者,于是,形成了列宁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判断的二元论,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与特点[15]54。这主要表现在:与“半殖民地”概念相比,“半封建”概念使用的次数较少;几乎都肯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却没有肯定中国是“半封建”社会(仅蔡和森提出过这一论断),大都谈的是中国的“半殖民地”问题。
其次,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党继续沿用列宁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二元架构论断,并对半殖民地性和半封建性的认识取得了平衡。一方面,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发展史看,在党的历史上较早联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概念是从1926年开始的,而真正实现这两个概念的合二为一使用是党的六大。六大之前,党的文献中较多使用了“半殖民地”概念,没有使用“半封建”概念。1926年,出现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13]795“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23]2等论述,从而实现了两个概念的组合,第一次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党的六大虽然没有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但是,分别有8次使用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概念,而且,大多是在谈及中国的现状时使用的。这表明党对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概念的使用达到了一种平衡,并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24]。在这之后所发生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党的领导人便较多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新思潮派也大量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尤其是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党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都普遍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另一方面,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发展来看,党的六大首次完整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和半封建性,从而确立了党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基本思路。
六大之前,党的领导人和党的文献已经指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1926年,蔡和森提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13]795论断,《国际评论》周刊则提出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的中国”[23]2论断。党的六大最大的贡献是在肯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基础上,又肯定中国是“半封建”社会,并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和“应该规定为半封建制度”[25]。至此,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识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得到了党内外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