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丽,董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智能手机高速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游客通过手机APP可以快捷地完成一系列全程自主性出游的各项安排。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 038.1亿元,同比增长78.1%,环比增长12.4%,整体上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保持78.1%的高速增长[1]。在高端智能手机用户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类旅游APP快速多样化发展,而且随着“智慧旅游年”的到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回归游客层次,因此,需要智慧旅游等先进技术来提升游客服务质量。
随着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大数据的概念相伴而生。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大数据定义为:大小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2]。大数据的作用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尤其是在体验经济时代和旅游业发展中,大数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智慧旅游作为近几年旅游行业最为熟悉的词汇之一,一般而言,智慧旅游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3]。就大数据和智慧旅游二者的关系而言,主流观点一致认为: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而且智慧旅游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大数据的有力促进。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大数据的到来,让传统的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和自由。在信息闭塞的时代,旅游者获取出游信息无外乎来自于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或者咨询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而随着大数据的出现,游客出游变得更为自在便捷。从旅游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到旅游结束愉悦顺利的返回,无论是旅游行程安排,旅游安全保障,还是旅游体验感知,只要一个智能终端,游客就可以轻松省时地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解决种种顾虑,从而真正保证指尖上的旅行高质量的实现。
首先,大数据为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大数据挖掘和信息采集技术,不仅可以提供类型丰富的数据样本,而且还可以对搜集到的各类基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管理和旅游市场的海量数据加以汇总和分析,进而有利于旅游企业做好未来市场预测工作,找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发设计更加符合游客体验感知度的创新产品。其次,大数据可以保证智慧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为旅游企业节省相应的运营成本。最后,大数据有力地保证了智慧旅游企业及时改善服务质量。通过相应保障机制的快速反馈和及时应对,避免了旅游企业负面效应进一步扩散,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负面影响。
旅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尤其是文化类旅游,当地居民是其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智慧旅游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依赖所在地一系列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完善,如周边道路状况、移动网络铺设、休闲娱乐设施设备的使用、天气等,大数据的出现对此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在发展智慧旅游的同时,也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可以为智慧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监管。大数据不仅可以提供类型丰富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数据、图片数据、GPS数据、音视频数据等,为旅游监管奠定数据基础,而且还可以弥补过去基于调查问卷方法取得的数据会受到调查者、调查问卷设计、被调查者多方面影响的缺陷。移动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在不断揭示旅游深层次规律的同时,丰富旅游研究方法[4],进而方便旅游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地加强旅游监管,并及时做好市场预测和制订旅游发展规划。
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端,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同时又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随着智慧旅游的提出,2012年5月,厦门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首批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并在智慧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4年,涵盖了数据采集、游客采样分析、智慧景区建设、免费无线上网等内容的“厦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拉开帷幕。2015年,以“科技让旅行更美好”为主题的厦门智慧旅游高峰论坛顺利举行,此次论坛聚焦“互联网+旅游”升级,共商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大计。2016年8月,中国电信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共同推动“十三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厦门市智慧旅游快速发展。然而,在大力推进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生搬硬套”“无序建设”等现象,不仅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而且对当地政府和智慧旅游供给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多年来,与交通、土地、商业等多方面有着密切关联的厦门市旅游产业规划始终没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导致旅游规划只是纸上谈兵,难以实际施行。旅游主管部门缺乏专门的智慧旅游机构和专职人员,事权不统一,统筹协调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无序建设、功能单一。
道路交通建设不充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根据厦门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5年来,厦门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达到20.00%以上,而道路里程年增长率仅有3.11%。在供需失衡状态下,城区主干道交通流量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5]。在注重旅游体验的新时代,随着节假日的来临,大量自驾游车辆的涌入势必加剧道路交通拥堵,最终给游客的行程感知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厦门市还没有设施完善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仍存在许多难题,如岛外新兴景区方特梦幻王国等地点不仅分布过于分散而且交通不便。在信息基础设施层面,虽然岛内主干道及三线四片重点区域4G覆盖率达到99%[6],但是,从目前智慧化发展水平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智慧旅游发展不平衡,全市智慧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差距大。在国家、福建省和厦门市相关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则引领下,鼓浪屿、胡里山炮台等示范景区建设初具雏形,但市内大部分景区的智慧旅游建设落后,景区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此外,市内各旅游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只有个别企业积极参与智慧旅游发展,无论是网站建设还是产品更新都比较符合市场需求,而有的企业只是出于形式上的应付。
厦门市智慧旅游个性化服务不明显。在体验经济时代,尤其是旅游行业,随着散客自助、自驾游比重加大,游客对于旅游过程中涉及的食、宿、行、游、购、娱尤其注重个性化服务的信息推送和一站式提供,而目前厦门市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还没有推出相关的个性化服务项目。
数据资源价值还未得到充分挖掘。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智慧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厦门市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数据库还没有充分建设完善,数据的共享程度和开放程度也还不够,基础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开发,无法保证旅游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大数据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从事日常管理和具体维护工作的各级旅游部门员工和旅游企业员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更为切实可行、更加具有安全保障、更能增强游客旅游体验度的发展路径。
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就是从全局的视角,为了保证智慧旅游科学有序进行,对智慧旅游的各种元素、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具体关联加以统筹规划的指导性文件。目前,福建省政府已经出台了《福建“智慧旅游”建设总体规划》《“智慧旅游”大平台建设方案》和《关于数字福建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虽然厦门市发布了《智慧景区建设指南》,但这份指南仅就全市各景区的智慧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而对于涉及旅游发展的其他方面仍然缺少必要的宏观指导。可以学习安徽省智慧旅游发展,出台智慧等级评定和旅游双微指数评价体系,努力推动厦门市智慧旅游进入快车道,真正发挥厦门市智慧旅游发展的示范带领作用。
据厦门市旅游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来厦游客的构成中,背包客和自助游游客占比已超过一半,这就意味着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更加具有自主性,因此,应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变动和创新。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智慧旅游人才队伍组建的有序传递。政府部门可以与旅游企业和当地高校合作,探索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精通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对于旅游企业,应该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智慧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对于厦门市旅游景区智慧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将智慧旅游发展初具雏形的鼓浪屿和胡里山炮台的智慧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和国内其他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向全市其他旅游景区推广,实现智慧旅游经验的有效共享。同时,创新旅游景区的发展路径,及时排除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疑难困惑。此外,旅游企业要改进商业模式,主要是要建立集旅游物资平台、信息服务、产品分销和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智慧旅游产品,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享受便捷旅游服务的同时,深刻地感悟到厦门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智慧旅游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和管理都需要一套完整且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加以监管。为此,厦门市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福建省关于做好智慧旅游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拟定适合于自身的考核体系,组建由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构成的智慧旅游评价考核小组,将智慧旅游考核作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必要考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