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茶经》作为中国茶学研究开山之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典籍作品的翻译不仅需要译者担任其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更需要译者发扬实践精神,力求以巧妙的翻译策略最大化地消除文化传播的障碍。文化差异是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词汇空缺现象的直接原因,填补翻译的空缺和疏通文化传播的渠道需要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与译者翻译策略协同完成。
茶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象征,早在先秦时代,茶文化就已经初具雏形,不仅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之说,又有《尔雅》中“茶”最早被赋予文字意义的史料记载。尽管人们对茶文化的滥觞众说纷纭,但我们不可否认其悠久性和厚重性对后代乃至世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随着全球联系日益密切,各国文化交流使我们拓宽视野的同时,也腐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保护与传扬中华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记载茶学的国家,作为清代一部庞大的茶书,《茶经》中关于茶的起源、制茶、煮茶和饮茶等详细的记载证实了中国拥有漫长的茶文化历史和茶文化研究。至今为止,最早的《茶经》英译本是由美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 于1974年译成,即《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Carpenter 成为中国茶史籍对外传播的早期先驱者和代言人之一。
有关茶的传播历史可追溯到汉代,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东亚国家及附近地区,纵观分析来看,其具有单向性、区域不平衡性和传播方式差异性三个特点[1]。从最初茶叶种植方法到茶文化的输出,茶文化得到大规模传播花费了近20个世纪的时间,以货物运输为主的商业贸易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在近代,国内学者大举设立学科和研究院所极力支持茶及茶文化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1991年学者余悦提倡建立“中国茶文化学”成为早期支持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拥趸者;除此之外,茶文化在当代学术界也获得了一席之地,譬如已有20 多年历史的中国茶协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类平台的支持让“中国茶”快速扬名海外,继鹤峰茶马古道启动申遗后,“万里茶道”也踏上了申遗之路。
然而,中国的茶文化传播仍旧任重而道远。其一是以咖啡为代表的外国饮品正在快速抢占中国市场,挤压传统饮品的地位。据2016年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咖啡消费量位居全球首位,在过去四年内增长了约4倍,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将何去何从成为重要课题。其二是传播效果不及预期,传播方式亟待多样化拓展。以茶研究为例,以茶叶种植和茶史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阵地集中在国内领域,在国外学术领域,鲜少看到有关中国茶及茶文化的系统研究成果,语言限制是导致该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坚固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国际地位,让中华茶像咖啡文化一样席卷全球,应是茶文化传播的发展样板和着力点。
在当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流的推动下,典籍翻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之一。然而,高级翻译人才的缺失让典籍作品难以走出国门,学科短板与国民文化意识薄弱导致译本质量良莠不齐,因而学习与借鉴经典译本著作应列为译者的启蒙课程,成为保护、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究其本质,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牵及到不同语言背后庞大的文化体系和厚植的民主思想根基,担当着文化之间相互联通的中介角色。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性的存在,译者进行翻译时难以避免“不对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不对等和语义上的不对等,从而阻断源语文化的顺利输出,而“词汇空缺”则是常见的翻译问题之一。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精神信仰等的差异性是词汇空缺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尽管翻译学界对词汇空缺现象的分类多样,但其分类的基本原则离不开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的追溯与探知。郭爱先将词汇空缺归纳为两类,一是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二是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2]。与此对应,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茶文化可以进一步延伸为“茶物质文化”和“茶精神文化”两大类[3],从物质存在上升至精神存在,将“茶”这一文化符号的研究系统化。
总之,对待词汇空缺问题,深入研究空缺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使目的语文本功能最大程度地符合源语文本的功能是译者的首要和根本任务,著名翻译家许钧在谈及傅雷译作给予我们的启示中也总结到,“只有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以及译入语文化的可接受性的翻译作品,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获得目标读者的认同,从而有望实现翻译活动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及文化交流功能”[4]。本文以姜欣、姜怡的经典译作《茶经》为例[5],探讨借鉴词汇空缺翻译的应对策略,从而让中华优秀的茶文化走向世界。
茶物质文化主要涵盖茶名起源、种茶、制茶技术、烹煮工艺、饮茶品评等几个方面,集茶的具体存在与人类实践活动于一体,考究严谨且独树一帜。因此,在《茶经》中关于茶物质文化方面的描述存在的众多空缺词汇也是一大翻译难题。秉持传播中华特色文化,“茶典籍英译可适时采用异化式翻译,以不完全地道的英语来刻意保留原语的本土文化意象”是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主导准则[6]。
3.1.1 茶名
中国茶由于分布广泛、种类复杂,再加上其工艺流程追求精密细致、分门别类,因此其名称也较为繁复多样。以茶的产地分布为例,茶的名称就有常闻的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多种;而根据茶的加工工艺的不同,茶又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和青茶等六大种类;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每一个名称下又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如根据加工工艺等的不同,红茶又可分为红碎茶、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又有祁红工夫、闽红工夫、湖红工夫、宜红工夫和滇红工夫等。由此可见,茶名称的分类名目繁多,堪称是茶文化研究的重要门目,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的茶学研究,而且可以帮助译语文化的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而对茶名称的准确翻译则是这一传播交流的重要渠道。纵观《茶经》全书,茶名称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英译本则对其做了恰到好处的诠释,例如原文中:“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译者译为“In addition to “cha”,tea has also been referred to in the Classics under various bynames such as jia,she,ming,tu and chuan”;原文中“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译者译为“Tea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everal varieties in form,such as the unrefined tea,loose tea,powered tea and caked tea”。
由此可见,茶名称分类的标准会直接影响到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按照原文的注释说明,“槚”“蔎”“茗”和“荈”之称皆取自于古代不同学者对“茶”的定义。因原文作者对四种茶名称进行了加注解释,所以译者采用了音译法,直接用拼音将源语独有茶名称置入目的语语境中,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当然,纵观整部作品,译者在对茶名称进行翻译时,尤其倾向于音译法的使用。例如,“《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一句中,译者直接以拼音“tu”“xuan”和“youdong”译出“荼”“选”和“游冬”之称,可见译者尝试在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青睐于茶名称的异化,但其中也不乏直译法的灵活运用,譬如,按照茶叶加工后呈现的不同状态,译者直接用英文中对应的形容词译出“粗”“散”“末”和“饼”,简单直白,目的语读者也可由此对不同茶的形状产生生动的联想。
3.1.2 制作工艺
茶叶的制作与加工工艺精细庞杂,茶叶的色泽、滋味和香气受制茶工艺的影响,不同的茶叶种类需对应不同的制作工艺。在《茶经》的《茶之具》《茶之造》和《茶之器》三章中,陆羽就茶的采制工具、生产制造与加工器皿做了详尽的阐释,而其中繁多复杂的采茶、贮茶和制茶等专业与特色兼备的词汇造成了诸多翻译空缺,因此要把握好翻译的“度”,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深入领会制茶工艺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译者所要面临的难题。例如,茶叶的采摘和贮存所需器具,便是目的语读者所陌生的物质文化。譬如,《茶经》原文中“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译者将其译为“Gui,also called mu or juan,is a kind of mould made of iron,usually round or square in form,though sometimes it might be in floriated shapes”。
显然,对这类器具名词的翻译,译者采用了音译增义的方式,拼音与补充解释相结合,更好地展现了源语文化与译语充实相辅相成之妙,当然,这类翻译策略的使用离不开译者对空缺词文化涵义的准确把握。除此之外,更有一些抽象的修辞使用,附加源语特有文化意象的描绘,同样增加了译者翻译的难度。例如在以下段落中,“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椎文也];犎牛臆者,廉檐然[犎,音朋,野牛也]”。译者译为“The surface of caked tea could take on thousands of different looks,Here is an inkling of their appearances:Some crease like the Tartar’s leathern boots,others curl like buffalo’s dewlap”。
译者采取了省译的方式来间接弥补了词汇上的空缺,其主要表现在译者省去了“京椎文也”“犎,音朋,野牛也”注释类的翻译,这是在整部英译文中鲜有的情形。首先,“京椎文”在相关文献中解释为“大钻子刻钻的花纹”,在此句的语境中指“像箭矢上刻的纹理”,“犎,音朋,野牛也”是对前文“犎牛臆”的进一步解释,此类蕴涵深厚文化历史的词汇,即便对于大部分源语读者来说恐怕也难以理解。其外,倘若译者将源语注释中的“京椎文”“犎”再解释一通,则与本段主旨大意发生偏离,从而给目的语读者增加理解上的困难。鉴于此,译者酌情摒弃了给注释的再“增注”,不仅使文章表达更为简洁明确,而且使目的语读者对此处形象描绘的理解更加顺畅无阻。
3.1.3 茶艺
茶艺文化是茶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大量的实践活动与文化意识的结晶。换言之,“茶艺文化正是包含于茶文化之中,‘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兼而有之,表现为具体和有形的并能为人们切身感受的茶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置于一定的时期与一定的区域创造出的煎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经历,并由此形成的共同财富”[7]。由此可见,茶艺文化包含着中国特有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在《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三章中,作者便介绍了烹煮工艺与饮用品赏,由此产生的词汇空缺仍旧不可小觑,但总体上仍旧采用归化处理,即音译增义,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源语的茶艺特色,如“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中“隽永”直接采用“juanyong”,“复制”重现了烹茶艺术的精髓和中国风。
由具体实在的茶物质文化衍生出来的茶精神文化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其间,它的形成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紧密相连,譬如道家尊崇、顺应自然的哲学态度与茶道中的“道法自然”不谋而合,二者相得益彰。以“和”为核心的中国茶道思想,推崇“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8]。此外,《茶经》中也汇聚了唐以前诸多的茶事记载、文人品评和历史典故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类词汇空缺现象。
3.2.1 茶哲学精神
“中国茶道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茶道精神历经一千多年,儒、释、道各家思想文化成为茶道内涵之源”[9]。陆羽的《茶经》字里行间既描述了中国深厚的茶道精神,同时也凝合了使人敬畏的佛道思想,是丰满中国茶哲学思想历史的集大成者。在《茶经》的《茶之器》一章中就有着相当鲜明的体现,例如《茶经》原文中“置墆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译者译为“To support a tea wok on the stove,three grids are set inside the hearth chamber with a diving image cast on each,incorporating Bagua,the Eight Trigram formerly used in divination:One is phoenix,...,symbolizing fire; the second is tiger,..., representing wind;the third is a fish,an aquatic creature,embodying water”。
“八卦”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此处以八卦中的三卦做垛堞,具有“进一步显扬了易理用于指导茶事的深层意义”,并“集中反映出‘天人合一’思想对茶事渗透的广度和深度”[10]。基于此,要理解在风炉三处垛堞所铸图案的内涵,读者至少需要了解源语文化中“八卦”所代表的基本文化信息。因此,为了让对八卦之学陌生的读者不产生阅读障碍,译文音译(Bagua)与直译(Eight Trigram)并行,并采用增译的技巧,对八卦的意义(formerly used in divination)做了用途上的解释,直观地向目的语读者呈现了“八卦”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此处翻译策略的巧妙使用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与借鉴。
3.2.2 茶历史文化
该类词汇空缺主要体现在《茶经》中所记载的相关典籍所引申并加以沿用及流传下来的历史典故。中国的历史典故产生的渊薮与异域文化异曲同工,譬如大量出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习语、谚语等,简单来说,便是由故事叙述的方式传达深层的哲理思想。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准确传译典故的文化内涵,以《茶之事》中取自于《异苑》的“翳桑之报”为例,有关“翳桑”的典故最早记载于《左传·宣公二年》,即有“回报他人恩情”之义的“翳桑饿人”一词,而《异苑》成书于南朝时期,因此,虽然《茶经》中的“翳桑之报”后来也被引用为报恩之意,但确以“翳桑饿人”为铺垫。原句中,“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译者将其意译为“A ghost I am,how could I fail to feel deeply grateful for your kindness”,移除了目的语读者对“翳桑之报”可能产生的理解障碍,也避免了硬译并加注解释的繁琐之嫌。由此看来,意译手段的适度和适时的应用同样可以保证源语文化信息高效地传输到目的语文化系统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其发源、传承和传播的历史源远厚重。在文明冲击的浪潮之中,肩负起传统文明继承与创新的重任刻不容缓。典籍翻译是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借鉴优秀译作与突破僵化思维是译者必修的一课。在《茶经》英译本中,译者对于意译、直译和音译等策略的灵活运用十分值得我们借鉴与吸纳。因此,对待词汇空缺现象,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源语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还要兼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思考问题应是译者主要的翻译态度。当然,这并不等同于要一概而论地对待所有空缺问题,译者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信息和翻译目的,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