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多部门对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8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524.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2 644.6亿元。
近年来,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上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免发生一些让人惋惜的灾害。譬如,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于2018年9月16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台风“山竹”是去年第10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是去年最强登陆台风,造成广东、广西等地471.3万人受灾,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2.3亿元,其中,广东、广西灾情较重。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评判国家动员力、检验政府执行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灾害的破坏不仅体现在伤害生命以及破坏经济上,严重的自然灾害还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再者,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安全也会更加注意,注重和关注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防灾减灾与救灾呈现“跷跷板”效应,防灾减灾不到位,救灾的任务就更艰巨,在防灾减灾工作落实的基础上,救灾任务也会相应减少。这是对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考验。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应对大自然的挑战、不断战胜各类自然灾害的历史。比灾难更可怕的是缺乏防灾减灾意识的民众,“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只有当公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到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程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灾害的损失。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宠儿,人类的为所欲为最终会被自然以另外的方式进行惩罚。人类和自然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里的一环,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有生存方式之别。
毋庸讳言,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和保护我们自己。防灾减灾并不简单是一种与自然灾害的“斗争”,更是一个寻找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