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河,袁 瀛,马 宁
(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的展现,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闲置人员涌向城市务工,使城市人口剧增,特别是大中城市。据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2013年城镇常驻人口7.3亿,城镇化率达到53.7%,城镇数量达到658个,建制镇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经济建设增加活力,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相应也会加剧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大量的基础建设、矿区开采作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造成地面扰动,破坏原有地貌和植被;楼房、道路、工厂等设施的覆盖和硬化,使原有城市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改变雨水汇流形式,增大地面径流冲刷,加之大量弃土弃渣、垃圾倾倒,加剧城市水土流失。要搞好城市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首先需分析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城市水土流失主要是由城市化进程中人为活动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城市的建设及扩张,会使原有地貌结构、植被遭到损坏,加剧城市水土流失。根据有关城市测定数据显示,城市局部水土流失的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在 2 万 t/(km2·a)~4 万 t/(km2·a),局部甚至超过10万t/(km2·a)[1]。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基础设施较好,但因城市地面大部分被楼房、道路等基础设施覆盖,大面积的硬化使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雨水不能下渗,给城市排水造成压力[2],特别是部分老城市长时间运行,市政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绿地、洼地面积小,雨水调蓄能力弱,若遇突发性大而集中降雨,水流容易形成集中汇流,轻则冲刷路面,造成路面及低洼区域大量积水,城市内涝,形成大量淤泥及杂物堆积;重则冲击河道,损毁河堤,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水利、城建、市政等)多、类型(道路、房地产、采石、铁路、河道、城市垃圾处理场等)多,协调难度大,治理困难。
城市水土保持是针对城市范围(城市建设区、城市规划控制区及周边影响区)内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对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及改善而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城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2]。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治理措施和管理措施。治理措施是指人工修建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管理措施是指法律法规、制度、规划、宣传教育、组织管理等形式的措施。
2.1.1 工程措施
(1)护坡和拦挡措施:护坡及锚固措施有削坡开级和浆砌石、干砌石、砼、铅丝笼填石、锚杆支护、喷锚支护等,拦挡措施有拦渣墙、拦渣(洪)堤、拦渣坝等。
(2)防洪排导措施:排洪渠、排洪涵管、暗管、拦洪坝、坡式护岸、护滩、重力坝、消力池等。
(3)土地整治措施:表土剥离与堆放、扰动占压面积平整及翻松、弃渣(土)场面平整、截排水沟、表土回填、土地平整、土地改良剂等。
(4)降雨蓄渗措施:集水工程、蓄水工程、入渗工程(下凹式绿地、透水砖、渗透洼地、渗透浅沟)等。
(5)土壤资源调配措施:主要是相邻项目区间的土方调配,使土方在开发区内部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弃土,以减少雨水冲刷水土流失。
2.1.2 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针对裸露的扰动开挖面、堆弃面、占压破损面和边坡、滩地、工程不再使用的临时占地、桥梁下部支柱、小流量缓坡排水沟、建筑物(如楼顶)等情况,包括栽植乔木、灌木、植草(或草皮)等,对密闭度较低的疏幼林地实行封禁自然恢复或封育。
2.1.3 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主要是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的表土、基土等堆体进行临时性防护。
(1)临时拦挡措施:填土草袋、土埂、干砌石、彩钢板拦挡等。
(2)临时排水措施:土质排水沟、砌石(砖)排水沟、排水涵管等。
(3)临时苫盖、碾压和植草措施:草袋、砾石铺盖、苫布、防尘网、密目网、塑料布、临时堆土植草、土地平整碾压等。
(4)临时降尘措施:洒水、覆盖等。
2.2.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城市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将城市水土保持纳入政府统一领导,完善城市水土保持管理体制,需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各部门根据自己职责,负责协调、落实城市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实施,并实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
2.2.2 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约束人为活动的不合理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各级政府应制定并完善城市水土保持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如“城市水土保持条例”“城市水土保持暂行规定”“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开发建设者的责任、义务,将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同时,按照有关规范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明确水土保持任务、措施等,将城市水土保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2.3 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规范指导有序开发
结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指导城市水土保持措施有步骤、有依据、有计划地实施,是规范城市工业生产和建筑开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保证。
2.2.4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贯彻水土保持法规及制度
城市开发建设不合理,导致城市水土流失。应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法人认真履行防治水土流失义务、明确水土流失责任、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和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与监督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落实。
2.2.5 严格建设城市水土保持准入制度,规范建设行为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建设项目开发强度将城镇发展空间划分为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发展地区及有条件的许可开发三种类型[3]。根据类型确定哪些区域属严格控制区(如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内城镇发展),哪些区域是禁止建设区(如在引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准保护区建设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及垃圾、粪便、易容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站等),哪些区域属限制开发区,哪些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满足准入条件。在满足准入条件下,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2.2.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体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赢得市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参与和支持,利用报纸、网络、电视、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如西安市汉城湖科普体验馆)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特别是做好领导干部的宣传,是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逐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城市水土保持舆论氛围,做到水土保持工作人人认识、人人参与,共同建设一个生态、环保、宜居、健康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水土保持措施应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城市周边为山地(如陕西西安市南部为秦岭北麓山地及宝鸡市三面环山等),植被条件较好,是森林主要分布地带及水源涵养地,水土流失较轻,主要治理措施是植树造林,对林地郁闭度较低的,进行树木补植、封育治理,杜绝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城市周边为台原及沟壑区(如陕西延安周边),植被较差,主要治理措施为建造淤地坝、谷坊、修筑梯田及防洪排导、降雨蓄渗等。
按照城市设防标准,在留足滞洪宽度和高度的前提下,及时清理疏通河道垃圾淤泥。比降较大的,可修建重力(滚水)坝,减少河床冲刷,稳定河床(如渭河咸阳段修建滚水坝,即调节了河道比降,有形成了大面积水面景观);两侧岸坡,修建护坡或挡墙(或砼、干砌石、拱形与窗内植草结合等形式);规划清理出的滩地,可采取种树、草等植物措施,也可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区域人均耕地较少的,采取覆土、土地平整,恢复成耕地;河道两岸外侧,可根据实际划定一定宽度作为生态保护区,栽植防护林带,也可作为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打造水景观区域,既保护河道安全,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养身场所。据报道(西部网),陕西规划把渭河宝鸡峡渠首至潼关入黄口,两侧堤防以外1500 m划定为渭河水生态保护区,重点开展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水景观提升及渭河产业开发。
城市建筑区主要针对施工期与及周边地区进行治理。
3.3.1 施工期
城市设施施工期由于基础开挖,形成大量地表裸露、松散土体堆放,遇强降雨会产生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设施基础开挖时,应将开挖表土(熟土)与其他土方分别按一定形式集中堆放在规划预留(绿化)地上,采取临时拦挡设施(草袋、彩钢板等)进行防护,在堆体两侧采取临时排水设施(修建排水沟、沉砂池等),在堆体上部采取临时苫盖与绿化措施(密目网、防尘网、植草等)。施工完成后,预留表土作为绿化用土。切实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
3.3.2 城市设施周边
对工矿、居民居住、办公城所等区域形成的边坡,较缓的可采取植灌草植物护坡,较陡的可采取工程护坡(挡墙等)及灌草结合形式护坡;对其空闲裸露地可采取园林式植物绿化,较低的洼地建设下凹式绿地;对建筑物屋面,可采取植草绿化形成绿色屋顶;道路两侧可种植植物隔离带、行道树,可采取植乔灌草绿化(可用观赏性品种);高架桥下部空地种植喜阴性植物,砼支柱可采取攀援性长青植物;中央广场四周、道路两侧设置明(或暗沟)排水沟或植草沟,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设,便于雨水流入或下渗城市绿地内。
弃渣场及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大量弃渣、弃垃圾的堆放处,应根据堆放的位置及形式,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修建挡土墙(坝)。在堆土区上游修建截水沟,两侧及戗台修建排水沟,底部修建排水盲沟,外接排水沟;弃土面采取乔灌草结合或植草等绿化措施,弃土顶面也可仓储等;对城市弃倒的生活及工业垃圾,还应对渣场底部及四周采取防渗措施,如铺设土工布、塑料薄膜等。
对于采石场遗留下的高边坡,应在其上部及周边修建截水沟,高边坡实施锚杆支护挂网,以防松散石体垮塌,也可对45°~75°坡面上喷混植生植物,对风化石高边坡,可采取砼喷锚支护;对开挖较平地面,进行覆土植乔灌草绿化或恢复成耕地;对砖厂和取土场取土形成的高边坡,应削坡开级,稳定坡体,顶部设置截水沟,坡面设置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截水沟,减少雨水冲刷,戗台植灌草,较缓斜面坡上可植草绿化,较陡的可采取拱形(或窗型等)护坡与植草(拱内植灌草)结合的防护形式等。
通过对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建设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管理措施的内容,提出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水土保持措施应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政策引导、民众参与,落实好治理与管理措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城市水土保持是城市快速发展的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