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论析

2019-02-15 09:14李文政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李文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社会主要矛盾指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乡村衰落,因此,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乡村振兴。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依据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更加多样化、具体化的要求。在农村产业方面,要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短板。在农产品供给方面,既要确保数量又要提高质量。在农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方面,既要实现生态宜居,让农民安居乐业,也要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在农民收入方面,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此可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了农业功能拓展,对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乡村环境、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内部及乡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领域发展不平衡(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群体不平衡(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不同群体收入有差距)等方面。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教育及医疗卫生资源、社会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较还有较大改善空间,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仍然缺少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些农村出现农业边缘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此外,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规划,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住房布局混乱。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乱排乱放、激素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秸秆的焚烧等等,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空气、水源和土壤。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

当然,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差距达2296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2.71∶1.00。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这种不平衡尤其表现在不同地区间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发展较好地区的乡村环境优美,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显著改善,百姓安居乐业;一些发展滞后地区的乡村仍然存在乡村治理模式滞后、基层组织涣散、黑恶势力猖獗、农民就业与增收困难、人口流失和乡村衰落等问题。有些地区农村自治情况不容乐观,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先进文化培育不足,乡风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4]。

(三)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依然薄弱,有待于转变发展方式,使农产品提质增效。农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农业供给结构亟待改革。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农业设施装备发展不足,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农田水利、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园林绿化、商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发展不充分,急需政府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农村资源利用不充分,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民居等资源的经营使用效率有待提高,荒芜的土地、闲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弃用的农具等资源资产有待盘活。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需要,也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是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提炼和升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的具体落实。可以看出,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更加切合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围绕今后5年乡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优化城乡协同发展,为不同类型乡村的振兴提供不同的路径和实施方案[5]。

(一)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

1.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按照“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的要求,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产业是农村重要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产业兴旺也是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的新目标,这是中央对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后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推动农业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的变革。促进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及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支撑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化、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6]。

推进乡村振兴,要积极发挥科技与人才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与项目,推动人才团队建设。首先,培育多元创新主体,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强化农业科技企业在应用型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中的主体作用,缩短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加强应用型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其次,打造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积极发挥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社会效益,发展壮大社会化创新创业服务主体,发挥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大农业观念,以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与区域布局,制定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促进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实现高水平的农产品供求平衡,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改造农村产业,推动三大产业加快实现绿色化、低碳化、休闲化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进程,加速农村宽带网与农村电商工程建设,形成城乡生产、消费市场稳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做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减少农产品库存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业效益。改善农业供给体系,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农产品安全水平。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构建低能耗、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农村经济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相结合。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7]。

(二)优化乡村治理,强化文明乡风和生态建设,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1.优化乡村治理体制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治理合力。加强乡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村民委员会、各类专业经济协会等多元主体共管共治。

首先,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乡镇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纽带,一是要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选任培养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的履职行为。二是要加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农村党员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三是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村民选举、组织委派、公开招聘等方式配强村干部[8]。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村民理事会、农民艺术团、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投入到乡村社会服务中来,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与能力。新时代下,乡村治理的主题随着乡村多元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类社会组织体制。依法放宽一些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等社会组织的准入和登记注册条件,积极发展村级乡贤参事会,大力培育乡土型社会组织,设立农村社会组织专项发展基金。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合理配置与协调[9]。

再次,积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民主选举是农村民主自治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民主选举把那些政治上立场坚定、经济上有头脑、群众中有威望的人选拔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在村民自治中实行民主决策,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不断扩大民主决策的范围,让村民通过参与村务管理来行使其当家做主的权利。强化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自我管理,积极培养其自治意识,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强化村民对村委会的民主监督,村委会要定期向村民报告工作,接受其评价与监督[10]。

2.发展乡村文化

尊重农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创新乡村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辨别是非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乡村文化,要注意保护好乡村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传统民居和生活习俗,要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要坚决打击黄赌毒及邪教邪说等消极文化[11]。

3.构建生态宜居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之一。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必须积极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其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要依法规范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当前,我国有关农村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农村的现实状况,必须及时修改和完善。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村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建立健全农村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公众监督体系[12]。

(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除了要实现产业兴旺,优化乡村治理和农村生态环境以外,还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发展农村教育能够为农民全面发展奠定文化软实力基础。当前,城乡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因此,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农民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农村教育设施。要树立教育优先理念,推进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立法,把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13]。要创新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工资待遇倾斜等措施,积极吸引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建立农村教师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新教师录用标准,确保选拔出优秀人才到农村执教。要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积极建设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14]。

2.积极实施农民培训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推进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及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鼓励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村产业模式,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民从业规模。加强科技兴农培训,鼓励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定期举办农作物种植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政府要为农民培训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人员保障,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与责任落实。创新培训模式和形式,提升实际培训效果,调动政府、学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培训行动[15]。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也是当前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着力点,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