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凯,赵真真,李林峰
(1.潍坊市水文局,山东 潍坊 261061;2.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莒县 276500;3.莒县水利局,山东 莒县 276500)
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中的核心内容,做好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是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关键。《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明确,省水文水机构负责地表水、地下水和区域外调入水开发利用量以及水功能区水质的监测工作。围绕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潍坊市水文局全力做好了年度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为政府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1.1.1 监测站网
截至目前,潍坊市共设有降水量监测站93处,其中设置常年站监测47处,汛期站46处;共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554座,塘坝3 085座,都进行蓄变量监测;设有地下水水位监测井158眼,其中孔隙水监测井115眼,基岩裂隙水监测井10眼,岩溶裂隙水监测井2眼,咸水入侵监测井30眼,泉流量监测井1眼;设有出入境水量监测站28处,其中水文站1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27处;设有蒸发观测站7处,水文站11处,按照观测标准和规范进行监测,基本满足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精度及要求。
1.1.2 监测技术
1)地表水:大中型水库通过水文部门实测获取,小型水库与塘坝通过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实测获取;引水工程通过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实测获取;提水工程供水量通过安装管道流量计或典型监测统计获取。
2)地下水:全市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有12处,地下水类型以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为主,采用远传职能水表或普通水表计量,水量按月统计。全市有企事业单位、乡镇集中供水、联村供水自备井2 145眼,大型企业开采量采用远传职能水表计量,每日监测一次;中小企业开采量采用普通水表计量,缺乏计量设备的小型企业用水量,通过选取不同行业典型企业推算;缺乏计量设施的单村供水、分户取水的农村生活用水量,选取佃行村,通过分析用水定额推算;缺乏计量设施的分散农业灌溉开采区,选取农业灌溉典型去,通过分析用水定额推算。
1.1.3 监测成果
1)地表水取用水量统计结果。2017年全市地表水取用水量约为21 434万m3。蓄水工程、饮水工程和提水工程用水量分别占总取用水量的81.9%、8.6%和9.5%。从县级行政区取用水量来看,诸城市最多为为3 710万m3,占全市取用水量的17.3%;寒亭区取用水量最少,未使用当地地表水。从水资源三级区取用水量来看,潍弥白浪区最多为17 068万m3,占全市的79.6%;小清河去最少为1 255万m3,占全市的5.9%。从用水类型来看,农业取用水量为6 434万m3,占当地地表水年取用水量的30.0%,生活取用水量为10 473万m3,占当地地表水年取用水量的48.9%,工业取用水量为3 447万m3,占当地地表水年取用水量的16.1%,生态取用水量为1 081万m3,占当地地表水年取用水量的5.0%。
2)地下水取用水量统计结果。2017年全市地下水取用水量为71 680万m3,其中取用浅层地下水71 530万m3,占取用水量的99.9%,取用深层地下水78万m3,占取用水量的0.1%;从县级行政区取用水量来看,寿光市最多为14 098万m3,占全市的19.7%,奎文区最少为513万m3,占全市的0.7%;从水资源三级区取用水量来看,潍弥白浪区最多为47 272万m3,站全市的66.0%,小清河区最少为11 205万m3,占全市的15.6%。从农业灌溉用水量来看,潍坊市农业比较发达,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地下水开采量的80%以上。
3)外调水取用水量统计结果。2017年全市引黄引江水量为21 766万m3,1~5月引黄引江量为7 916万m3,6~9月引黄引江水量为7 871万m3,10~12月引黄引江水量为5 979万m3。其中寿光市1 347 万 m3,昌邑市 2 134 万 m3,昌乐县 351 万 m3,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及工业生产。
4)取用水总量统计及结构。2017年全市取用水总量为93 043万m3。其中,地表水取用水量21 434万m3,占总取用水量的23.0%;地下水取用水量71 608万m3,占总取用水量的77.0%。
潍坊市用水包括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四大类。据统计,2014—2016年潍坊市平均实际用水量为132 179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75 463万m3,占总用水量的57.1%;工业生产用水26 102万m3,占总用水量的19.7%;城乡生活用水25 469万m3,占总用水量的19.3%;生态环境用水5 145万m3,占总用水量的3.9%。
1)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制度建设滞后。山东省早在2015年12月11日就下发了《山东省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办法》(鲁水政字〔2015〕23号,以下简称《办法》),但各地市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只是简单地执行《办法》规定,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相比,潍坊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考核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在用水监测、统计等方面缺乏完善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难以保证相关部门提交的取用水数据可靠性,人为因素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区域用水总量监测成果的客观性。
2)基础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是各级政府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潍坊各县市区普遍存在区域用水量监测人员缺乏、监测站网不够完善、监测设施亟需更新、取用水信息采集困难等问题。一是区域用水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监测站点多,仅依靠水文站工作人员对所在县域水量监测站网进行巡测管理及开展未监控区域用水量调查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汛期洪水期间,水文测报任务与水量监测任务冲突,一定程度制约了水量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委托观测员。二是现状雨量站网虽能基本满足区域用水量监测的需要,但部分县市区雨量站偏少,还有一部分小型供水工程、小型灌区、农村农业取用水、灌区退水及城市退水等尚无水文监测设施,地下水监测井也相对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水量统计的精度。三是区域用水量监测点多面广,设施老旧,测报精度不够高,需引进使用新仪器、新设备,提高自动化测报水平,才能保障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有些需要取水单位自行上报或由技术人员抄表统计的资料,在线监测程度较低,缺乏对用水户及其用水过程、用水特点的有效监控和掌握,少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存在,导致用水量数据误差较大,成果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影响了全市用水总量统计的精度和工作进度。
3)多部门协调难度大,资料汇交困难。《办法》规定:“设区的市水文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水总量监测的组织实施。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用水户实际取用水量的监测工作。”“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取水许可统计资料和取用水户年度实际取用水量逐级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水文机构汇交取用水户取用水资料”、“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跨区域调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将上月调水资料汇交省水文机构”。但实际上,在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涉及水利、环保、城建、农业、畜牧、统计等多部门的基本涉水资料汇交问题,如经济社会指标、农业灌溉用水、农村人畜用水、小型水利工程等,公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的时间晚于区域用水总量统监测数据汇总的时间;再就是没有完善的资料汇交制度,包括汇交内容、格式、时间、形式等,为按时完成区域用水总量统计工作,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难度较大,部门基础资料收集非常困难。
4)监测经费不足,影响用水量监测工作。随着中小河流治理水文监测工程的建设,潍坊市新设和改建了一批雨量站、水位站,为尽快进行对比分析,并投入运行,不论是在仪器设备还是人员配备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这就需要大量的区域用水监测经费。目前,潍坊市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经费投入较少,特别是委托观测经费明显偏低,制约用水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明确工作职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在着力推进“三大攻坚战”的新时代,新班子、新机构、新体制的形成,目的就是为扫除自然资源管理中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局面,破除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的弊端,消除部门内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使得职能权责更加优化协同,监管运行更加高效有力,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高效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要顺应发展大势,结合省编办的批复和省局统一部署,要加快推进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组建县级水文中心,建立健全县域用水总量监测管理机构,实行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多部门监管、协调难度大,资料汇交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统计制度,对相关资料的统计、汇交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满足各级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考核的需要;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贯彻落实“河长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将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中。
一是要建全全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网络,加大对监测站网的布设力度,建立健全重点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监测站。二是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变现有监测设施老旧的现象;对用水单位安装合格的在线监控设施,调查清楚用水过程及特征。三是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确保监测成果符合要求。
立足主责主业、发挥水文职能,赢得地方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监测经费不足和委托观测员补贴偏低的问题,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水资源直接影响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以有限的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无限发展,要突出区域用水中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破除制约瓶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规划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保证区域用水总量数据的及时、准确上报以及统计汇总,满足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的管理和考核,为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供优质高效的数据支撑,对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新格局,同心同德建设美丽中国,意义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