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理科状元钱云:少于五分钟的审题多是无效审题

2019-02-14 16:59钱云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题江苏文章

我很开心,有幸借这个平台,分享一些个人的写作经验。虽然只是一些雕虫小技,但是我依然希望可以让同学们对于写作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首先和大家聊一聊,考场作文的特性。它以考查同学们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而不是检验阅卷老师的审美能力。由何评判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考场作文的高下不是个人喜好的一言堂,它会去计较文章框架的齐整与新颖、语言的得体与特色、记叙文情节的合理性与曲折性、议论文论点的深度与论据的充分性。

其实这么多年的语文学习,大家懂得很多这方面的技巧。比如一篇文章最简单的基本框架就是“总分总”或者“总分”。在这之上我们再玩一点小花样,比如记叙文中的倒叙,议论文中的先破后立等,使我们的文章在几十万份的高考作文里稍微显露一点。我们在阅读理解时经常赏析某段某句话的艺术手法,素日里我们也经常进行好词好句好段落的摘抄。我们其实是明白的,一篇出彩的文章,一个精彩的段落,是应该有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可是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去使用这些技巧,知道是一回事,运用所学又是另外一回事。

普遍的情况是许多的同学没有综合使用这些技巧的能力。在适当的地方运用适当的技巧是妙笔生花,在不适当的地方使用不适当的技巧是画蛇添足。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是适合,什么情况是不适合?很抱歉,我没有办法总结出一个完美的理论,甚至我会选择你认为很不能接受的两个字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觉。

可是感觉并非凭空产生的,你素日里的语言习惯会影响你写作的语言架构,你素日里读的书经历的事情也会影响你的文章格调。感觉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相反它综合性地反映了你的语文素养,你平时的阅读量、你谈吐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它。所以高中的时候很多文科生喜欢开玩笑说语文就是“童子功”,到头来影响自己成绩最深的还是曾经看过的书,养成的写作习惯,而非一两堂语文课。

我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并非神化语文,让各位同学觉得它更加高不可攀,而是真诚地建议大家:好读书,读好书。一本泛泛而谈的网络小说的语言和框架终究比不上一本世界名著。更不用比较两者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如果大家觉得名著太过厚实晦涩,也可以读读散文,看看微小说,等等。我个人觉得微小说的框架结构,情节反转都是可以作为典范去学习的。

正如一位名师所言: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多读、多想、多写。想要写出出彩的文章不仅需要多读名家美文,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多多思考,多多记录。不要一提到父爱母爱,就是校门外等候的身影。同一個命题,几十万考生,我们要写出不一样的东西,才能使人印象深刻,才能出彩。怎么才能有不一样的东西,一定要多多观察生活,多多思考生活,多多记录生活。尤其是江苏省格外偏爱以小见大,从细节中感悟生命真谛的文章。

关于多写,我还想多讲两句自己的切身体会。一是挑战自己,写一个超长篇。很多同学会搞不懂记叙一件事情或者阐明一个道理究竟该如何去排兵布阵。这种情况下写一个长篇是很锻炼你相关的能力的,起初可以尝试1500字。因为一个长篇如果没有清晰的写作布局,要么写不完,要么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一个长篇其实就是逼迫你去思考谋篇布局,让你没有办法偷懒,只能绞尽脑汁。二是三易其稿,乃至四易、五易。不过我反对为了改而改。每一次的修改至少得讲出理由。是结构不够好,还是语言不够形象,还是主题不够明确。逼着自己去想出问题进行修改。请相信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需要经常去推敲自己文章的结构框架、遣词造句。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注意到我在上一段多次提到逼迫。“逼着自己去想”“逼着自己去思考”“逼着自己去改”。听上去好辛苦对不对,可是想要写作提高,就必须走出舒适区,去思考,去改变。写作这件事,非常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非常容易出现很久不写手生的情况。所以既然你希望在最后的高考中凭借作文的优势狠狠甩别人十几分,那你就需要比别人更努力,更勤于积累、思考、练习。

以上我似乎没有讲什么新鲜的方法,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读思写。那么有没有什么捷径,有没有什么套路?我的回答是没有。我始终相信一篇优秀的作文是可以很轻松领先别人十几分的,老师们爱讲一分千人,十几分就是几万人。江苏今年扩招人数最多的苏州大学在全省不过才招两千多人。大家体会一下竞争的惨烈。捷径、套路是没有办法让你超出众人,领先十几分的,因为人人爱走捷径,人人爱套路。你追求的是老师口中的五十出头的平均分,还是六十几分的领先一步?

最后想讲非常重要的一点,它是一切的前提——“审题”。审题正确所有的一切才有意义,审题不正确所有的一切都是无用的。

审题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你考试最后一个小时的随便瞟一眼,尤其是江苏高考语文作文。正如一个语文考了134分的河南学姐所言,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相较于其他省份,作文题意难以捉摸。那么从最简单的开始:抓关键词、确认核心关键词。这一点针对近年的江苏高考题还是适用的——青春,话多话少,车,语言。然后寻找其他语句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江苏语文高考为例,“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解释何为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解释语言的应用,“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解释语言的作用。理顺题目,再选择写作角度。少于五分钟的审题多是无效审题!审题不正确有何继续的必要?再一个,同学们一定要有点题意识,无须在自己的作文里大摆迷魂阵。即使是生硬点题也不要不点题。

这篇文章有很多老生常谈,我真心觉得写好一篇作文一定要:多读、多想、多写。这是准备工作。战斗时就是一定要认真审题,确定写作角度。

钱云推荐 学姐书单

1.《文化苦旅》《中国文脉》余秋雨

2.《一九八四》(英)乔治·奥威尔著 刘绍铭译

3.《先生》《先生》编写组 中信出版社

4.《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著 张倩倩译

5.《七声》葛亮

6.《目送》龙一台

7.《遇见最美的本草》楚林

8.《战争与和平》(俄)托尔斯泰

9.《麦田里的守望者》(美)J.D.塞林格

10.《我们仨》杨绛

11.《局外人》(法)加缪著 李玉民译

12.《放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赛尼

13.《民主的细节》刘瑜

猜你喜欢
审题江苏文章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三招”学会审题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江苏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