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沿柏油路巡行,犹如来到“绿色长城”。
这里是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线,这里是畅通无阻的抢险交通线,这里是黄河安澜的防洪保障线,这里是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这里就是长期以来捍卫黄河下游安澜、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黄河大堤。
总长128公里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一期工程被称为“扛起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旗帜”:2008年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这些享誉世界的建筑精品,同步登上了“鲁班奖”领奖台。
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是整个黄河大堤标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目前,山东、河南两省总长1371公里的黄河大堤都迈入了标准化管理的行列,按照现在的地形地物状况,保护范围为12万平方公里。
70年来,在黄河大堤的护佑下,黄河水为人类造福,成为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抗旱补源等的基石和源泉。
70年来,靠着黄河人的不懈努力,山东、河南黄河人强力推进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工程管理,根除“黄河百害”,让母亲河滋润大地变成了现实!
九曲黄河,源远流长,她以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和长江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千年中,历朝历代投入无数人力物力修建黄河大堤,游荡不羁的黄河却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历史泛区达25万平方公里。多沙的黄河成为著名“悬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沿黄人民生命财产时时刻刻处于严重威胁之下。
据统计,自1855年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改道的83年中,仅黄河济南河段就发生87次决溢灾害,决口口门达112个之多。
善为国者,必先治水。从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把黄河治理摆上了首要位置,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国家开展大规模的黄河大堤加高培厚,修复了千疮百孔、残破不全的堤防,将历史遗留下来的秸料埽坝全部改建为石坝,把过去低矮残破的大堤加高到11米以上,堤防加宽到50~100米,使千里黄河堤防成为防汛抗洪的重要屏障。
随着新中国成立,黄河堤防管理也进入了新境界,从机构队伍、规章制度,到管护理念、手段、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堤防管理步入正轨。国家成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沿黄各地组建了黄河河务局,使黄河堤防的建设、管护有了稳定、专业的队伍。实行了“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黄河河道管理条例》《黄河河口管理办法》《黄河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黄河堤防工程的管理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黄河下游堤防管理组建了3万余人的半军事化队伍,开展了培修加高、锥探灌浆、放淤固堤、险工加高改建、造林防浪,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有力地保障了黄河的岁岁安澜。
黄河含沙量大的特性,仍使下游河床滩面普遍高出背河地面3~5米,个别地段在7米以上,悬河形势加剧,防洪形势严峻,黄河堤防运行管理背负重重压力。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提高黄河堤防标准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治理方略,2004年起,国家斥资27亿元,实施了黄河下游南岸的标准化堤防一期工程建设,涉及河南、山东两省,总长287公里。“十二五”“十三五”继续实施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标准化堤防建设让山东、河南黄河千余公里堤防,初步建成了由堤防、险工、河道整治工程和蓄滞洪区组成的高标准防洪工程体系,也为新时期黄河堤防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促使管理工作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华丽蝶变。
实施管养分离。2005年3月,黄委会实施水管体制改革,实现了管理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和施工企业的人员、机构和资产的彻底分离。改革完成后,黄委所属水管单位均实施了“管养分离”,确立了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公司、施工企业“三驾马车”并行的新格局,初步建立了职能清晰、责权明确的水管体制和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运行机制;落实了管养经费,年度养护费用由改革前的平均2000万~3000万元提高到4亿多元,工程养护经费大幅度增加。体制机制的创新、养护经费的保障,有力提升了黄河工程管理水平。
实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山东、河南黄河人按照黄委会制定的《黄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严格规范管理,实施精细维护,使黄河堤防堤顶道路畅通,堤坡平顺,草皮生长良好,淤区完整,绿树成荫;险工坝岸整齐美观,坝顶平整,坝坡平顺;备防石存放规整,各类标志牌清晰明了。多年来,黄河下游堤防还坚持植树绿化,沿黄两岸成长出防浪林、行道林、生态林,黄河堤防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长廊和防风御沙屏障。
以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为例,沿黄河大堤初步营造了“六条绿化带”:
——黄河滩地综合开发带。宽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以种植牧草为主,形成一个平坦开阔的天然牧场。
——临河防浪林带。大堤临河堤坡以外种植30米宽的垂柳。
——堤防行道林带。12米宽的大堤顶两侧各种植一行行道林,树种有垂柳、红叶李等。重点堤段种植松柏等优质常绿树种;堤肩种植花卉和草皮。
——淤背区适生林和经济林带。种植黑杨、银杏、翠竹、松柏等。重点地段进行了专门绿化园林设计,形成了目前黄河风貌带的绿色长廊。
——临、背堤坡林草带。对紧靠绕城高架路的堤段进行了重点绿化美化,种植五角枫、火炬树、翠竹、黄杨、冬青等美化树种,形成乔灌木结合、树草并茂的生态防护林带。
——背河护堤林带。背河堤脚外种植了10米宽的杨柳。
“六条绿化带”建设有效缓解了“地上悬河”对黄河两岸安全的威胁,改善了生态环境,成为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典范。
加强“三条黄河”建设。黄委会大力推进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三条黄河”建设,建成投入运用异地视频会商系统、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等,为堤防管理插上科技翅膀,大大减轻了黄河工程运行管理者的劳动强度,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动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
开展调水调沙。2002年7月4日,黄河小浪底水库多个闸门依次徐徐升起,黄河首次规模宏大的调水调沙正式开始。这是当时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调水调沙,迄今在黄河上已成功地进行了17次。持续至今的调水调沙有效地利用黄河水将下游河槽淤积的泥沙冲入渤海,扭转了有史以来下游河床不断抬高的天然趋势,解答了世纪伟人“黄河涨上天怎么办”的千古之问,减轻了堤防防洪抢险的风险和压力。这是黄河人探索多泥沙河流治理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意义重大。
70年来,山东、河南黄河人通过标准化堤防、“三条黄河”、调水调沙等多元管理体系,在2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不断创新管护理念、提升管护新手段,精心管护黄河大堤,把下游两岸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从提心吊胆中解放了出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迈入新时代,黄河堤防管理也加快了补短板、强监管的步伐。
走进新时代,对标新要求,治黄工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改革发展总基调,黄委会正积极推进黄河堤防安全评价工作,把一些险工、险段梳理出来,补短板强监管,重点加强安全管理。
同时,黄委系统加强了对黄河工程的监管,开展“四不两直”暗访督察,提高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安全。
70年来,在巍巍黄河堤防护佑下,黄河水成为乡村、城市、农业、工业、生态的强有力支撑;特别是近30年来通过水量统一调度和强化管理保持了河道不断流,黄河已与社会、经济、生态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黄委9次引黄济津,33次引黄入冀,30次引黄济青;引黄灌溉面积3500万亩,累计引用黄河水3395多亿立方米,山东省15个市近百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保障了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为山东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18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泽润河南,有力促进了河南沿黄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0年来,在巍巍黄河堤防护佑下,黄河下游已连续战胜花园口站出现的1万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洪水12次,度过了1969年、1970年三封三开的严重凌汛期,保证了黄河大堤的安全,创造了连续70年不决口的奇迹。
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黄河宁,天下平”。目前,山东、河南黄河干部职工积极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考察黄河重要指示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规范堤防管理、加快科学发展,让黄河成为安全河、生态河、文化河、幸福河,更好地造福华夏大地。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9年9月27日 作者:赵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