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国家公园文献计量分析

2019-02-13 13:13谢乙莹李梦雨程亚文
关键词:发文公园体系

王 原, 谢乙莹, 李 敬, 王 立 , 李梦雨, 程亚文

(1.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上海栖星生态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思想来源于西方两个基础性价值导向,其一强调“全民公益性”,其二强调“生态保护”[1]。自1872年首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国家公园价值理念逐渐得到全球共识,截至目前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实行了国家公园制度。

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拉开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序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保护地类型不断建设与发展。随着国家公园理念的深入以及“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原则的指导,2015年,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式启动,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成为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抓手和突破口,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近期,《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更是明确划定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种自然保护地类型,因此及时梳理并总结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体系的研究状况极为重要。近年来国内专业学者从管理、规划、立法[3-5]等角度做出了卓越的探索,但大多数总结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观因素较强,传统的综述方法较难从海量数据中展示全貌。因此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来展示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公园体系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未来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是Citation Space的简称,译为“引文空间”,是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6]。其特征是把某一学科领域繁多的文献数据,通过时空布局展示在知识图谱上,用多元动态的可视化语言直观地梳理出该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7]。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数据处理采用的是CiteSpace5.3R4(64-bit)版本的CNKI分析板块。由于文献类型和来源具有多样性,期刊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国家公园”为主题,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进行精确检索,共采集结果2180条。

具体操作如下:以1992—2019年为总时间段,时间分区为3a,数据阈值为各时间切片频次排前50的样本数据,使用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网裁剪方式,先后基于“Author”、“Institution”、“Journals”、“Keywords”及“Burst Terms”依次生成相关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文献产出时间分析

发文数量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根据其上升走势可以看出我国该领域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波动上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

图1 1992-2019年国家公园体系研究文献时间分布Fig.1 Time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in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 from 1992 to 2019

1)1992—2005年为缓慢起步阶段。第四届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会议以及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保护区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规范条例的相继成立,使自然保护区建设意识逐渐提升。该阶段程薛达元[8]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划分的类型和标准。李世东[9]等人对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规范条例尚缺乏,理论发展仍需完善,国家公园体系研究相对比较沉寂。

2)2006—2012年为波动上升阶段。2006年文献量剧增,达到近15年的最高峰。此阶段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研究聚焦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10]等方面,已有少数学者开始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等[11]进行探索,研究领域逐渐向经济、生态等领域扩展。

3)2013—2019上半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紧接着2015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公园试点、生态文明等词汇持续成为研究热点[12]。该阶段除了对国家公园公益性和体制化有深刻思考之外,更聚焦于游客认知、游憩动机、环境解说、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13-15]。很多学者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较为成熟的国家公园体系,研究成果更加丰富[16]。

2.2 发文作者与团队分析

在CiteSpace中,节点类型选择为Author,得到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图中节点大小表示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连线粗细反映合作关系强度,连线颜色代表合作年份。统计显示见表1

表1 发文作者及机构(排名前20位)

Table 1 Authors and their institutes in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top 20)

名次Rank发文篇数Publications首发年份Year作者Author作者单位Affiliation1301997杨锐清华大学2282008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212002钟林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4181999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5142011武法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142001吴承照同济大学7142006陈秋华福建农林大学8112012赵智聪清华大学9102014董建文福建农林大学10101993但新球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11102010方世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2102005张海霞浙江工商大学

名次Rank发文篇数Publications首发年份Year作者Author作者单位Affiliation1392007田明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492013陈耀华北京大学1582014吴后建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1681992吴楚材中南林学院1782014舒勇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1882017虞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982016周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72015刘世好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图2 1992—2019年国家公园体系作者研究图谱Fig.2 The author cooperation network in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 from 1992 to 2019

1)发文数量上,杨锐、苏杨、钟林生发文量为前三。共有12位作者发文量在10篇以上,占发文总量的8.7%,成为国家公园体系研究的核心群体,为该领域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发文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作者的发文量以2篇为主。

2)发文年份上,前20位作者中,吴楚材首发年份最早且发文数量较多,主要研究对象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清华大学杨锐团队对该领域的首发文献较早,且发文量最多,贡献较大,主要聚焦于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制建设,同时对美国、英国、法国等经验成熟的国家公园管理规划进行详细剖析,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近两年发文量较多且文章影响力较大的作者以虞虎、何思源为代表,放眼于国际视角来看待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17]。

3)作者合作上,研究群体呈现较为集中的趋势,研究视角有共识。杨锐为高产核心团队,与赵智聪、庄优波合作紧密,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管理规划与建设体制;苏杨团队合作范围较广,近两年与何思源、王蕾等作者合作连线较多,研究内容更加关注国家公园地役权、游憩功能等方向;钟林生团队与虞虎合作为主,最新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国际经验、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等。多数研究学者以各自机构为合作圈,合作关系明显分布在机构内部,研究团队彼此合作连线较少,关系较为微弱,地域远近、机构性质与学缘关系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2.3 主要发文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对2180篇文献进行Institution功能操作,获得排名前20的发文机构(表2)及知识图谱(图3)。

1)发文数量上,该领域研究集中于高校和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文数名列前六,发文篇数在10篇以上的机构占据总发文量的23.5%,发文篇数排名前六的机构占总发文量的10.9%,这说明国家公园体系研究机构相对集中,但总体来说发文量并不高,机构间科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表2 主要发文机构(排名前20位)

Table 2 Institutes in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top 20)

名次Rank发文篇数Publications首发时间Year机构Name of institute11212004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12212006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3192008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4182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15182014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16162011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171520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18132008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19121992中南林学院20121998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机构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北京、福建、陕西、江苏和上海等地。北京市为主核心,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陕西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所在地为次核心。

图3 1992—2019年国家公园体系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3)机构合作关系上,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核心高产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合作较多,北京林业大学与清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合作较多。2019年合作关系较为紧密的有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保护中心、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总体来看,机构之间整体合作关系并不强,连线较细且稀疏,合作时间以近几年为主。

2.4 主要发文期刊分析

对载文期刊进行分析(表3),刊载数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园林》。在刊文量前20的期刊中,《中国园林》《地球学报》《旅游学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等影响因子都在1.0以上,这些期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公园体系研究领域的重点。发文期刊涉及林业、湿地、旅游、环境科学、生态经济等不同领域,可见国家公园体系的研究与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关系,总体特点为综合性与交叉性。

表3 国家公园体系研究发文期刊(前20)

Table 3 Journals of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top 20)

序号Rank期刊名称Name of journal发文篇数Publications1中国园林1592绿色中国1143环境保护694安徽农业科学555旅游学刊546林业资源管理537世界林业研究528生物多样性439林业经济问题3810生态经济37

序号Rank期刊名称Name of journal发文篇数Publications11林业经济32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713地球学报2214湿地科学221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19福建林业科技1820资源科学18

2.5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界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CiteSpace软件界面中,将“Keywords”选择为网络节点,保持时间跨度不变得到图4。

图4 国家公园体系关键词知识图谱

图4显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园林等关键词中心性较高,为国家公园体系研究热点领域。不同节点代表不同关键词,节点越大频次越多,颜色从冷色渐变为暖色代表年份由远及近,连线越粗越多,共现次数越多,相关的关键词关联强度越大。如:20世纪90年代,国家森林公园与评价的共现关系较强;21世纪初,国家公园体制与总体方案、可持续发展存在共现关系;近两年风景名胜区与保护地、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与评价的研究热度相对较高。

2.6 突变词检测分析

图5 国家公园体系关键词共现网络突变词Fig. 5 The cluster diagram of burst words in national park system research

突变词检测算法能够直观体现不同时间的研究前沿。本文将检测参数设置为:a1/a0=2,ai/ai-1=2,The number of states=2,gamma=1.06,Minmun Duration=2,得到了前20的前沿性术语可视化(图5)。其中begin表示突变的初始年份,end表示突变结束的年份,strength表示突变的强度,而红色部分表示突变持续的时间。图5显示,“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地”将持续为主要研究方向。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分析CNKI数据库中1992—2019年上半年国家公园体系2180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1)发文的数量走势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缓慢增长、波动上升、快速增加,每个阶段研究背景与重点都有所不同。(2)学术研究团队主要集中各自机构内部,不同学术团队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微弱,机构之间整体合作关系并不强,地域分布较不均衡。(3)发文期刊涉及范围广,国家公园体系研究与湿地、林业、生态、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交融,综合性不断增强。(4)“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区”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深入,“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地”依旧是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以上结果,未来研究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继续加强合作研究和学科融通,形成跨地区的机构合作和不同学科的交汇网络,使国家公园体系内容更加动态与丰富。(2)聚焦中国特征与问题,使国家公园研究尺度更加多元发散,在保护、管理等问题的基础上向环境教育、社会、经济、游客体验等方向探索,完善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研究脉络与知识体系。(3)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可持续性、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猜你喜欢
发文公园体系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