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儒生,刘 畅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襄阳 441000)
电源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持续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源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目前处于用户供电的最前沿。他安全可靠的运营和经济运行已成为电力部门和用户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谈谈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几项措施。
(1)部分客户的设备没有维护,设备老化,陈旧,绝缘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这种故障往往导致配电线路跳闸。
(2)车辆撞击杆也是重要的外力破坏因素。当杆被车辆撞击时,很容易使线路跳闸。
(3)接线方式落后,发展滞后
近年来,市区人口增加及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早期的电力规划已远远落后于电力负荷的增长,原有的10 kV配电网已无法解决供需矛盾。过去,10千伏配电网主要由架空线路支配。布线方法主要是单电源树枝状布线。技术标准低,线分割开关数量少。
(4)配网架空线走廊违章建筑
其次,在主要交通主干道的架空线走廊附近,新建筑物的建筑工地较多,直接威胁到线路的安全运行。违章建筑拆除力度难,多年来和地方政府进行沟通,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5)树木障碍是线路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6)机械施工挖伤电缆,燃放孔明灯等造成线路跳闸时有发生。
(7)操作过程中,设备绝缘表面积会达到一定量的盐分,遇到潮湿天气时容易引起闪络。在雷击和内部过电压的影响下,它还大大降低了绝缘的冲击性能,容易闪络,当出现污闪以后,容易引起线路单相接地,若运行环境条件恶劣,绝缘的耐压降低能力会影响电网的可靠性。
(8)10千伏配电网的过电压。电气设备的运行必须承受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的影响,特别是在环境条件差的设备早期施工中。它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接地电弧很难熄灭,它会激发电弧接地过电压,这比相电压高4倍。这势必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巨大威胁。
2017年,仅襄阳供电公司城区配网就发生故障699次,设备老化306次,占总故障43.8%;其它原因217次,占总故障31%;外力破坏事件176次,占总故障25.2%。其中,汽车与电杆相撞,悬挂电线并拉电线共89次,外力将10kV电缆挖掘24次。施工机械接触了10kV配电线路,共造成17起事故。
(1)在干线或支线安装断路器。用于选择连接开关,第一个永磁真空断路器。永磁断路器可以单独安装在线路支线或干线上,永磁真空断路器自动切断故障电流的功能,它可与变电站出口开关配合使用,自动隔离故障,减少停电范围。
(2)加大电网改造力度,优化电网结构。减少配电网的电源故障范围,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在几公里长的配电线路上发生分支故障将导致总停电。安装连接开关可以大大减少故障停电的范围。
(3)对易受外部损坏或存在潜在电击和伤亡的电力设施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例如:对于容易与车辆相撞的电线杆和电缆,应悬挂标牌和警告标志等措施。对于可能存在人身触电危险的电力设施,应安装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带电作业制。实时工作的发展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首先,它可以保证不间断供电,提高经济效益;其二,工作手续便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三,作业受时间限制小;第四,可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5)在线路和分支上安装故障监视器,以准确找到故障点并减少断电范围和时间。
(1)加强停电和维护的规划和管理,并在首次报告后实施停电。首先,对于真正需要停电的工作,在工作计划事先准备好之后采取停电的形式。二是将“停电后等待现场”改为“人在现场,等待停电”,以控制操作的质量和进度。施工结束后,电力传输将及时恢复,停电和电力传输信息及时释放,缩短停电时间。
(2)开展配网事故处置预案的编制及演练。制定各种类型事故预案,尤其是接有重要用户线路都有专题事故预案,包括转移负荷措施等。通过故障维修的精益管理,缩短了10 kV配电网的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3)加强与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制止线路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必要时通过合法手段解决。
(4)尽早进入城市道路拓宽工程,影响城市道路拓宽工程建设中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施工现场,应派出专人监督(坚持)并安装防撞和安全警示标志。
(5)在铺设10kV电缆的电缆沟(沟渠)的地面上,在安全警告标志上安装一根引人注目的电缆,以防止施工单元砸碎电缆。
配电网络连接到整个电网中的主网络,用户连接,同时负责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促进自我发展,做好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配电网络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策略。技术和管理措施,改变经营理念,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