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李洪光,丛龙宇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铁岭 112000)
电力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广,能够全面覆盖发电、输配电、变电等五个重要环节;二是专业化水平高,不仅融合了日常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与自动化操控技术等,还涉及诸多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三是各区域具有个异型特征,且各地区电网运营管理策略等也存在显著差异;四是该技术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的庇护,力求向着国产化方向发展。
电力行业具有服务行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电力行业侧重于信息交互的时效性,并且需要搭建安全、可靠的平台作为信息交互支撑。在电力信息通信中,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监控机制,推进整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网络技术拓展应用到电力信息通信领域所体现的优势如下所述:
(1)提高电网的信息控制能力。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机械化管理模式逐步被摒弃,需要与智能化技术协调配合改善电网运作系统,提高运行时效与安全稳定性。
(2)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高效应用网络技术有助于创新发展模式。大多数电力企业属于国有性质,其发展模式始终是一成不变的,而在新形势政策的要求下,电力企业应当转变发展理念,高效应用网络技术推进电力信息系统的创新发展。
(3)将网络技术拓展应用到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的另一个优势特征是,智能化输配电力能源。在整个电网系统运维管理过程中,电力能源输配属于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应用网络技术可构建创新型电力资源输配模式,可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重点体现在信息交互与传输管理上,以信号传输为例,电网信息通信网络的传输效果较为优越。在继电保护信号运行过程中,可依靠脉冲编码调制设备实现信号的高效传输,该设备设有接入式通信端口,可将数据信息同步传导至数字平台上。部分电力企业为满足基础业务的实际需求,需不定时组织视频会议,而依托传输控制协议,采取接入方式进行分组交换网络,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确保会议的正常开展。
此外,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还表现在信息管理上,主体内容包括监控与管理两部分,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促进各部门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确保各项电力信息通信业务有序运转。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方面的应用还表现在调度工作上,其核心在于通过变电站的视频监控实现整体调度工作的运转。就电力系统变电站来说,多在远程终端单元中实现遥测、遥信、遥控以及遥调四种基本功能的灵活切换与协调配合。其中,遥测功能是远程测量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阻等基本参数;遥信功能的目的是采集相关信息量产生的远程信号;遥控功能是动态操控分合闸执行特定控制命令的过程;遥调功能是依据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执行远程调试指令。
要切实强化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首要前提是创新电网运行模式。例如,积极创新电网运行模式可提高电网自动化通信设备的运行效率,实现人机交互。另外,创新电网运行模式创新还要将目光放在智能化电网系统上,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理念原则,加大创新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挖掘技术应用潜力,优化电网运行模式。
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网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构建完善的网络通信联盟体系。在电网智能化发展进程中,需依托协同发展模式,促进电网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进而推动基础业务的运转,提高工作时效性。再者,电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与控制一体化至关重要,需优化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深度剖析安全问题,并对电网安全系统运行实施客观评价。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电网信息通信网络体系与集中管理体系,有助于确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创新科技。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电气企业要加强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深度剖析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高效应用,可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完善专业网络技术。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大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效率,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