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江
(深圳艾维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二维码最开始出现在日本,前身是Denso公司出于追踪汽车零部件的需要而制作的一种条码。今天,二维码因其信息容量巨大、编码的范围广、不容易出错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当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二维码主要用于扫码交易或者作为某个软件的入口,与这类二维码不同,大型仪器设备所产生的数据量是十分巨大的,在管理上难度也更大,将二维码识别技术引入设备管理的工作中,对提高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维码的生成需要二维码生成器来完成,实际上也就是二维码生成软件,其工作原理就是把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输入二维码生成器之中,从而生成与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接着再进行保存与使用。二维码生成器的制作基于二维码生成算法,依靠编程语言:JAVA、VB等进行编写。
矩阵式生成是比较常见二维码生成方式,生成生成原理实际上是由多个0和1组合起来的数字矩阵。“0”、“1”比特流的概念恰好是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的基础,技术人员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应用,利用无数个与二进制相匹配的几何图形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即用“点”表示二进制“1”,用“空”表示二进制“0”,由“点”和“空”的排列生成二维码。简单来说,就是将组成二维码的基本元素0和1的数字矩阵进行排列组合,输入生成器的文字、数字信息不同,得到的组合形式也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二维码各不相同的原因。
堆叠式编码原理是以一维条码为基础的,按照需要将条码进行堆叠,有时是两行,有时是多行。在编码设计上、识别方式上它继承了一维条码的部分特点,技术上也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因为行数增加,译码算法也出现了一些区别,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PDF417等。
同时二维码具有一维条码的部分特点:每一种码制具有自己特定的字符集合;每个字符都占有确定的宽度;具备基本的检验功能。除此之外。二维码还具备对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的特点,可以同时实现对横向、纵向两个方向的信息识别,在单位面积内能够储存、表达的信息十分丰富。
二维码的识别比较简单,一般由扫码机、手持设备(智能手机等)、各类带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都可以对二维码进行识别。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下载二维码识别软件来对二维码进行识别。其原理是以摄像机、扫描机等图像输入设备,以及光电扫描设备为基础对其进行识别,最终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处理。
设备管理在大型仪器设备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二维码技术是对设备数据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在仪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一系列相关的资料也会随之产生,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会有所反映,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对设备管理的数据库进行管理。二维码识别技术可以和设备管理数据库进行匹配,实现各种信息的快速查询,比如设备的工作状况等等。在过去的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选择PC端才能完成设备设备管理、信息查询等工作,而现在我们只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对设备管理数据库的访问和追加信息记录,以便于对设备工作的状态进行了解。
过去,我们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我们通常需要找到各种相关的鉴定标准,为了进行区别我们甚至需要对设备贴上标签以示区分,但尽管如此,我们的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出现信息不匹配的现象。另外,一张标签上所能记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在对信息的补充和细化工作上,传统的标签并不能胜任。将二维码识别技术引入设备管理的工作中,我们们可以对设备出现的问题通过生成器生成新的二维码,将出现的问题全部记录在二维码中,直接传输到数据库中心。因为录入二维码生成器的信息是针对每个设备的信息,所以我们生成的二维码每个设备都是不同的,这样基本上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匹配造成的失误。通过扫描二维码,相关的修理人员也可以直接获取二维码中的全部信息,对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修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随着4G时代二维码技术的不断完善,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引入二维码识别技术已经是各个行业管理方式创新的主要趋势。我们也可以说,二维码识别技术和设备管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对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我们掌握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实际操作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二维码技术虽然十分方便,信息量大,但是对二维码的管理工作也不能松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大家对二维码识别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