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广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市分公司,漯河 462000)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常态下,通信技术种类得以丰富,相较于前4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及相关技术更具复合性,使5G通信速率更高,通信体系更为安全,通信覆盖更广。
相较于前4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及相关通信技术需要攻克的首要问题就是“速度”,只有通信速度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适应网络运行速度,提高用户体验,使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5G及相关技术,打破通信业务局限,为推广、应用对网速要求更高的通信业务奠定基础。在通信业务不断丰富新常态下,网络业务更为宽泛,且具有包容性,使5G及相关技术得以发挥其应用成效。5G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更广,例如地下车库等。
5G及相关技术在人际交互进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5G不局限于应用在人际交互进程中,在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也需要应用5G及相关技术,实现人与物的通信目标,为实现物与物的通信奠定基础。相较于人与人的交互,人与物乃至物与物的交互对延时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人与人交互延时在140毫秒内可以接受,然而人与物乃至物与物交互延时却需小于1毫秒,这就要求通信体系更为完善,通信延时更低,为此需在相关领域应用5G及相关技术[2]。
在设计与配置5G无线网络时,为提高相关技术应用质量,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优化配置无线网络,落实低能耗、低成本设计目标,为适时调整营运模式,满足运营商个性化业务推行需求奠定基础,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将能耗和运动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传统的通信技术更多的是注重固定电话和手机等终端的接入,在固定电话时代,一个家庭只需要一个固定电话的终端,手机时代终端增多,但也是与人数相匹配的。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多的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设备将会被接入5G网络系统,形成海量的数据。同时,未来随着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千奇百怪的产品进入网络,例如眼睛、门锁、窗帘的智能化应用等等。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万物互联,使得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引领了社会的发展。
在多天线技术基础上规设天线阵列,并形成新型通信技术,相较于传统天线敷设技术,此技术加持下的天线阵列规模更大,可依据通信需求灵活添加天线数量,为实现多空间数据流独立运行奠定基础,继而满足用户高效通信需求,支持5G及相关技术应用。为使天线阵列规模更大,通信质量更佳,需率先做好天线阵列设计工作,依据通信实况敷设天线数量,合理规划设计参数,综合考量成本、能耗等问题,使通信基站布设更为合理,提高频率复用质量,同时规避频率互相干扰等消极现象,继而达到降低5G移动通信成本的目的,为此需技术人员加大干扰抑制、管理、设计及组网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多址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在码/时/空/频域叠加传播信号,提升通信系统接收频谱的效率,使通信质量得以提高,同时面调度传输是新型多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突出优势之一,为削减通信信号接入时延,降低信令开销,控制通信终端能耗奠定基础,当前稀疏码扩频及多维调制等技术,是当前多址技术应用主要手段,为实现5G通信目标,提高5G通信质量奠定基础。
通过合理应用丰富多样的移动通信频谱,如非授权频谱、授权频谱、高低频段、非对称频谱、对称频谱、非连续频谱、连续频谱等资源,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整体质量,使相关系统容量、传输速率得以保障。小于6GHz频段可以用于5G通信首选频段,使5G信道传播质量得以提高,6-100GHz频段可以用于5G辅助通信频段,为此技术人员需加大频段统一设计、信道建模、高频器件接入等技术的研究力度。
基于5G及相关技术处于飞速研究发展进程中,在未来相关技术将更为灵活、多样、智能、有效,适应开放的网络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5G网络架构将渗透在控制云、转发云及接入云等领域,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加大各类回转链路设计、敷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使无线资源综合管理质量得以保证。5G数据转发功能、网络控制功能将陆续解耦,成为富有集中度、统一度、灵活度的转发云、控制云、接入云,保证移动通信服务整体质量,同时面向通信业务开放网络能力接口,确保通信业务更为丰富,服务性更强。在硬件平台加持下转发云、控制云资源调配能力得以提升,为实现海量数据高效传输奠定基础,使相关通信业务更具实效性。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5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做好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我国移动通信实力的提升,保持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增加移动通信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开发5G移动通信系统的过程中,要加强其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突破现有的一些瓶颈,满足发展和实践的需求,真正支持5G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