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蕾,,刘治呈,姜国刚,
(1.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国家与江苏石油石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江苏常州 213164)
国外研究对于石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创新,并认为其是未来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例如,在“技术创新推动型”国家中,欧美国家认为技术创新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凭借着对高端技术的绝对垄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扩张和全球贸易,攀升至石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保持本国石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达到了价值集中的战略目的。很明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随着品牌的不断提升,企业越来越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协调和完善。
江苏石化产业目前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在政策层面,对化工企业来讲,资源环境约束尚未根本缓解。2016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在生态保护、政策调控、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采取更加系统、更加精准、更加严格的措施,确保在实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更大幅度地改善环境质量。二是在技术层面,装备水平整体呈现高端化,“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更是为环保带来了革新。三是在服务层面,由过去单一的盈利模式转变成政府购买服务、利益置换、技术换市场等多元化创新模式。四是在管理层面,通过明确政府责任、排污企业的主体责任,及环境服务单位的履约责任,政府部门可通过约谈、环境督察等、环境诉讼、环境警察甚至环境法庭等多元化的方法,提高环境执法力度。五是在投融资层面,政府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民间资本通过PPP的模式参与政府公共设施建设,建立了多样化的环保投资渠道。六是在社会协作层面,全民环境意识大幅提升,政府部门间的协作明显加强,环境执法能力显著提升。
荷兰鹿特丹、美国休斯顿以及新加坡裕廊岛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其中,新加坡裕廊岛在本土没有规模性天然资源的条件下,一跃成为世界最具优势的三大炼油中心,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新加坡政府从1995年开始建立由6个小岛填海连接而成的裕廊岛,与海争地,填海造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化工体系,发展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
其一,把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企业放到新加坡西南部下风口处的岛区,从而减少空气对市区的污染,这样的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提高了行业效率。其二,科学的交通规划与人口疏导,实现产业人口就近居住,降低车辆通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其三,高度集聚的空间发展模式,完善的设备以及高效的服务,使其炼油工业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幅提升。
新加坡裕廊岛不仅拥有完善的石化发展体系,更拥有一系列合理分配、配套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首先,裕廊岛基础设施优良,这使得其有足够的条件去完善产业链,为炼油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此来新建和扩充周边油库;为了更好地衔接各个环节,统筹资源配置,促进石化产业上、中、下游有机联系,从开采、炼制到交易都在不断推进产业链体系的完善,合理分工,使得下游的高端环节快速发展;同时在运输、仓储、开采、炼制、排放等方面逐个突破;依靠技术治理、法律约束、行政监督合理规划,从生产的每一个流程、每一道工序着手,不断改良和突破,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产业体系。
完备的法律制度、严格的执法手段与高度普及的国民环保教育使得新加坡石化产业能够绿色发展。新加坡政府严格执法,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构建原则,对石化产业的合理选址、建设等方面严格规定。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实施严格的执法手段,规范石化企业。
围绕“安全生产”相关因素,规定相关条例处理“三废”,权责清晰。政府选择绿色效益的企业为起点,同时推进政企合作,促进市场合理运作,互利共赢。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交付企业。
新加坡政府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危机感,这给石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生态环境。政府为企业提供新的基础设施,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正是这样的一种理念,使得新加坡在不断升级产业链的过程中,能够以高效规范的管理以及配套的科研设施为石化产业链升级提供产业基础。
国外石化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融入绿色、环保、科技的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把环保方面问题反馈报告给社会,并采取一系列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感进行监督,使得石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认可。
与国外石化产业发展不同的是,国内企业的重心主要放在石化产业安全生产上,国家对石化产业主要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引导、规范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不断强调可持续安全生产。但江苏石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集中在研发技术水平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产业差异化特色不够突出,专业化工园区供给不足等方面。
石化产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互相配合,这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针对江苏石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江苏石化产业绿色竞争力。
按目前的化工审批政策,化工园区外的企业,在安全改造、技能环保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时,不具备自身发展的空间。此外,化工园区内未能够科学地实现同类企业集聚,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对此,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地引导和规划。
一是科学引导,合理规划。首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划和引导企业的发展,在必要时赋予企业投融资决策权,实现统筹规划,建立相应合理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市场监管;对于排污严重的企业,一味的罚钱整顿、没有长远的规划不可行。江苏省政府应当通过全盘系统规划、统一标准,正确引导企业,使得落后的化工企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二是适度支持,推动创新。加大财政支持,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技术创新。科技的创新给化工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政府应当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做到绿色发展。政府对于化工企业申报的无污染物排放、技术含量精尖、经济效益可观的新产品,尤其是化工新材料研发新建项目,应当准确引导,适度给予财政支持。
江苏是炼化大省,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产值占比较高。但部分化工企业在产品安全管理水平上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差距,生产的危险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生产的安全性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实现管理智能化。企业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要发挥自身的产业规模优势地位,促进自身转型的同时,勇担责任,发挥资源优势,实现高效智能的管理。改进管理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针对石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实现分级管理,分层治理。同时,全面建立起包括生产营销、资产运营、投资决策、用工分配等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在品种上实现多元化,在生产方式上形成集约化。
二是建立并完善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受环保政策限制,江苏园区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产业链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产业的优势,利用优势产业带动相关石化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自身特色,逐步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市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改善装备、技术条件,吸引特色优势和产业集聚。
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品高值化。目前,江苏省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意识到核心技术缺乏这个问题,已经开始着手投入资本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成本过高等因素,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许多项目技术来源依赖于外部资源。传统企业和先进石化企业的技术存在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部分弱势企业只能依靠一些传统设备进行生产,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企业生产只有通过利用清洁能源、节约资源、注重绿色发展,通过引进核心技术、核心人才,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改善盈利模式,带动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舆论的压力,一方面石化企业应当加强信息沟通,高度重视公共关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对化工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解读说明,引导公众认知、争取公众对化工行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公众应该客观认识“化工≠污染”,大可不必“谈化色变”。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江苏石化产业应认真分析石化产业发展的大形势,提高技术水平,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目标任务,努力提升发展水平;围绕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按照环保、监管部门的要求,统筹考虑节能环保设施运行到位,消除自身安全隐患,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石化产业的绿色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顺应石化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大趋势。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多下功夫,实现精细化工的生产目标,提高产品的规模竞争力,丰富石化产业的产品种类;尽力化解外部环境的多种不利因素,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污染防治相关措施,做好“三废”治理工作,主动落实各方面的环保责任,杜绝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